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5-22 08:28
實質等同(Substantial Equivalence)是一種主要在美國FDA 510(k)途徑下使用的監管策略,表明新的醫療器械是:
-與已批準的比較器械一樣安全有效。
-具有相同的預期用途和相似的技術特征。
然而,許多制造商的錯誤做法是:
-沒有經過嚴格的比較分析就假定相等。
-忽視影響安全性或有效性的細微技術差異。
大多數制造商錯在哪里?
高估簡單性:許多人認為實質等同僅僅意味著“相似”。但它需要嚴格的文件證明可比較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技術特性,以及大量的臨床和技術數據支持。
低估證據要求:聲稱實質等同的策略是臨床證據方面最薄弱的途徑。明確證明證據水平和臨床充分性至關重要。沒有足夠的證據,宣稱將沒有資格獲得監管機構的認可。
在策略中忽視實用主義:實質等同有時被誤用為捷徑。但是,除非器械在設計過程和制造過程中與比較器械緊密一致,否則它是不實用的。當存在實質性差異時,強有力的理由和額外的臨床證據成為強制性的。
比較數據定義不清:許多制造商提供的比較數據不完整。臨床等效性必須包括系統的外推,嚴格的比較分析(例如,統計和預測建模),以及潛在的“假設”臨床情景評估,以驗證安全性和有效性。
推薦的方法
-清晰地記錄設計、材料、性能、生物評價和技術特性之間的比較。
-執行嚴格的數據驅動分析(統計、回歸、準比較),證明等效性或充分解決差異。
-使用表格格式清楚地顯示測試器械和比較器械特征,以及可靠的統計顯著性分析。
-為每一個聲稱的相等或不同提供邏輯上的理由。
要避免的常見錯誤:
-僅僅依靠歷史數據或極少的比較數據。
-忽視可能引發安全性或有效性問題的細微差異。
-使用過時的或不合理的實質等同器械。
-忽視全面的技術、臨床和生物等效性數據。
可行的見解:
-謹慎選擇比較器械:比較器械必須合法上市,與預期用途密切相關,并且與技術相關。
-系統數據收集:利用數據挖掘、文獻回顧和預測建模來全面證明等效聲明。
-透明度和證明:清楚地提供等效聲明的基礎,包括臨床和技術證明,確保監管審查員可以輕松驗證你的聲明。
什么時候你可以跳過臨床試驗,什么時候你絕對不應該?
臨床試驗有時可以通過強有力的文獻證明或真實數據來避免,但在需要時跳過臨床證據可能會延遲你的市場準入,并增加監管障礙。
真正的選擇:文獻綜述,PMCF,真實世界的數據
利用文獻綜述、有針對性的上市后臨床隨訪(PMCF)研究和真實世界的數據有效地建立全面的臨床證據。
來源:MDR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