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傷口的愈合受到多種因素的阻礙,包括細菌感染、巨噬細胞功能障礙、過量的促炎細胞因子、高水平的活性氧和持續缺氧等。這些因素共同阻礙細胞行為和愈合過程。多功能智能水凝膠,如具有刺激響應性、可注射自修復、形狀記憶、導電等性能,在糖尿病傷口治療中有很大優勢。如何發揮水凝膠的多功能性在糖尿病傷口治療中的優勢面臨挑戰。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周紹兵教授、向韜副教授團隊系統探討多功能水凝膠在糖尿病傷口修復中的應用,旨在為糖尿病創面愈合水凝膠的制備提供指導,并探索智能水凝膠在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圖1)。文中總結了用于制備水凝膠的聚合物化學結構、物理化學特性及治療策略。多功能水凝膠如刺激響應性、可注射自修復、形狀記憶、導電、抗凍、可視化、濕態粘附等水凝膠在近些年報道較多,其在糖尿病傷口修復中已經逐漸得到應用(圖2)。如可注射自修復性不僅能延長材料使用壽命,還能用于實現微創手術,也有利于不規則和深度傷口覆蓋,提高治療效果;形狀記憶性能有助于材料完整填充傷口,可編程的形狀轉換也以可編程的方式促進傷口愈合。
圖1 多功能水凝膠在糖尿病傷口中的應用舉例
圖2 多功能水凝膠,如抗凍、形狀記憶、光響應和粘附水凝膠
多功能水凝膠基于不同策略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如抗菌、抗炎、免疫調節、抗氧化、促血管生成及多種策略結合。藥物、納米酶、細胞因子、RNA、細胞等能夠包載于多功能水凝膠并延長釋放時間,對傷口起到調控作用。基于材料自身特性的本征型抗氧化、免疫調節等多功能水凝膠在應用方面具有更大優勢。如高分子量透明質酸(HA)通過與CD44的相互作用能夠調控巨噬細胞從促炎M1表型向抗炎M2表型的轉變,進而調控炎癥微環境(圖3)。
圖3 免疫調節型水凝膠在糖尿病傷口治療中的應用
盡管多功能水凝膠用于糖尿病傷口愈合已經有諸多報道,但是其應用仍面臨諸多挑戰。如水凝膠的功能性和治療策略如何進行合理設計和結合,水凝膠如何大規模制備和有效保存,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更加高效設計和篩選。同時,糖尿病傷口愈合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其愈合過程如何促進毛囊再生和實現無疤痕愈合仍面臨挑戰。
該綜述以“Multifunctional hydrogels for the healing of diabetic wound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10.1002/adhm.202301885)上。論文第一作者為向韜副教授,通訊作者為向韜副教授和周紹兵教授。該論文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計劃和中央高校基礎研究基金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hm.202301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