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11-03 23:47
粉末直接壓片是指將藥物的粉末與適宜的輔料分別過篩并混合后,不經過制粒而直接壓制成片的工藝。具有工藝簡單、節能省時、提高藥物的崩解性和溶出度、適用于濕熱不穩定的藥物等突出優點,尤其在分散片、口崩片、泡騰片、緩控片等新型制劑中,顯示出了不可比擬的優勢。隨著近年來藥用輔料,藥用設備以及藥用技術的發展,粉末直接壓片法巳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受和認可,然而,目前國內片劑生產仍然是以濕法制粒的工藝為主,粉末直接壓片工藝的使用率尚不足20%。在實際應用中,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多數品種在小試工藝開發時能試制出合格的樣品,但采用相同的處方和工藝參數進行中試或放大生產時,產品質量卻發生了變化,出現了粘沖、裂片、片重差異超標、含量不均勻等異常情況。而此時,處方和工藝巳基本定型,或者巳經處于申報狀態,改動往往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常常使問題難以解決而最終導致產業化失敗,造成了前期研發時人力和物力的極大浪費。本文將結合粉末直接壓片的特點,針對分散片、口崩片、泡騰片等新型制劑,獨辟蹊徑,在壓片設備改進方面,探討在產業化階段解決裂片問題的新方法。
1、裂片的原因分析
在產業化階段,裂片是粉末直接壓片工藝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片劑受到震動或經放置時從腰間開裂的稱為腰裂,從頂部裂開的稱為頂裂,二者總稱為裂片。對于全粉直接壓片,物料的壓縮行為主要由所選擇的輔料特性所決定,全粉壓片中的粉末具有較強的彈性,壓成的藥片的彈性復原率較高;用旋轉壓片機壓片時,片劑的上、下表面的壓力較大。而彈性復原率與壓力大小有關,所以在片劑的上、下表面的彈性復原也高,由于片劑的上表面受壓時間最短并首先移出模孔,脫離模孔的約束,所以易由頂部裂開。此機理可以科學的指導我們如何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避免或解決裂片問題,比如:選擇塑性強的輔料,來改善粉末的壓縮成型性;加人優質潤滑劑和助流劑以改變壓力分布也是克服裂片問題的有效手段等。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改善粉末的壓縮行為是解決裂片問題的關鍵,然而,在產業化階段,輔料的種類和使用量巳經定型,往往受到注冊政策的限制而不能隨意更改,那么在保證處方和工藝不改變的前提下,如何能夠改善壓片過程中粉末的可壓縮性以及改善壓力的分布來克服裂片問題呢?本文將提出一個全新的獨特的解決方法,即應用硬脂酸鎂外噴霧化裝置PKBII(Press—Cammer-Beschichtung)。
2、硬脂酸鎂外噴霧化裝置(PKB2)的介紹
硬脂酸鎂外噴霧化裝置(pkb2)由德國菲特公司設計,配合菲特壓片機使用(見圖1)。潤滑劑硬脂酸鎂裝于容器中,雙飼料螺旋桿固定在容器的底部,通過擠壓作用使硬脂酸鎂粉末化,擠壓的速度由噴霧速度決定,壓縮空氣使硬脂酸鎂霧化而進人與壓片機連接的管道。壓縮空氣的大小也可以調節使硬脂酸鎂達到最佳的霧化狀態。隨著壓片機的運轉,硬脂酸鎂通過壓縮空氣的霧化處理,均勻的噴在每個沖的上、下沖表面及中模的內表面,在壓片過程中不僅減少了物料與模具表面的摩擦力,同時也改善了壓片過程中壓力的分布,避免了裂片問題的發生。硬脂酸鎂的噴嘴安裝在出片器與物料填充區域之間,在噴霧的過程中,同時有相鄰的吸嘴吸走多余的硬脂酸鎂(見圖2)。經過在德國波恩大學的測試結果,米用PKB裝置,有效降低了排片力(Ejectionforce),片劑中的硬脂酸鎂含量僅為0.02~0.04%,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3、實例研究
從藥學角度考慮,潤滑劑硬脂酸鎂在片劑中的含量一般約占到0.5%~1.0%,而對于泡騰片和口崩片等新型制劑,硬脂酸鎂的量往往需要提高到1.5%甚至更多。雖然增大潤滑劑的用量能夠有效的降低粉末之間的分子作用力,同時減少物料與模具表面的摩擦力,避免或克服裂片的問題,但由于硬脂酸鎂是疏水性物質,片劑中的含量過大,會直接影響到片劑的硬度,延長藥片的崩解時間,同時也會影響到服用者的口感,特別是泡騰片,會在水中表面出現一層不溶于水的膜,直接影響到服用者的感官。筆者曾接觸到一個泡騰片產品,采用粉末直接壓片的工藝,在工藝放大的過程中,發現了嚴重的裂片現象,處方中內加硬脂酸鎂的含量為1.0%,填充劑為乳糖。經測試,未使用PKB裝置,出片力達到1500N,出現裂片的同時,壓片機在運行過程中沖頭出現異響,導致無法正常壓片;使用PKB裝置后,出片力降低到200N,片子外觀良好,壓片機運行正常,且未發現有任何裂片。使用PKB裝置后,對整個產品的壓片過程進行了工藝確認,監測了片劑的硬度、厚度、崩解時限、重量差異以及含量均勻度等質量參數,結果顯示產品均符合相關質量要求,且與未使用PKB裝置的小試樣品并無顯著性差異:這是因為PKB裝置主要將霧化的硬脂酸鎂直接噴到上、下沖以及沖模的表面,吸嘴幾乎將所有噴出的硬脂酸鎂吸走,殘留的量極低,使得外加的硬脂酸鎂不會影響全粉末之間的結合力,進而保留了原處方的比例不變。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測定法AAS(Atom Absorption Spectrometry),在285.2nm的條件下,對使用PKB裝置后所壓的片子進行鎂含量的測定,進而推算硬脂酸鎂的含量,同時以未加硬脂酸鎂的空白片子和未使用PKB裝置所壓的片子(處方中含有內加的1%硬脂酸鎂)作為對照,進行數據的比對(見表1)。說明采用PKB裝置,并不會改變處方的比例,片劑中殘留的硬脂酸鎂含量僅為0.02%,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與文獻報道一致。
4、討論
本文從理論和實際出發,介紹了一種全新的輔助壓片設備:硬脂酸鎂霧化外噴裝置,又稱為PKB裝置,探討了PKB裝置用于解決在產業化階段直接壓片工藝中裂片問題的可行性。
采用PKB裝置,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物料與沖模之間的摩擦力,減少裂片、粘沖等可能性,且能夠降低損害儀器的風險,使生產出的片子表面光潔,性質穩定。更為關鍵的是:PKB裝置主要將霧化的硬脂酸鎂直接噴到上、下沖以及沖模的表面,殘留在最終片子上的含量極低(約0.02~0.04%),并不影響片劑的處方,同時也保證了片劑的重量、硬度以及含量均勻度等質量指標。對于一些需要大量潤滑劑的產品如泡騰片、口崩片等新型制劑,PKB裝置大大降低潤滑劑用量的特點使得其具有更加顯著的應用優勢。
來源:藥建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