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性能檢測
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8-03-15 12:29
油墨性能有原料性能和涂膜性能,其中原料性能包括含水量、滲化度、相對密度、表面張力、PH值、黏度、細度、初干性、吸收性能、附著牢度、抗粘連性能、流動性能等;涂膜性能包括顏色、光澤、著色力、耐光性能、耐曬性能、耐溫性能、耐老化性能等。
常見的性能檢測
1、油墨粘度檢測
在凹版印刷中,油墨印刷粘度的控制很重要,特別是在中高速印刷中,其直接與顏料的轉移、臟版、印品光澤、靜電現象等有極大的關系。同時,也是保證印品色相穩定的關鍵。油墨的粘度可以用粘度計或粘度杯來測量,常用的粘度計有旋轉粘度計、斯托默粘度計、粘度杯等。
相關儀器:旋轉粘度計、斯托默粘度計、臺式粘度杯、便攜式粘度杯
2、油墨光澤檢測
油墨的光澤度主要是指印品表面受光后,向同一個方向反射光線能力的大小。油墨光澤度的好壞會給印刷品的外觀帶來較大的影響,光澤度好則色澤鮮艷,光澤度差則色澤暗淡。
相關儀器:光澤儀
3、油墨顏色檢測
印刷品給人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它的色彩、鮮艷程度和反映的真實性等,除了圖案的結構,印刷水平外,幾乎都要用顏色來表達。所以,油墨顏色的檢驗是非常重要的。
檢測油墨顏色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儀器檢驗方法,采用反射密度計和色度計等儀器測定。另一種常規檢驗方法,它是將油墨涂布于承印材料上進行比較和判斷。
相關儀器:色差儀、分光測色儀
在承印材料上涂布的方法有:①刮刀刮樣法。②墨輥輥涂法和絲棒法。③用印刷適性試驗機印刷的方法。
4、油墨細度檢測
油墨的細度是指油墨中顏料(包括填充料)顆粒的大小與顏料顆粒分布在連結料中的均勻度。將油墨稀釋后,用刮板細度計測定顆粒研細程度及分布狀況稱為油墨細度。以微米表示(表示油墨顏料顆粒的最大直徑)。
相關儀器:單槽刮板細度計、雙槽刮板細度計、寬槽刮板細度計
5、油墨著色力檢測
著色力是指一種油墨影響另一種油墨顏色變化程度的大小。調配專色墨時,當其中一種原墨的色相或著發生變化時,調出的專色墨顏色就會改變。例如,當原墨的色相較以前偏黃時,所調配出的專色墨就會有增加黃色的效果;如果紅色原墨的著色力偏強,就會有增加紅色的效果。
6、油墨附著牢度檢測
油墨附著性是油墨對承印面粘附的牢度,如果附著不良并固著不好,沒有一定牢度,不耐摩擦,不耐沖擊、不抗疲勞,就等于沒有印刷。
檢驗油墨附著牢度有五種試驗方法:
1)耐刮性試驗
用拇指的指甲施加中等壓力,在印完并已干燥在薄膜上的墨層處反復刮多次,如果墨層出現刮痕或油墨脫落則說明油墨的附著不理想。
2)耐膠帶剝離性試驗
使用黏膠帶均勻粘到印刷樣品上,并用手指在膠帶的背面壓一遍使之粘牢,然后用手抓住膠帶的兩端以中等速度拉起,觀察油墨被膠帶粘起的情況,只要膠帶上有油墨就表明油墨在該種承印材料上的附著性不好。
3)耐干摩擦試驗
將兩張印樣的印刷面相對疊放在一起,施加2~4磅的壓力反復摩擦,有擦痕或油墨脫落則表明油墨附著性差。
4)耐濕摩擦試驗方法與上述耐干摩擦性試驗類似,只是在兩張印樣中間需加一點水。
5)耐洗滌劑試驗
在印樣上滴一滴或數滴堿性洗滌劑,15秒后用紙巾或干凈的軟布或干凈的軟布將其吸干凈,然后用中等壓力擦拭,印刷的圖文部分如有任何變化則表明油墨的附著性不好。
7、油墨初干性檢測
油墨初干性是指油墨由液態變為半固態,不再流動轉移,即油墨的“固著”階段,是油墨的初期干燥。
8、油墨pH值檢測
油墨的pH值直接關系到水性油墨的黏度、干燥性等印刷適性。常用的pH值檢測方法有pH值試紙測定法和酸度計檢測法兩種。試紙測定法測得的數據雖不夠精確,但是操作簡單,是實際生產中一種常用的檢測方法。酸度計又稱為PH計,是一種利用電位法測定溶液pH值的儀器,其測量的數據較為準確,是一種較為理想的pH值檢測方法。
相關儀器:pH測試紙、pH計
9、油墨粘性檢測
油墨粘性檢測一般使用油墨粘性儀測試,測試油墨薄層分離或被扯開的阻力的大小,以數字表示油墨粘性。
10、油墨表面張力檢測
表面張力是液面在空氣中自動收縮的能力。油墨表面張力會影響油墨的流平、附著力設置導致印刷中出現故障。目前檢測表面張力一般使用表面張力儀。
相關儀器:表面張力儀
油墨檢測相關標準
◇ GB/T 13217.1-2009《液體油墨顏色檢驗方法》
◇ GB/T 13217.2-2009《液體油墨光澤檢驗方法》
◇ GB/T 13217.3-2008《液體油墨細度檢驗方法》
◇ GB/T 13217.4-2008《液體油墨粘度檢驗方法》
◇ GB/T 13217.5-2008《液體油墨初干性檢驗方法》
◇ GB/T 13217.6-2008《液體油墨著色力檢驗方法》
◇ GB/T 13217.7-2009《液體油墨附著牢度檢驗方法》
◇ GB/T 13217.8-2009《液體油墨抗粘連檢驗方法》
◇ GB/T 14624.2-2008《膠印油墨著色力檢驗方法》
◇ GB/T 17001.1-2011《防偽油墨 第1部分:紫外激發熒光防偽油墨》
◇ GB/T 18751-2002《磁性防偽油墨》
◇ GB/T 18752-2002《熱敏變色防偽油墨》
◇ GB/T 18753-2002《日光激發變色防偽油墨》
◇ GB/T 18754-2002《凹版印刷紫外激發熒光防偽油墨》
◇ GB/T 22467.2-2008《防偽材料通用技術條件 第2部分:防偽油墨和印油》
◇ GB/T 26394-2011《水性薄膜凹印復合油墨》
◇ GB/T 26395-2011《水性煙包凹印油墨》
◇ GB/T 26461-2011《紙張凹版油墨》
◇ HJ 2542-2016《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膠印油墨》
◇ HJ/T 371-2007《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 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
◇ QB/T 2024-2012《凹版塑料薄膜復合油墨》
◇ QB/T 2929-2008《溶劑型油墨溶劑殘留量限量及其測定方法》
◇ QB/T 4103-2010《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
◇ SN/T 2201-2008《食品接觸材料 輔助材料 油墨中多環芳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 SN/T 3006-2011《包裝材料用油墨中有機揮發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