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3-03 09:31
導讀
單克隆抗體、mRNA/DNA疫苗、CAR-T細胞等是時下流行的生物制品,在疾病預防、治療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技術大多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既相互獨立,又協同發展,共同為人類健康保駕護航。今天,在這里,想以問答的形式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單克隆抗體藥物(mAbs)的發展情況,此類藥物在自身免疫病以及癌癥治療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mAbs是什么?
圖片來源: BMC Medicine
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 mAb)是B細胞產生的高度均一、僅針對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體。用來鑒別和清除外源物質如細菌、病毒等的一種“Y”形免疫球蛋白。單一B細胞的一生中僅能編碼一種抗體。通常,天然抗體由兩條重鏈(H鏈)和兩條輕鏈(L鏈)構成。重鏈較長、相對分子量較大;輕鏈較短、相對分子量較小;鏈間由二硫鍵和非共價鍵連接形成一個的單體分子。
整個抗體還可進一步分為恒定區(C區)和可變區(V區)兩部分。正是由于自然界五花八門的病原體和病毒,而他們的的表面又存在諸多不同的免疫原,所以抗體要識別它們,其“Y”形結構的可變區部分也相應是千變萬化的。其中,在可變區內有一小部分區域的氨基酸序列非常容易發生突變,稱之為高變區。高變區的氨基酸序列就決定了該抗體結合相應抗原的特異性。
2:mAbs制備中最重要的技術是什么?
是1975年開發的雜交瘤技術。得益于該技術,mAbs才實現了大量制備,用于基礎研究,并具備臨床轉化能力,開啟了單克隆抗體藥物開發的新紀元。一般原理是將B淋巴細胞和骨髓細胞融合,即可形成在體外長期存活并分泌免疫蛋白的雜交瘤細胞。通過克隆化可得到來自單個雜交瘤細胞的單克隆系,即雜交瘤細胞系,它所產生的抗體是針對同一抗原結合位點的單克隆抗體。
圖片來源:安必奇生物
3:mAbs開發經歷了哪四個階段?
單克隆抗體的發展經歷了:鼠源性單克隆抗體、人鼠嵌合性單克隆抗體、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和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等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鼠源抗體免疫原較強,引起機體超強的免疫反應,因此后面的三個發展階段都是讓抗體更加偏向于人源化,盡可能減少免疫反應。
圖片來源:醫藥新浪
4:mAbs開發基礎和方向?
mAbs藥物開發基于對特定疾病發病機制的了解,對特定蛋白和分子在致病過程中的作用方式明確,如果符合上述2點,那么mAbs藥物將成為很好的治療選擇。mAbs藥物開發的方向除了新的產品以外,還包括對已有藥品新適應癥的開發。
5:mAbs藥物大致分幾類?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治療性mAbs大致分為3類:1、直接治療疾病的(裸naked)抗體。其在癌癥治療領域主要通過幾種機制發揮作用,即介導ADCC途徑;靶向癌細胞誘導凋亡;靶向腫瘤微環境;靶向免疫檢查點等。2、通過額外修飾提高抗體治療效果。如免疫細胞因子偶聯,ADC,放射性藥物偶聯,雙特異抗體,免疫脂質體等。(藥學速覽公眾號11.06推文-多肽牽手納米,助力腫瘤治療中列舉了大量相關實例,可供參考)。3、多重靶向,如雙特異性抗體等。
6:目前mAbs哪個領域產品最多?
圖片來源:creative-biolabs
FDA已審批上市79種治療性mAbs,其中30種用于癌癥治療。mAbs靶標越來越廣泛,以癌癥,免疫學,血液學疾病占主導。大部分mAbs有多個適應癥,其中至少1個與癌癥相關。包括淋巴瘤、骨髓瘤、黑色素瘤、膠質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肉瘤、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頭頸癌等。因此,癌癥領域可用于治療的mAbs產品最多。2018年美國批準了12款mAbs,這些產品中大多數以非癌癥適應癥獲批,也反映了mAbs作為其他疾病治療方法的高獲批率。
7:第一款mAbs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1986年,美國FDA批準了第一款單抗藥物,活性成分muromonab-CD3 (通用名Orthoclone OKT3,1986-2010)。最早由Janssen-Cilag公司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唯一一個獲批上市的鼠源單抗藥物。其作為免疫抑制劑主要用于抑制器官移植時的排斥反應。因該藥開發時間較早,也是唯一一個沒有按照WHO單抗命名規則命名的單抗藥物。由于該藥副作用嚴重,同時受后續上市類似藥沖擊,導致市場日益萎縮,生產商于2010年對其進行退市處理(市場流通日期截止為2011年07月30日)。從Orthoclone OKT3上市到今天,抗體制備技術發生了顯著變化。時下的抗體藥物,特異性高,副作用小,如此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8:mAbs有多少,這幾年發展速度如何?
圖片來源:BioProcess International
全球至少有570種治療性mAbs進行臨床試驗,截止2019年12月,美國FDA已批準79種治療性單抗,這一數字仍在顯著提高,通過節點數字即可感受其發展速率。2008-2017年間,48種mAbs獲批,截止2017年末,有61款mAbs可供臨床使用。通過官網數據,2018-2019 年間,有18款新抗體獲批。治療性mAbs在疾病治療領域越來越重要。過去的25年,mAbs已經成為多種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技術的進步,使mAbs發現和開發更快、更有效率。
9:mAbs油水到底有多大?
21世紀,生物藥逐漸超越化學藥,占領藥品市場。2018年,全球銷售排行前10的藥品中有8個是生物藥。過去5年中,抗體藥在藥品市場銷售中也名列前茅。2018年,全球治療性單抗市場估值1152億美元,2019年末提升至1500億美元,2025年有望達到3000億美元。治療性抗體藥物發展呈爆發式增長,已被批準用于治療各種人類疾病,包括癌癥、自身免疫、代謝和感染性疾病。2018年,多款單抗產品每年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另有6款超過60億美元(adalim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trastuzumab,bevacizumab,rituximab),其中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創下了生物藥銷售最高記錄,近199億美元。
10:哪些公司占領著當前mAbs市場?
mAbs市場盡管增長潛力巨大,新公司不太可能分得大量份額。目前mAbs市場主要被7家公司占據,基因泰克(30.8%)艾伯維(20.0%)強生(13.6%)百時美施貴寶(6.5%)默克(5.6%)諾華(5.5%)安進(4.9%)剩余公司占13%。
參考文獻:
https://jbiomed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29-019-0592-z
來源:藥學速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