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7-07-24 09:02
中國過去35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將1980年GDP的4545.62億元人民幣,提高到2016年的744127億元人民幣,近164倍。但我們的靈魂沒能跟上GDP的速度,結果就是今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食品中大量摻假問題。我們可以坐在世界上設計最時髦的高樓大廈里辦公,卻不得不吃地溝油烹制的食物。普遍存在的造假問題,不僅僅是食品行業,其實在任何行業都存在,只不過“民以食為天”,讓食品更容易成為社會焦點問題罷了。
自1949年到1980年的近30年中,中國經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生活在世界貧困線以下的人群數量應該是世界第一。在改革開放之后,政府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而非是吃著安全。求數量而非質量和安全的策略,才是過去35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陷于怪圈的原因。
大約在2009年的中糧集團質量年會上,我曾經說過一句話:“中國的食品安全是由中產階級推動的。”為什么呢?因為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決定的。
圖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當一個人連溫飽都不能解決的時候,垃圾箱中的食物都可能是他(她)的救命稻草。饑餓屬于生理需求,只要活下來就行。隨著生理需求被滿足的程度不斷提高,安全開始成為首選,其中也包括食品的安全性。但在安全的各類選項中,食品安全應該排在后面。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的GDP都漲了164倍,但全社會仍然被食品安全困擾的原因。
根據2016年麥肯錫對中國中產階級的調查,數量大約2.03億,收入水平每年在10-50萬元人民幣之間。但我對中國中產階級的定義不僅僅看經濟收入,也看他(她)受教育的程度(比如大學畢業)、工作地點(比如在一、二線城市)、職業狀態(比如屬于白領)等。因為中國的情況與其他國家的情況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是過去35年的財富刺激太大,世界上可能還沒有幾個國家像中國這樣,30多年的經濟一直處于高速增長。許多人今天還是貧民,明天可能就成為小富翁。因此雖然掙錢水平一樣,但價值觀卻有很大的差別。我對中國中產階級的定義主要是從社會行為角度,不僅僅是從經濟收入上。
馬氏中產階級有幾個特征:1、接受過高等教育,2、遵守契約精神,3、對品牌產品比較忠誠,4、有成熟的消費觀,5、對社會的進步有責任感,6、是社會轉型的推動者。
隨著90后開始步入社會,這類的中產階級數量會迅速增加,他們追求自由、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太多的經濟負擔,尤其對品牌的忠誠度遠超過他們的80后的哥哥姐姐和60、70后的叔叔阿姨們。
我在中糧質量年會上還說過另外一句話:“科技產品只有技術沒有品牌,而食品則是只有品牌沒有技術,而食品的品牌是建立在質量穩定和安全性保證的基礎上。”君不見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等手機早已在中國消費者眼前消失,原因很簡單,手機的科技投入很大,一旦技術方向錯了,無論做到世界第幾,也一定是跳崖式崩盤。
但食品就不同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就一個配方或一個包裝,你要是改了,對不起消費者還不認了。因為食品具有文化特征,吃的就是歷史,就是沒變化。但如果一家食品企業在食品安全上弄虛作假,對不起消費者抬腳就走,無論你說破大天,消費者也不會買你的東西。這樣的公司基本上面臨的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
馬氏中產階級就是這樣的人,有正確的價值觀,不認同欺騙和作假。另外他們還有小資情結,對有歷史故事的食品津津樂道。他們要找靠譜的企業工作,同時也找靠譜企業生產的食品消費。
圖2
2007年時世界銀行對未來10年中國中產階級食品消費預測
世界銀行在2007年曾經發布了一個關于中國中產階級食品消費的報告,其中數量增長率為10%,而消費增長率為17%。那多出了7%是什么?就是我談到的“中產階級愿意付更多的價格買食品,而多余出的錢則是買保險(insurance)”。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有兩個詞,第一個詞是保證(assurance),第二個詞是保險(insurance )。即食品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通過持續改進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保證食品安全。而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食品企業有錢賠得起消費者。比如每天吃早點,路邊雞蛋灌餅一份才4元,而同樣熱量的麥當勞一份要你7元。你甘愿買麥當勞是你認為麥當勞在食品安全方面比較保險,如果你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他們也賠得起。
為什么有品牌的食品企業遠比做手機的企業賺錢多?一個原因是它不需要在科技方面做這么多的投入,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其實是賣保險的企業,只要不出現問題,做保險的企業永遠是穩賺不賠的。
中國至今在食品行業還沒有與世界級企業抗衡的品牌企業?就是因為以前賺錢太容易,不需要在食品安全方面下功夫,中國的消費者錢多人傻,反正你不吃也有別人吃。這就是沒有成熟的消費觀念的市場,很難培育出世界級企業的原因。
隨著馬氏中產階級的數量上升,倒逼中國食品企業必須在食品安全上下功夫,讓食品安全管理從平日中的“重要不緊急”和發生事故后的“緊急不重要”,真正轉變為“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只要中國食品企業的最高管理者這個觀念發生改變,無論你現在的規模是大還是小,有名還是沒名,你的企業成為品牌企業的基因開始形成。因為你的價值觀已經與馬氏中產階級的價值觀一致,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遵守契約精神。
來源: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