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20-07-01 20:43
滅菌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器械、敷料等物體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使其達到無菌水平,以避免手術器械在使用過程中造成的感染發生及疾病傳播。
常見的滅菌方法包括:高壓蒸汽滅菌、過氧化氫等離子滅菌、環氧乙烷滅菌、電離輻射滅菌和干熱滅菌。
滅菌方式、原理、應用、優點及缺點對比
滅菌方式 |
原理 |
應用 |
優點 |
缺點 |
高壓蒸汽 |
主要通過使微生物中的酶和蛋白質不可逆凝固及變性來殺滅微生物。 |
主要用來處理水、藥劑、管制醫療廢物和表面可直接接觸蒸汽的無孔物品。對于帶孔裝載物和器械,一般的滅菌溫度和時間分別為132~135 ℃ ,持續3~4 min。常用的殺菌溫度為121℃和132℃。 |
無毒、環保,過程易于控制和監測,殺菌快速有效,滅菌過程受有機或無機污物影響最小,滅菌循環時間短,能有效穿透器械包和管腔型器械。 |
對熱敏性器械有損壞,反復的滅菌暴露會損壞精密外科器具,可能會因濕包而造成器械生銹,潛在燙傷風險。 |
過氧化氫等離子 |
過氧化氫等離子體具有高氧化活性,通過破壞細胞的蛋白質,酶與核酸來殺滅微生物。 |
用于不耐熱、不耐濕醫療用品的滅菌。 |
安全環保,無有毒物質殘留,滅菌周期28—75 min,無須解析,適用于熱和濕敏感的物品滅菌,易于操作、安裝和監測,和大多數器械兼容。 |
不適用于紙纖維、棉麻和液體類物品,滅菌腔體尺寸較小(50~270 L),不適用于腔鏡類或帶有細長管腔的器械,需要用合成類包裝(如聚丙烯包裝或聚烯烴管袋等),高于1 ppm計量的過氧化氫可能會有毒。 |
環氧乙烷氣體 |
環氧乙烷通過使蛋白質、DNA、RNA烷基化,不可逆的阻止正常細胞的代謝和復制來誘導細胞死亡。 |
用于對不耐濕、不耐熱的高危險度物品或中危險度物品。 |
可以針對熱敏及濕敏的醫療設備進行滅菌,且對其材料無有害影響,可有效穿透包裝材料和管腔型器械,單劑量盒且負壓操作,降低氣體泄露風險,易于操作和監測,與大多數器械兼容。 |
成本高,對病人和醫務人員存在潛在危害。須長時解析去除環氧乙烷氣體殘留,滅菌器體積較小(110-250L),有毒、致癌且易燃,罐體須存放在防爆倉儲柜,需要很長的滅菌循環和解析時間。 |
電離輻射 |
以放射性同位素鈷60放射的γ射線作為有效滅菌因子,γ射線可誘導細胞產生自由基,破壞正常代謝,進而導致微生物的滅活。 |
應用于許多醫療產品(如組織移植、藥品、醫療器械)的低溫滅菌法。 |
對溫度環境無特殊要求可在室溫下進行,滅菌均勻徹底、速度快、可連續作業。適用于大規模滅菌。 |
滅菌成本高,某些產品經輻射后可能發生性質改變,注意安全防護問題。 |
干熱滅菌 |
通過細胞組分的高溫氧化作用致細菌死亡。 |
用于那些不耐濕熱或不能被濕熱穿透(如粉劑,石油產品,鋒利器具)的材料。最常見的時間與溫度是170 ℃ 和60 min,160 ℃和120 min以及150 ℃和150 min。
|
無毒,環境友好,干熱柜易于安裝,操作成本相對低,可穿透材料,對金屬和銳器無腐蝕等。 |
滅菌熱穿透和微生物殺滅的速度慢,滅菌耗時。高溫不適于大多數材料。 |
由于應用較少,在本綜述未做詳細歸納。滅菌方法種類繁多,在應用中應根據待處理器械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滅菌方法。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