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fā)
嘉峪檢測網 2021-11-26 12:14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類眼病,而且不可逆。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青光眼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據統(tǒng)計,在過去5年里,我國青光眼患病人數持續(xù)增長,預計2020年患者數將達2180萬,其中致盲人數將超過1/4。
一般來說青光眼是不能預防的,但早期發(fā)現、合理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終生保持有用的視功能。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須強調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治療目的主要是降低眼壓,減少眼組織損害,保護視功能。微創(chuàng)青光眼手術(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 MIGS) 是最有前途和發(fā)展最快的青光眼療法,因為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因此MIGS手術相關的器械也是眼科企業(yè)重點布局的,尤其是青光眼支架是各大企業(yè)必備。
iSTAR Medical是一家快速崛起的眼科器械公司,其也在積極布局青光眼植入物。其產品MINIject剛剛獲得CE批準上市,MINIject被認為是青光眼微創(chuàng)治療未來。
MINIject
MINIject通過增強前房到脈絡膜上腔的房水流出,顯著降低眼壓。
MINIject由獨特的STAR材料制備,從而使其具備相對于其它青光眼植入不具備優(yōu)勢:使其符合眼部解剖結構,并得益于周圍組織與材料的生物整合,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持續(xù)引流效果。自然流速可降低纖維化的發(fā)生率,減少疤痕,提高植入物的耐久性。MINIject優(yōu)勢也在臨床中被證實。
STAR是一種可降解的柔軟的醫(yī)用膠硅膠,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發(fā)明。STAR不是傳統(tǒng)的硅膠,其是一種具獨特結構的硅膠(是一種蜂窩狀多孔結構),非常有利于排水。因此MINIject正是利用STAR結構特性,從而實現獨一無二的內部排水。這種多孔幾何結構促進周圍組織與材料的生物整合,從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維持引流效果。多孔設計實現自然流速,從而減少纖維化的發(fā)生率,減少疤痕,從而提高植入物的耐久性。
MINIject臨床研究
STAR-I
一項前瞻性、開放、多中心臨床試驗,分析了 MINIject 研究裝置在 25 名受局部降壓藥物無法控制的開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
使用平均0.3次降低眼壓的藥物,主要終點在六個月時眼壓平均降低39%,平均降低14.2 mmHg。。
2年時,平均眼壓為13.8 mHg(-41%),48%的患者仍能停止局部用藥,24個月后仍無藥物治療。
沒有與MINIject或手術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也沒有患者需要額外的青光眼手術。
STAR-II
同樣,在STAR-II前瞻性試驗中,總共有29名患者在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8個歐洲中心植入了MINIject,并將隨訪兩年。
6個月時的結果顯示:
主要終點在六個月時達到的成功率遠遠超過了預先定義的成功率(60%):>75%的患者實現了5-21mmHg的日間眼壓,與基線相比眼壓降低>20%。
平均眼壓降低40%,55%的患者在6個月時未服用任何藥物。
平均減少近兩(1.8)種降眼壓藥物。
來源:Med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