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8-30 12:18
質量可控性是藥品的重要性質之一,在藥物研發過程中無論是小試中為工藝輸出關鍵參數的檢測數據,還是工藝驗證后的穩定性樣品檢測數據的提供都離不開研發分析人員的工作成果。那么,針對于一份立項報告和部分專利及相關的標準等參考資料,在小試研究階段分析工作該如何開展,一味的檢測工藝優化過程中的樣品呢,還是不停的進行方法開發,如何能做到事半功倍高質量的完成小試節點?本文以API的小試研究為例,對分析工作決策樹進行分享,歡迎同行們一起來探討。
以化藥4類的API為例:本例的API的登記備案廠家僅1家,狀態為I。分析工作開展之初獲得的信息為,工藝路線擬定:API中包括2個起始物料M和N,中間經過3步合成到成品I,合成工藝中用到殘留溶劑5種,催化劑中涉及金屬元素1種,具有警示結構的化合物2個。相關資料信息:進口注冊標準,相關專利2篇。
樹干內容
思路:以M4中API的研究需要為導向,確認API的質量研究中的要點;
本例的剖析:待梳理物料,中間體,成品的工藝路線及標準信息,檢索相關穩定性研究資料;分析各物料、中間體及成品的標準擬定依據,擬定相關檢查項的控制策略與方法;
確定樹干內容:擬定物料的質量標準草案(對應3.2.S.2.3物料控制);中間體的質量標準草案(對應3.2.S.2.4關鍵步驟和中間體的控制);API的質量標準草案(對應3.2.S.3特性鑒定、3.2.S.4原料藥的質量控制);
枝干內容
思路:以樹干中研究需求為導向,確認關鍵研究工作;
本例的樹干剖析:物料與中間體,與工藝人員共同對影響API關鍵質量屬性的各項進行風險評估,擬定物料及中間體的標準研究內容;API,結合待開發的制劑劑型及臨床參考資料,評估其CQAs,并擬定相應的檢查項限度;
確定枝干內容:物料及中間體的質量研究內容,如性狀、水分、純度、手性純度(如有)、有關物質;試劑的標準;API的質量標準研究內容,如性狀(溶解度、熔點、旋光度)、鑒別(IR、HPLC、化學法等)、檢查(pH、顏色、溶液澄清度、有關物質、異構體、殘留溶劑、熾灼殘渣、重金屬(必要時采用元素分析限量檢查)、微生物限度、DNA致突變雜質研究等)、含量測定;工藝路線優化過程中的小試樣品檢測,小試三批的全檢和穩定性研究;
工作樹決策及開展順序
思路:以枝干內容為基礎,確認關鍵步驟后對具體工作劃重點,列出限速因素并對工作優先順序排序;
本例的工作樹決策剖析:首先,列出關鍵步驟,包括制定物料、中間體和API質量標準的風險評估;雜質譜分析(起始物料、中間體及成品);檢查內容中各項的控制策略的控制方法;擬定各物料、中間體和成品的標準中的項目的制定依據及待開發內容確認;配合工藝路線中考察的樣品的純度或雜質的檢測;其次,分析限素因素,如儀器設備的匹配情況、對照品及色譜柱的采購等;最后,對工作開展進行預先排序,做好各工作有序促進。
工作樹的決策與開展工具:工作開展的工具包括:風險評估表,標準對比分析表,擬定標準分析表,限速步驟與實施措施表等。工作樹決策依托于各表格工具,首先,經過物料、中間體對API的CQAs的風險評估后擬定物料和中間體的質量標準項目,如在工藝路線優化過程中的中間體1的某個雜質歸一化的量為8.4%,在API的檢測中該雜質可檢出的量歸一化為2.3%,因此該雜質在中間體1中的限量需要嚴格控制,另外物料和中間體的水分、晶型、手性等對API的CQA產生影響均需要進行充分研究,并制定合理的標準限度。經過API對擬開發制劑的風險評估后擬定API的質量標準項目,如DNA致突變雜質的控制、元素控制、擬開發制劑為固體制劑,API的晶型、粒度和溶解度等一般需要進行研究訂入標準,擬開發制劑為注射液等,API的顏色、溶液澄清度、微生物限度等一般需要研究訂入標準;其次,圍繞標準對比分析表和標準擬定分析表,對標準中項目的檢測方法和制定依據等信息進行編輯,對待開發內容作出標記,用驗證的需求情況區別項目工作的先后。一般檢查項目,可參考藥典四部中的通則,在短期工作安排中僅需要列出方法制定依據,具體的限度要求(如水分等)可根據后面多批樣品檢測和對API的影響風險制定。有關物質、殘留溶劑、異構體、DNA致突變雜質、元素分析等方法的擬定比較復雜,方法擬定的依據等需要結合可參考標準、毒理學數據和ICH等,所以標準中涉及這些內容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雜質譜分析,結合各標準、文獻、專利、工藝路線等進行物料、中間體和成品的雜質譜分析,一般限速會是采購雜質對照品的到貨周期,在此期間可以應用強制降解試驗進行分析方法的開發;最后,配合工藝路線優化的合成送樣檢測是貫穿小試研究階段的持續性工作,在尚未存在成熟的方法時,可以先重現標準中的方法,基本可以滿足純度的檢測和優化中關鍵雜質的數據準確性,可以暫時用于小試中間體及成品的檢測。待開發的方法擬定并通過必要的方法學驗證之后可以針對個別關鍵工藝的數據進行復測,方便數據的對比研究。
綜上,藥物研究在小試階段的工作充滿著很多不確定性,隨著工藝路線的不斷優化,起始物料和反應試劑的更換發生幾率很大,隨之合成的中間體和成品也會存在雜質譜的差異。那么,分析的工作開展的決策性可能直接影響節點的完成率,所以小試階段分析工作的決策樹的選擇顯得很重要。在小試研究分析工作中把握樹干主線,明確枝干內容,然后以復雜優先,確定性優先,做好限速步驟的應對措施,與相關工藝研發人員共享信息,可以極大程度的把控節點的順利完成,同時也能為下一步的中試打好基礎。
來源:藥事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