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6-08-09 10:04
有多少人在超市買食物會看營養成分表呢?包裝上的營養標簽有什么用? 上面的一大堆不同的術語和數字又是代表什么呢?對于消費者來說,如何看懂一些常見食品的標簽?又該重點關注哪些成分?為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就由我來為廣大市民做個小科普吧<(* ̄▽ ̄*)/
食品營養標簽是食品標簽的重要內容,它顯示了食品的營養特性和相關營養學信息,是消費者了解食品營養組分和特征的主要途徑。為指導和規范食品營養標簽的標示,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食品,促進膳食營養平衡,保護消費者知情權和身體健康,衛生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營養標簽有什么作用:一是指導消費者平衡膳食,當前我國居民存在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的雙重問題,這些與每日的膳食營養狀況密切相關,在食品標簽中標注營養信息將有效預防和減少營養性疾病。二是滿足消費者知情權,當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食品營養標簽作為選購食品的重要參考和比較依據,食品營養標簽也有助向公眾宣傳和普及營養知識。三是規范企業正確標注,促進食品貿易。
教你看標簽
日期
對于消費者來說,一般都會首先關注生產日期還有保質期,以免買到或者吃到過期的食物。因為過期食物會損害身體健康,會導致一些疾病。
成分配料表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說,在購買預包裝產品時,還要留意查看配料表。“食品的營養品質,本質上取決于原料及其比例。按法規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第一位,按照從多到少的順序,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另外還建議,產品配料表中內容越復雜,那么越要仔細看看內容如何。一些飲料產品上通常會注明“原果汁含量>10%”或者“牛奶含量>30%”等字樣,這表明其中有多大比例來自天然原料,其他部分是用沒有營養的配料和水調配而成的。
營養聲稱
營養素含量聲稱,指能量或者某營養素含量水平的描述用“高”、“富含”、“低”、“無”等;含量比較聲稱,指能量或者某營養素與基準食物或者參考數值相比“減少”或“增多”的聲稱。營養成分功能聲稱則是指某營養成分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聲稱。而市民在購買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觀察食品的營養聲稱有無互相矛盾,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
ps:“無”不等于沒有哦,只是含量在標準以下,可以忽略不計的。
一般第一行會有“每100g”“營養素參考值%”這兩個項目,前面的是指通常營養表都是以每100克或100ml為單位標注的,不同的食品可能會有些不同;后面的“營養素參考值%”,這個是指某營養素含量占推薦攝入量(NRV)的百分比。按我國食品標簽相關法規,2013年1月1日后出廠的每一種產品都必須注明5個基本營養數據,包括食品中所含的能量(熱量、卡路里)、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鈉的含量,以及這些含量占一日營養供應參考值(NRV)的比例。對于需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注意選擇單位食物的能量、脂肪的NRV%較低的,因為在同等量的食物中,能量、脂肪的NRV%越高越容易導致肥胖。而對于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鈉需要注意不要攝入過量。而處于生長期的人來說需要多攝入蛋白質。所以消費者可以根據營養師的建議來選擇購買適合自己的食物。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