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7-07-22 12:02
兩三百年來,“數量”一直像個喝醉酒的大漢在你的耳邊鼓噪:擴大規模、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兼并重組、沖擊榜單、成王敗寇….;而“質量”則一直像個羞怯的小姑娘細聲細語地對你說:客戶忠誠、員工動力、誠實信任、最佳雇主、永續成功、百年老店….;期間,她也曾伴隨著日本企業在70-80年代吹向美國的“質量風暴”以及在德國企業響徹全球的“質量號角”聲中榮登歷史舞臺,展示美妙的容顏。可惜,不久就被那位醉漢砸了場。憤怒的克勞士比在1979年用《質量免費》掀起“質量革命”波瀾,緊接著湯姆·Ÿ·彼得斯便在1982年用《追求卓越》打響了“管理革命”的信號槍。
“傳統的智慧是不正確的和有害的。”克勞士比先生從來沒有忘記敲打那位醉漢,“它相信質量的執行標準是AQL,而且用‘指數’衡量質量,結果就直接導致公司每年至少把25%的營業額花在做錯事情和重做上面…為了改變,我建議不要再使用AQL,而開始專注‘零缺陷’。這就意味著要完全符合要求,而不是浪費時間去計算我們到底偏離了多遠。因為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而不在幾率身上。”
而說話滔滔不絕、激情四射的彼得斯,則像西部牛仔那樣直接拔槍就射:“美國管理界長期以來被理性模式和數量分析所席卷······一方面,定量分析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保守傾向,把降低成本擺在第一位,把收益增加放在其次;從而導致對成本而不是對質量和價值的關注;導致情愿對舊產品進行修修補補而不去擺弄還不完善的新產品;導致了想通過投資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不是靠提高員工的勞動積極性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把人——而不是資本、機器和思想——當作生產資源或許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要點在哪里?數量讓你賺錢但不一定受人尊敬,質量則讓你既賺錢又受人尊敬,還會長壽。核心是什么呢?公司是活的生命系統,而非“去人性化的”、吸金的機械系統。因此,她的基本的社會責任就是要照顧好自己的員工、客戶和供應商,滿足他們的需要,以維系生態系統的平衡。這就是答案,也就是克勞士比先生的“完整性質量觀”——清除肌體病毒的質量解藥。
“就像古希臘經典著作中那些獨創性的概念一樣,這些思想永遠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他在《完整性》一書中如是說,“相反,它們將為現實世界中追求成功的人們提供一個舞臺。這些原則既適用于個人也適用于組織,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結合——就像一頓營養均衡美食;它們互為前提,缺一不可:幫助員工成功、幫助供應商成功、幫助客戶成功。”
來源: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