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其他
嘉峪檢測網 2017-04-22 19:38
納米技術是近些年興起的新技術,在食品分析檢測中逐漸受到重視,各國對納米技術的支持力度逐年上升。目前,檢測油脂品質和安全的方法主要有:傳統的化學分析方法、紅外光譜法、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核磁共振技術等。
納米技術在油脂質量檢測中的應用
近三年來,多項研究報道了利用納米技術快速有效的評價油脂品質,表1是納米技術對食用油脂品質的檢測。
在表1中,王麗然等將多壁碳納米管用于辣根過氧化物酶傳感器,測定了植物油的過氧化值。在測定實際植物油樣品的過氧化值時,不需要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其結果與國家標準碘量法的測定結果一致,而且精度和準確度高于碘量法,此外,該方法檢測速度快,整個操作過程在5 min內可完成,所需油樣少,不受油樣顏色的干擾。Son等利用金納米粒子–激光解吸/離子質譜測定了粗脂肪混合物中的甘油三酯。利用傳統的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質譜測定甘油三酯時,容易受到樣品中的磷脂尤其是卵磷脂的干擾。金納米粒子能有效地壓制磷脂的信號、促進甘油三酯的離子化,所以樣品不需要純化,所得檢測限與傳統方法相比降低了100倍。Wei等將磁性固相萃取應用到游離脂肪酸的測定中,整個分析過程在25 min內即可完成,既省時又高效。
納米技術在油脂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納米技術應用于油脂中微量或痕量有害物質的檢測,縮短了前處理時間,實現了快速、高效的檢測,表2總結了納米技術用于檢測食用油脂中的有害物質。
在表2中,Zhao等將多壁碳納米管用于多環芳烴檢測的前處理中,大大縮短了操作時間,使整個過程在10 min內完成。Yu等將石墨烯氧化物用于黃曲霉毒素的萃取;既減少了有機試劑的用量,又縮短了時間。結果表明,將納米材料用于黃曲霉毒素的前處理時操作簡單、準確度和靈敏度都比較高。López–Feria等將碳納米管用于橄欖油樣品的前處理,不僅提高了方法靈敏度,還節約了時間,整個前處理控制在8 min內。此外,劉偉偉等將Fe3O4的超順磁性納米磁珠用于樣品的凈化。
來源:檢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