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7-09 09:57
尊敬的各位同仁,作為深耕凍干工藝領域多年的研究者,在通過優化凍干工藝參數以確保藥品質量的探索進程中,我歷經波折,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今日,我滿懷熱忱,期望能與諸位深入交流這些心得。
01凍干工藝參數風險評估之FMEA
剛接觸凍干工藝的時候,我就深知工藝參數對藥品質量的影響十分關鍵。為了篩選出凍干工藝參數中的關鍵工藝參數,我們首先需要進行風險評估,識別出各工藝參數的風險等級,然后通過優化工藝參數,將風險等級降低,從而使生產工藝風險可控,持續穩定。而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FMEA),就像是給工藝參數做“風險體檢”的好幫手。通過計算風險優先級數(RPN = 嚴重性 × 發生率 × 可探測性),能把參數的風險清晰量化。這里的嚴重性(S),是依據參數偏差對藥品質量影響程度打分,1 分代表影響很輕微,10 分那就是能造成嚴重后果;發生率(O)則是基于生產中參數出現偏差的可能性,從 1(極低)到 10(極高);可探測性(D)反映在生產過程中檢測參數的難易,1 分極易檢測,10 分極難檢測。
我們針對凍干工藝參數中預凍溫度、升華干燥溫度、真空度、解析干燥溫度等四個常用參數進行評估,凍干參數風險等級評估結果如表1:
表1-凍干參數風險等級評估
工藝參數 | 嚴重性(S) | 發生率(O) | 可探測性(D) | RPN | 風險等級 |
---|---|---|---|---|---|
預凍溫度 | 8 | 6 | 4 | 192 | 高風險 |
升華干燥溫度 | 6 | 2 | 3 | 36 | 中風險 |
真空度 | 7 | 6 | 3 | 126 | 高風險 |
解析干燥溫度 | 5 | 1 | 4 | 20 | 低風險 |
注:
低風險是 RPN ≤ 20;中風險是 20 < RPN ≤ 40;高風險是 RPN > 40。
從表中可以看出,預凍溫度(RPN = 192)和真空度(RPN = 126)屬于高風險參數,后續需重點關注。
02 正交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的實操要點
2.1 實驗設計:精心布局
正交實驗設計是優化工藝參數的關鍵一步。我們采用 L9(34)正交表,四個因素對成品關鍵質量屬性含水量和生物活性的影響進行考察,每個因素設三個水平進行考察。具體設置如下:
(1)預凍溫度(A):-40℃、-30℃、-20℃;
(2)升華干燥溫度(B):-20℃、-10℃、0℃;
(3)真空度(C):10 Pa、20 Pa、30 Pa;
(4)解析干燥溫度(D):20℃、30℃、40℃。
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可靠,每個實驗條件我都重復做了 5 次。工藝參數和對應的藥品含水量、生物活性檢測結果如下(以下是多次實驗后的平均值)表2:
表2-各實驗的藥品含水量和生物活性檢測結果
實驗號 | A (°C) | B (°C) | C (Pa) | D (°C) | 含水量 (%) | 生物活性 (%) |
---|---|---|---|---|---|---|
1 | -40 | -20 | 10 | 20 | 1.52 | 92.8 |
2 | -40 | -10 | 20 | 30 | 1.81 | 90.3 |
3 | -40 | 0 | 30 | 40 | 2.23 | 84.8 |
4 | -30 | -20 | 20 | 40 | 1.18 | 95.2 |
5 | -30 | -10 | 30 | 20 | 1.43 | 91.9 |
6 | -30 | 0 | 10 | 30 | 1.61 | 87.7 |
7 | -20 | -20 | 30 | 30 | 0.58 | 98.1 |
8 | -20 | -10 | 10 | 40 | 0.92 | 96.3 |
9 | -20 | 0 | 20 | 20 | 1.09 | 90.8 |
2.2 Minitab 數據分析:深挖數據價值
(1)方差分析(ANOVA):以含水量作為響應變量,在 Minitab 軟件操作時,錄入實驗數據,保證各因素和響應變量的列對應準確。然后把“含水量”設為響應變量,把“預凍溫度(A)”“升華干燥溫度(B)”“真空度(C)”“解析干燥溫度(D)”設為因子,確保模型涵蓋所有主效應項,最后點擊“確定”,分析結果詳見表3:
表3-實驗數據的方差分析結果
來源 | 自由度 | Adj SS | Adj MS | F 值 | P 值 |
---|---|---|---|---|---|
模型 | 4 | 1.94393 | 0.48598 | 139.96 | 0.000 |
線性 | 4 | 1.94393 | 0.48598 | 139.96 | 0.000 |
A (°C) | 1 | 1.47015 | 1.47015 | 423.40 | 0.000 |
B (°C) | 1 | 0.45375 | 0.45375 | 130.68 | 0.000 |
G (Pa) | 1 | 0.00602 | 0.00602 | 1.73 | 0.258 |
D (°C) | 1 | 0.01402 | 0.01402 | 4.04 | 0.115 |
誤差 | 4 | 0.01389 | 0.00347 | - | - |
合計 | 8 | 1.95782 | - | - | - |
結果顯示,預凍溫度(A)和升華干燥溫度(B)對含水量的影響有統計學顯著性(P<0.05),而真空度(Pa)和解析干燥溫度(D)對含水量影響不顯著(P>0.05)。因此在實際生產中,我們要重點關注A和B兩個因素。
(2)主效應圖:
圖1-含水量的主效應圖
主效應圖(圖 1):以含水量為例進行分析,在 Minitab 中選擇“統計> DOE > 因子 > 分析因子設計”,設置好響應變量和因子后,點擊“因子”按鈕勾選“因子圖”。如圖所示,預凍溫度升高(-40℃→-20℃)和升華干燥溫度降低(0℃→-20℃),都能顯著降低含水量;而真空度升高(10Pa→30 Pa)和解析干燥溫度升高(20℃→-40℃),含水量只是略微增加。比如說升華干燥溫度從0℃降到-20℃,含水量下降趨勢明顯,這是因為低溫能讓冰晶結構更牢固有利于升華,從而降低藥品含水量;真空度從 30 Pa 降到 10 Pa,含水量也有降低趨勢,說明低真空環境更有利于冰晶升華。
圖2-含水量與真空度和預凍溫度的等值線圖
等值線圖(圖 2):首先點擊“分析因子設計”對話框的“圖形”,然后在選項里勾選“等值線圖”,把預凍溫度和真空度分別設為X軸和Y軸。生成的等值線圖是通過顏色梯度展示含水量的分布。當預凍溫度A = -20℃、真空度 C = 10 Pa 時,藥品的含水量最低。預凍溫度和真空度有明顯的協同效應,共同影響藥品的含水量。
2.3 參數優化與驗證:收獲成果
圖3-軟件針對含水量和生物活性的優化處理
綜合凍干工藝參數對含水量和生物活性的影響,如圖3,我們得出最優參數組合:A = -20℃,B = -20℃,C = 30 Pa,D = 40℃。為了驗證這個組合的可靠性,我們又做了 10 次驗證實驗,結果如下:
(1)含水量:0.61±0.03%(相較于初始工藝降低了 60% 左右);
(2)生物活性:97.8±0.7%(提升了 5.4% 左右);
(3)RPN 值:預凍溫度從192 降至 40,真空度從 126 降至 15。
藥品的含水量穩定在 0.61% 左右,生物活性維持在 97.8% 左右,風險優先級數大幅降低,提升了藥品質量。
03 更新后的風險評估:新的視角
在完成參數優化后,更新工藝參數的風險等級評估,結果如表4:
表4-更新后的工藝參數風險等級評估
工藝參數 | 嚴重性(S) | 發生率(O) | 可探測性(D) | RPN | 風險等級 |
---|---|---|---|---|---|
預凍溫度 | 5 | 2 | 4 | 40 | 中風險 |
升華干燥溫度 | 6 | 1 | 3 | 18 | 低風險 |
真空度 | 5 | 1 | 3 | 15 | 低風險 |
解析干燥溫度 | 5 | 1 | 4 | 20 | 低風險 |
04 總結
回顧整個凍干工藝研究中,關鍵參數真空度對藥品質量影響重大,在實際生產時需控制在10 Pa以下,這樣能保證藥品水分充分升華,避免干燥不足、結構受損等問題。預凍溫度與真空度的協同作用,可降低藥品含水量,合理的預凍溫度形成的冰晶結構有利于水分升華。通過優化四個凍干參數的組合,高風險工藝參數的 RPN 值降低 70% 以上,大幅降低風險,提高凍干工藝的穩定性。希望這些經驗能助力同行提升凍干藥品的質量。
來源:注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