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預警 > 欄目首頁
有機合成中, 各種反應常伴隨各種復雜反應歷程,通過不同的反應機理,生成不同的產物。研究反應物轉化成產物所經歷的各個步驟及可能生成的中間體,不但能解釋反應機理,也有可以預測反應產物及可能的副產物,設計新的合成路線。本文對有機合成中常見的幾種活性中間體做一簡介,方便大家學習交流。
2021/03/16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薄膜包衣通常為包裹在制劑或中間體的表面的一層薄的連續固體物,其目的包括:提高藥片美觀、增加有效期、掩味、調節活性成分的釋放速率、標識制作及保護知識產權等。
2021/11/30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一般來說,合成一種API平均需要工序6個步驟,工藝路線中也常會用到活性中間體,如烷基鹵化物、酰氯、芳香胺等。這些活性中間體都有可能產生GTI。因此采取避免的策略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操作。這就要求在整個工藝中使用質量源于設計的策略,深刻理解合成反應機理,合成工藝的制定過程中將GTI產生的風險考慮進去。
2020/09/25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陽離子物種被認為是醇類脫水等異相催化反應過程中的重要中間體,但是由于其壽命短、活性高、濃度低、組成復雜,長期以來缺少可以直接進行高通量全面分析的技術手段
2018/09/14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對于化學藥物,在活性藥物成分生產過程中,一些起始物料(Starting Material)、中間體(Intermediate)、試劑(Reagent)和反應副產物(Byproduct)不可避免地作為雜質存在于最終產品中,藥物的安全性不僅取決于藥物本身的毒性情況,也與其所含有的雜質密不可分。
2022/09/16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在現代制藥工業中,薄膜包衣通常為將一層薄的連續固體物包裹在制劑或中間體的表面。其目的包括使表面光滑、美觀、掩味;防潮、隔氧;以及調節活性成分的釋放(緩釋、控釋、腸溶等)。
2023/08/07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藥品在臨床使用中產生的不良反應除了與藥品本身的藥理活性有關外,有時與藥品中存在的雜質也有很大關系。對于原料藥的雜質,一般來源于起始物料及反應容器、試劑、催化劑、反應溶劑、中間體、副產物等;而制劑中的雜質主要來源于輔料、溶劑、降解產物、包裝器皿中可提取或滲出的雜質等。
2021/09/14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1、如何完善中間產品 存放時限 驗證? 如何完善中間產品存放時限驗證?需要根據車間實際生產工序(生產設備、生產工藝、中間產品存放條件)指導小試開發,再根據小試開發結果指
2025/09/29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中醫藥中間體質量標準如何制定
2022/11/2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本文介紹了如何確定藥品中間產品的存放時限的問題。
2023/09/06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