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25-08-06 12:11
從事醫療器械制造領域的朋友們都知道: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質量管理體系(QMS)的有效運行與持續改進是法規的強制要求,是藥監局監管的重要一方面。
本文,分享推動產品質量和管理體系提升的六大驅動力。
第一部分 外部驅動力
No.1 客戶投訴和反饋
1).法規依據:ISO 13485的8.2.1反饋、8.2.2 抱怨處理和GMP 的第七十一條均明確要求建立有效的客戶反饋(含投訴)處理程序。
2).動力機制:醫院、經銷商、最終使用者等客戶對的投訴和反饋是最真實的產品性能和市場接受度的晴雨表。
No.2 不良事件監測
1).法規依據:ISO 13485的8.2.3 向監管機構報告和GMP的第七十二條均對不良事件的監測、報告、調查和處理有強制性規定。
2).動力機制:不良事件是產品安全有效性的嚴重警報,直接關聯巨大的法律風險、聲譽風險和監管處罰風險。
No.3 監管機構的檢查
1).法規依據:醫療器械常見的檢查有,中國監管機構的飛行檢查、日常監督檢查;歐盟公告機構的檢查;美國FDA的檢查等等。
2).動力機制:監管檢查是官方對企業合規性的直接審視,檢查結果(特別是發現的不符合項)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產許可、產品注冊、市場聲譽乃至生存。
第二部分 內部驅動力
No.4 數據統計和分析
1).法規依據:ISO 13485的8.4 數據分析和GMP的第七十三條均明確要求組織必須確定、收集和分析適當的數據,以證實QMS的適宜性、有效性,并識別改進機會。
2).動力機制:數據是客觀評價體系運行和產品質量的基石。基于數據的決策是現代質量管理的核心原則。
No.5 內部審核
1).法規依據:ISO 13485的8.2.4 內部審核和GMP的第七十七條都強制要求組織定期進行內審,以確定QMS是否符合計劃安排、本標準要求及法規要求,并得到有效實施與保持。
2). 動力機制:內審是企業自我診斷、自我體檢的過程,是獨立于日常運作的、系統性的符合性檢查和有效性評估。
No.6 管理評審
1).法規依據:ISO 13485的5.6 管理評審和GMP的第七十八條要求最高管理者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對組織的QMS進行評審,以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動力機制:管理評審是質量管理的最高決策會議,由最高管理者主導,基于各種輸入信息,對體系的整體績效和未來方向進行戰略性評估與決策。
總結
醫療器械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提升,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
外部動力(客戶反饋、不良事件、監管檢查)如同警報器與助推器,以外部壓力迫使企業正視問題、快速響應、彌補短板,確保滿足法規底線和市場準入的“生死線”。
內部動力(數據分析、內審、管理評審)則如同引擎與方向盤,驅動企業主動尋求優化、系統化運作、前瞻性布局,追求卓越績效和可持續發展,構建品牌“信任基石”和“護城河”。
來源:醫研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