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7-29 14:32
摘 要
根據近年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分析,國家有意的縮緊仿制藥銷售市場,推動國內企業去創新,然而創新藥成本高、風險大、時間長的特點讓大多數企業望而止步;改良型新藥介于創新藥與仿制藥之間,屬于新藥范疇,在風險、成本、時間方面要遠低于創新藥,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也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在改良型新藥的具體分類中,2.2類改良型新藥主要針對劑型的改進,在技術難度和臨床成本方面與仿制藥非常接近。對于還未涉入新藥領域的企業來說,選擇這一類新藥開發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過渡階段。然而2.2類改良型新藥在立項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判斷劑型的改進具有明顯的臨床優勢,筆者認為從國內2.2類該良型新藥的申報情況分析,或許能得到一定的參考。
一、2.2類新藥申報情況統計
目前為止(2016.3.4-2019.11.4)CDE一共受理119個2.2類改良型新藥受理號,按照國產新藥申報上市、國產新藥申報臨床、進口申報臨床以及進口補充申進行統計。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1 2.2類國內申報情況統計表
在這119個受理號中,國產新藥申報共有87個受理號,其中國產新藥申報上市23個,國產新藥申報臨床64個,國產新藥申報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目前國內研發方向。分析這些藥物的申報情況,對把控這一類藥物的申報尺度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故以國產新藥申報情況進行分析。
二、國產新藥上市申報情況分析
上市申報是指申報生產的這一階段,已經完成了相關的臨床試驗,在劑型改進方面已經得到了藥審中心的認可,分析這些產品的改進途徑對后續的立項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目前2.2類改良型新藥已有23個受理號進入上市申請,具體見下表:
表2 2.2類國產新藥國內申請上市情況匯總表
備注:
1、2.2類和2.4類同時申報的產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2.4類(改變或增加適應癥)來體現臨床優勢,故這里不對其進行分析。
2、上述申報的23個受理號,均是在2016年以前已經申報臨床,與現在的審評尺度可能不同,然而考慮上述品種中,有些已經完成現場核查和進入發補階段,筆者認為在立項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故對其進行統計分析。
根據這23個受理號的申報情況分析,其中6個受理號為注射劑,6個為口溶膜,剩余的包括片劑、膠囊、顆粒劑以及緩釋片等劑型,總共涉及13個產品,按照其改進途徑分為給藥途徑、腫瘤藥物、兒童用藥、劑型改進等方式進行分析和統計,結果見下表:
表3 國產新藥上市申請改進途徑分析
根據上述結果可知,5個產品涉及改變給藥途徑的改進;2個產品為兒童用藥,并且都進入優先審評;2個腫瘤藥物的劑型改變;1個產品新劑型的改進;其余2個產品難以判斷改進途徑。
三、國內臨床申請情況分析
2.2類改良型新藥屬于新藥范疇,申報過程按照“兩報兩批”的模式進行申報,在申報臨床過程中,藥審中心會對新藥的立項進行初步評估,如果產品能夠被批準臨床,且企業能完成相應臨床實驗,相信在批生產時,不會再糾結立項問題。在這64個申報臨床申請的國產新藥受理號中,確定已有24個受理號獲得臨床批件,具體如下:
表4 2.2類國產新藥批準臨床藥物統計表
備注:由于后期審評結論不再公開,審評結論為“無”,有可能批準臨床也可能不批準,為了不出現誤導,不納入統計分析。
從上述結果中分析, 24個受理號中,其中15個受理號關于注射劑的改良,剩余的包括片劑、凝膠、口服液、鼻劑等劑型,一共涉及19個藥物。根據不同的改良途徑,按照給藥途徑、腫瘤藥物、劑型優勢、兒童用藥等類型統計,具體信息如下表:
表5 國產新藥臨床申請改進途徑分析
從上述結果可知:
腫瘤藥物一共涉及7個藥物,均為注射給藥途徑,劑型改進途徑集中在脂質體、膠束等方向;
給藥途徑一共涉及7個藥物,3個藥物從注射給藥途徑改成非注射給藥途徑,2個藥物從非注射給藥途徑改成注射劑,1個藥物由口服和注射途徑改成外用制劑,1個藥物從口服制劑改成口崩片;
兒童用藥涉及2個藥物,分別是口服改成注射劑和外用改成口服制劑;
劑型優勢涉及2個藥物,主要是粉針劑改成脂質體粉針劑以及速釋片改成緩釋片。
四、結果分析
根據目前2.2類改良型新藥申報情況分析,國產新藥改進方向主要體現在給藥途徑、腫瘤藥物、兒童用藥、劑型優勢等4個方面。
改變給藥途徑是劑型改變的主要方向,針對藥物的特點改變給藥途徑,在療效和副作用方面往往能得到較大的改善,這一方面臨床優勢較為明確,也容易得到藥審中心的認可,一般遵循著往副作用小的劑型改進,比如注射劑改口服,口服改外用等。當然根據藥物自身的特點,也可以反向改進,比如右旋拉索拉唑鈉從緩釋膠囊劑改成凍干粉針劑。
腫瘤藥物是近年來最為關注的一類藥物,國家于2017年12月發布的食藥監藥化管〔2017〕126號(總局關于鼓勵藥品創新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文件中,明確將腫瘤藥物納入優先審評范圍,目前腫瘤藥物改良主要體現在提高藥物在靶向部位的濃度,以及減小藥物的副作用方面,例如紫杉醇水溶性差,不穩定等性質,開發出相應的脂質體、膠束、白蛋白結合物、納米藥物等多種劑型,以提高紫杉醇在靶向部位的濃度,同時減少副作用,這一領域改進往往伴隨著新的劑型改進。
兒童用藥也被納入優先審評范圍,從目前申報的兒童藥物來看,主要是劑型方面的改進,提高患者的順應性,在療效和副作用方面難以體現出顯著的優勢。
劑型優勢主要體現在同一給藥途徑下,通過改良成更先進的劑型,達到提高藥物療效或者減小副作用的目的,比如速釋制劑改成緩控釋制劑,注射液改成脂質體等。
五、結論
最后,2.2類改良型新藥主要針對制劑的改進,進入該領域門檻不高,開發難度和成本相對較低,國內大多數企業都有開發這一類藥物的實力。從目前2.2類改良型新藥的申報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腫瘤藥物、給藥途徑、兒童用藥、劑型改進四個方面,在立項2.2類改良型新藥時,不防向這四個方向靠攏,結合藥物的自身特點,應該能夠提高成功的機會。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