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7-07-07 10:14
“南高輸油管線內檢測項目是漏磁檢測技術在冀東油田陸上管線檢測中的首次應用。這項新技術被證明是國內測量鋼管壁厚的先進前沿技術。”6月30日,冀東油田勘察設計研究院油氣室主任譚龍介紹。
據了解,目前國內應用較為成熟的管道內檢測技術主要有漏磁檢測、超聲波檢測和遠場渦流檢測3項技術。為篩選最適合技術,項目設計充分調查、掌握南高輸油管線現狀,并針對南高輸油管線的單壁管、輸送介質為含水原油、壁厚7.1毫米的具體特點,全面對比分析3項內檢測技術特點、適用條件和檢測效果等優劣勢,綜合分析優選出漏磁檢測技術。
漏磁檢測技術配有高精度的霍爾傳感器,能從徑向、軸向和周向3個方向測量漏磁量,可精確測量金屬損失量。這項技術適用于任何介質管道,具有極高的準確性,通過取樣速率和傳感器的間隔重復精讀,可通過在管線中低阻力和低磨損的設計取得較高質量的數據,并能夠以每分鐘180米的速度對長輸管線進行檢測,可全面滿足南高輸油管線內檢測要求。
南高輸油管線主要將南堡油田作業區和陸上油田作業區的原油外輸至老爺廟站,是冀東油田主要的原油輸送管線。項目實施后,數據分析人員將通過管線通球取得的所有數據,形成一個全面的管線現狀分析,包含檢測技術性能指標、檢測器運行數據、異常列表、缺陷評價方法及幾何變形、金屬損失數據,準確反映管道內部缺陷,摸清管道運行真實狀況,為管理人員制定下一步詳細整改措施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石油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