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9-24 19:22
近年來,農獸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迅猛發展,部分已廣泛應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踐,在強化農產品質量把關、確保安全上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國內普及率比較高的快速檢測方法有酶抑制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酶聯免疫分析法和快速篩查質譜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專家團隊通過對4種檢測方法的應用現狀、適用范圍、成本價格等的調查和比較,解讀了各快速檢測方法的優缺點,方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根據實際,在工作中選擇合適的快速檢測方法,提升監管效率。
一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基于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對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抑制效應間接快速檢測農藥殘留的方法,因操作簡便、能同時檢測數十種農藥殘留以及檢測成本較低(單次檢測成本2元左右,配套儀器在數千至數萬元不等)優勢,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廣泛用于我國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監管和相關生產經營主體自控自檢。在用藥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下,因敵百蟲、敵敵畏等農藥抗體難制備、免疫分析法難檢測原因,該方法在上述農藥檢測中仍不可替代。
近些年,由于不同企業的檢測產品在酶源、工藝、產品質量、抗干擾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出現因靈敏度不夠導致禁限用農藥“檢不準”的問題。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評測,目前能普遍滿足限量要求的目標農藥僅剩敵敵畏、敵百蟲、丙溴磷、滅多威、克百威等。同時隨著大量常規農藥登記使用,酶抑制法對常規農藥因方法原理不適用,造成“檢不了”的問題日益凸顯。
二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是一種競爭性免疫分析方法。樣品待測物在流動過程中,與膠體金標記的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結合,抑制抗體和檢測線上包被抗原的結合,從而導致檢測線顏色發生變化。通過比較檢測線與質控線顯色深淺,匹配讀卡儀或智能手機對檢驗結果進行判讀。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時效性強,靈敏度和準確度高等優點,特別適合農產品中常規農藥殘留檢測和控制。目前已有近百種農藥殘留膠體金試紙條問世,技術已較為成熟,理論上講,只要能獲得某種農藥分子的抗體,即可研制該種農藥的膠體金試紙條。
相較其他速測方法,膠體金速測方法存在以下缺點。一是目前主流產品多為一張試紙條對應一項農殘檢測,檢測通量較低。二是對一些農藥如敵敵畏、甲拌磷等抗體制備極其困難,技術方面有待突破。三是該技術檢測成本較高,單項試紙條約在10-20元左右,配套讀卡儀在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三酶聯免疫分析法
酶聯免疫分析法(ELISA)是一種將抗原或抗體結合在固相載體表面,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以及抗體或者抗原上標記的酶催化特定底物發生顯色反應,從而實現目標物檢測的免疫分析方法。該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簡便、易于標準化等優點。一個ELISA試劑盒一次可同時檢測40個樣品,檢測靈敏度比膠體金免疫層析法高10倍左右,廣泛應用于獸藥殘留、真菌毒素、違禁添加物檢測應用。
但與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比較,ELISA方法對技術人員要求較高,單次檢測時間較長,一般需要1.5個小時。就檢測成本,ELISA方法需要配備酶標儀,其價格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ELISA試劑盒市場售價一個500元左右,可同時測40個樣品,平均到每個樣品,成本與膠體金試紙基本相當。
四快速篩查質譜法
農藥殘留快速篩查質譜儀是一項新興技術,是基于大氣壓原位電離離子化技術和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技術,用于農藥殘留快速篩查的質譜儀產品。較傳統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具有檢測成本低、時間短,兼備篩查組分多,檢測速度快,操作流程簡便和消耗成本低廉等優點。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開展的驗證評價結果顯示,某國產快篩質譜儀可對常見果蔬中多種農殘檢測進行高通量快速篩查,可同時檢測豇豆中35項、芹菜中25項、梨中28項農藥殘留。
但與液質聯用儀等儀器相比,該方法準確定量仍有差距,且儀器成本較高,整機市場銷售價格在300萬左右,單次檢測多種農藥殘留所需耗材成本在25元左右,同時該方法相關儀器設備不夠便攜,不適合田間地頭使用。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