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0-10-16 09:35
隨著預充式、基于安全性設計的自身給藥藥物輸送裝置的需求量不斷攀升,一位專家正在研究這種需求增加的原因。
人員短缺、財政壓力和人口老齡化是慢性病患者選擇自身給藥注射的三項主要原因。到2060年,美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超過9500萬,這一數字幾乎是今天的兩倍,而且隨著年齡增大,老人們罹患慢性病的可能性更高。
通過“外包”這種不僅占用專業醫護人員寶貴時間、而且占用有限空間的低風險臨床操作,并將主動權交給能在家中輕松注射此類藥物的家庭護理人員或患者,醫院可以更好地處理其他事宜。然而,醫院內執行注射的專業醫護人員仍有可能被可能已污染的針頭刺傷。因此,在傳統醫療環境和新興的居家給藥場所內,應提升注射用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并優化其使用的最佳實踐,這一點非常重要。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注射用藥物輸送裝置專為專業醫護人士設計,他們是產品的主要用戶。但由于客戶群體(包括病人和家庭護理人員)的大幅新增,制造商將需要不斷調整其產品。
自身給藥趨勢的驅動因素
近年來,生物療法風靡市場。鑒于這種療法需要頻繁定期注射,因此生物療法特別適用于多發性硬化癥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病患者的皮下注射治療,這是自身給藥需求增加的部分根本原因。如果病人無需經常前往診所就診,也無需依賴護士的專業知識,則可在自身疾病治療和疾病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自從20年前美國《針刺安全與預防法案》(NSPA)出臺以來,因未加保護的針頭而引發的銳器刺傷案例大幅下降,但美國醫院平均每天仍會報告1000起受傷案例。由于約50%的非醫院環境被視為不符合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監察局(OSHA)的要求3,實際上自身給藥的患者被針扎傷的風險更高。如果未采取合適的安全措施和處置技術,則這種風險還會擴大到患者家屬和其他居民身上。由于非使用者可能意識不到裝置的污染情況,甚至對受污染裝置的風險一無所知,所以自身給藥會使非患者人群特別容易受到此類暴露的影響。
設計時兼顧自身給藥應用
雖然普通民眾可以提高識別這些風險的意識,但制造商也可以通過調整裝置設計,使其產品更能滿足患者需求。安全裝置應該直觀且易于使用,可輕松激活和注射。最重要的是,制造商必須確保在其裝置中集成防針刺功能。例如,患者在使用帶有空心針頭或注射器的裝置后,如果針頭依然暴露在外,則會增加安全風險,而針頭回縮和屏蔽機制則會使裝置更加安全。
據報道,藥物輸送裝置的新型安全功能可減少80%的針刺和污染事件。因此,近年來安全預充式注射器市場備受追捧不足為奇。2018年,全球在安全注射器上的支出達到了7.72億美元,預計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8.1%,到2023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11.37億美元。進一步來說,預充式安全注射器不僅能滿足各類安全要求,還能降低劑量錯誤的風險。這些器械不僅能大幅降低風險,而且還特別適合人數不斷增加的自身給藥患者。
隨著自身給藥技術的不斷發展,關注針頭暴露在其典型臨床環境之外帶來的潛在風險非常重要。在某些方面,這種趨勢也在提醒所有醫療衛生系統和場所要鞏固安全基礎。通過使自身給藥成為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法,并使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患者能夠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安全地操作設備,預充式安全注射器和自動注射器能使用戶獨立操作裝置,而如果用戶依賴醫護人員進行藥物治療,他們將無法自行操作這些設備,并無需承擔無監管護理所產生的相關風險。家庭護理成功減輕了醫療系統的壓力,制造商將持續調整其藥物輸送裝置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醫療環境,以確保滿足不斷攀升的自身給藥需求。
來源:Medtec醫療器械設計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