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概述
根據業內界定,生物醫藥產業是指將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及蛋白質工程等生物技術的研究成果應用于制藥行業,制造市場可流通藥品并規模化生產的經濟實體的總和。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包括四類:生物治療藥物(如腫瘤治療)、生物預防藥物(如疫苗)、生物診斷藥物(如基因診斷試劑)、其他生物制劑(血液制品等),同時界定生物藥不包括小分子化學藥和傳統中藥。
2、產業鏈
生物醫藥上游包括原料藥的生產、生物醫藥的研發,其中研發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生物醫藥的誕生離不開研發、實驗。另外,上游還應該包括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等。
中游主要是生物醫藥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另外,還包括生物醫藥設備生產和銷售。
生物醫藥下游是其產業鏈的末端,是生物醫藥流通的終點,現階段生物醫藥的終端渠道主要包括醫院、診所、藥店等,電子商務渠道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3、發展現狀
(1)生物醫藥市場規模快速提高
近年,生物藥憑借其藥理活性高、特異性強、治療效果好的特點,在全球醫藥市場大放異彩。從藥物類型上看,2021年TOP100藥品中,小分子藥物共45個,銷售收入占比36%;單抗、雙抗、ADC(抗體偶聯藥物)、重組蛋白、疫苗類大分子藥物共55個,銷售收入占比64%。
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起步晚于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產品競爭力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但是,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2016-2020年,我國生物藥市場規模從1836億元增至3457億元,復合增長率17.14%,增速遠高于全球水平。
(2)生物醫藥發展前景良好
目前中國生物制藥產業已初步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為核心,珠三角、東北等地區快速發展的產業空間格局。以江蘇、上海和廣東為代表,截至2022年6月底,江蘇共有生物醫藥企業4018家,上海共有3259家,廣東共有2931家。
生物藥市場中,單抗是占比最高的細分類別。2018年,全球生物藥銷售額的55.3%由單抗貢獻。而中國生物藥市場中單抗僅占比6.1%,低于全球水平,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未來,我國生物醫藥制造行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前景良好。
4、趨勢洞察
(1)技術突破將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
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制約技術產業化進程,提高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強技術研發,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許多藥企在創新藥上加大投入,研發占比不斷提高,在國際領先的單抗,雙抗和PD-1等領域均有所突破。
(2)國內企業競爭加劇,頭部藥企競爭逐步向全球滲透
跨國企業在國內醫藥市場的強勢布局,也加劇了國內生物藥企之間的競爭。2018年由于港交所上市新規出臺,更多生物醫藥企業赴港上市。
(3)融資渠道拓寬,資本助力行業持續發展
2015年開始,國家級部門發布一系列的醫藥研發相關政策,政策紅利背景下,國內生物醫藥行業不論是投資數還是投資金額都開始增加。2015年以來,國內生物醫藥投資事件次數和投資金額持續增長。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融資受疫情的催動在2020年發生了大幅增長。2020年融資總額達到883.75億元,較2019年增長達到107.6%。2022年1-8月融資事件數達到1026起,投融資金額達891.7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