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0-09-08 17:08
基因毒性雜質也稱遺傳毒性雜質或致突變雜質,在極低的濃度下即可誘導基因突變,具有潛在的致癌性,近期接連不斷的基因毒雜質事件使業界對其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
基因毒性雜質軟件預測法規發展時間線:
1、2006年,美國藥物研究和制造商協會(PhRMA)發布意見書,提到預測警示結構的計算機軟件;
2、2008年,EMA發布EMA關于基因毒性雜質限度指南的問答:可以使用QSAR (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軟件進行致突變預測;
3、2008年,FDA發布行業指南( Guidance for Industry Genotoxic and Carcinogenic Impurities in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Recommended Approaches )中同樣提到,推薦使用QSAR (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 ) 軟件進行致突變預測;
4、2014年ICH發布的M7指導原則以及2017年更新的版本M7(R1),對使用QSAR軟件預測雜質的致突變毒性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應采用兩個互補的QSAR預測方法,即基于專家知識規則和基于統計學規則;
5、2020年,CDE發布了《化學藥品創新藥I期臨床試驗申請藥學共性問題相關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其中建議對所有藥物雜質使用QSAR進行預測,與ICH M7準則(即“評估和控制藥品中DNA反應性(致突變性)雜質以限制潛在的致癌風險”)保持一致。
目前最常用的符合法規申報常用的QSAR評估軟件見表1。當QSAR預測結果經專家審核后若為陰性,則足以得出結論該雜質沒有致突變隱患,不建議做進一步的測試,因此QSAR軟件可以顯著減少雜質毒理評估時間及資源占用。
表1 常用的QSAR評估軟件
其中,Leadscope作為值得信賴的QSAR工具,其優點易于使用,數據庫透明并且可以快速得到結果,為藥物雜質的評估提供了一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與全球前20大藥企廣泛合作,也曾在2013年和2014年毒理學年會上明確為推薦使用的軟件之一。
Leadscope Genetox Expert Alerts,是Leadscope和遺傳毒理學家共同開發的模型,2014年4月發布第一個版本,當前版本是v7。該軟件是從文獻中提煉出公認的警示結構,包括對警示結構起(去)活化作用的子結構,文獻的來源以及生物機制,將這些信息整合到模塊中。該軟件是建立在對文獻、公共數據以及與大型制藥公司合作獲取的數據的深入理解基礎之上,有效提高模型的預測準確性。Leadscope Genetox Statistical Models,是Leadscope和美國FDA共同開發的基于統計學規則的模型,并根據最新數據和知識不斷進行更新和補充。
Leadscope Model Applier(LSMA)軟件(圖2)將Genetox Expert Alerts和Genetox Statistical Models這兩個模型整合在一個軟件中,可以一次預測就滿足ICH M7的要求,同時可以導出符合申報要求的報告。LSMA軟件除了具有QSAR預測的功能外,還可以搜索數據庫,尋找預測雜質的已有數據或類似物數據,這些數據庫包括來自FDA藥品評價與研究中心(CDER)的數據,FDA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中心(CFSAN)的數據,化學致癌研究信息系統(CCRIS)的數據,美國國家毒理學規劃處(NTP)的遺傳毒理數據庫,致癌性數據庫(CPDB)和其它數據來源。
圖2. Leadscope Model Applier軟件界面
對于QSAR結果的評判,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 若數據庫中已有可采納的Ames試驗數據,試驗數據可以推翻QSAR預測的結果,以試驗數據結論為準;
2、 如果缺乏試驗數據,若任一模型的預測為陽性時,綜合評估為陽性;若兩個模型結果均為陰性,綜合評估為陰性;
3、 若兩個模型預測的為陰性,不確定或其他結果組合時,通常沒有充分的數據支持一致的評判,所以綜合評估為不確定。
以上結果均需要經過專家的解讀,根據致突變的機制以及是否存在減毒結構等,綜合給出結論,證據充足時可以推翻QSAR預測的結果。可見QSAR結果的分析需要毒理學家和化學家的通力合作。
來源:諾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