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7-03-13 09:58
一、人員培訓
1、對外來的進入B+A區域的檢查人員必須進行更衣確認。
2、(附錄1第20條)凡必須進入無菌區生產操作人員(包括維修、監控等人員)的更衣確認應進行三次測試;除擦拭檢測結果評價外,應有更衣流程證明(影相資料);
二、廠房與設施、物料
1、(新版GMP第43、183條(六))有廠房、設施防止昆蟲和其它動物進入的設施,有控制記錄,如滅蠅燈和電子貓要編號,有控制記錄,一般區房間窗戶要有紗窗,門口有防蟲設施。
2、滅蠅燈的設置位置、數量、開關時間的應明確,每天記錄,積累一年四季蚊蟲分布情況的數據。
3、傳遞窗應按設備進行管理,有使用、維護記錄。
4、消毒用紫外燈必須記錄累積時間。
5、關鍵操作間(如灌裝、稱量)現場檢查時出現人員超限現象。
6、潔凈區相對壓差必須正確。
7、物料接收區域要有物理隔離及防雨、防雪設施(新版GMP第60條)
8、潔凈區內容器、清潔工具等移動物品要有狀態標識(如內容物名稱、批次等;清潔狀態等)。
9、無菌取樣間和無菌檢查間所使用消毒劑宜進過除菌過濾。
10、廠房設施、設備改造后必須進行風險評估。
11、液體和氣體的出口處應有標志。
12、固定設備的基座連接處需完全密封。
13、一次接收的物料由多個批次構成,未考慮分開取樣、檢驗與批準放行。
14、無菌產品滅菌用蒸汽須監測,以確保達到適當的質量要求且無添加的成分;用于沖洗溶液和保護產品的氣體須經除菌過濾器過濾。
15、不同功能間管路穿越的穿孔處必須密封。
三、制水系統
1、純化水制備崗位應對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軟化器的出水水質定期進行監控(通過多介質過濾器測濁度、活性炭過濾器測余氯等形成警戒線、糾偏限來制定反沖的頻次)。
2、(新版GMP第100條)制水崗位取樣口必須有統一的編號標識。
3、純化水制備系統二級反滲透機組上配備的電導率儀就能拆下校驗(某些儀器自帶的儀表無法拆下校準,應該采取比對)。
3、制水間絕對不允許有跑冒滴漏(有滴漏則說明系統不密封,有污染風險)。
4、硬件改造時若更換管道就要做管道鈍化處理并對變更后的管道用水點進行監;更改純化水/注射用水管道或用水點都必須走“變更程序”。
四、原輔料稱量崗位
1、在同一房間同時稱量不同的原輔料時注意先后順序:一般先輔料,后原料;是原輔料一并進入還是逐個進入,宜在文件中規定。
2、稱量復核時,復核人要在現場(不在現場要有打印記錄);復核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實現:如經確認的稱量系統在稱量時操作人員進行核對;或者是稱量過程中由操作人員大聲讀所稱物料的相關信息,復核人員一一進行核對等等。
五、電子數據處理系統
1、(新版GMP 第163條)數據備份要及時;備份的方式和備份數據的儲存地點要能確保數據的安全(檢驗數據等關鍵數據的備份應定期進行,最好實行雙備份、異地備份);數據的修改要受控制;關鍵數據的輸入要有人復核;接觸數據的人員要分級授權;密碼要定期更換。
六、無菌生產區
(一)高溫滅菌柜的密封性問題
1、(無菌藥品附錄第74條)高溫滅菌柜要有腔室內、外壓差顯示裝置(否則無法保證降溫過程的泄漏),應能有效防止已滅菌產品或物品在冷卻過程中遭受污染。
2、(附錄1第72條)干熱滅菌過程中,必須記錄腔室內外的壓差。
3、“已清潔的設備在清潔、干燥條件下存放”:可以采取清潔后烘干、使用壓縮空氣吹干等。總之不能在潮濕狀態下長時間存放,如果潮濕狀態保持的時間過長,應當證明此保存時間的合理性。
(二)濕熱滅菌柜的問題
1、要對無菌區使用的滅菌烘箱定期進行真空泄漏檢測(121℃時沒問題,但降溫時有泄漏的可能,定期一般控制在檢漏時前期滅菌的產品未出廠,一旦不好不放行)。
2、(附錄-第70條)用于生產的濕熱滅菌柜用于監測或記錄的溫度探頭與用于控制的溫度探頭未分別設置。
3、(附錄一第71條(2))被滅菌物品包裹方式一定要正確(不得出現如,無菌灌裝動態操作現場B級區使用的料液緩沖瓶在滅菌后瓶底和內壁尚有少許水珠,緩沖瓶上的呼吸器被玻璃紙包裹這樣的問題;不得出現將待滅菌物品直接放置在有注射用水的不銹鋼容器中,對待滅菌物品缺乏包扎的現象。)。
4、清洗后的容器具、包裝材料滅菌后的轉運問題附錄一第13條):B級區滅菌烘箱的開門處一定要按照B+A進行管理。
5、對無菌生產區動態監控項目的理解:
① 對表面和操作人員的監測,應當在關鍵操作完成后進行。在正常的生產操作監測外,可在系統驗證、清潔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監測。
② 動態監測只做懸浮粒子、沉降菌,CFDA建議浮游菌在生產前、結束后做。風速檢測沒必要做。
③ 布點:沒有標準,通常塵埃至少在瓶轉盤、灌裝2處設置;沉降菌按面積設置。
④ A級區:應對懸浮粒子、沉降菌進行生產全過程動態監控(對所有標識為A級的區域),浮游菌如擔心影響產品灌裝,可在生產前后進行。
6、手消毒:當B向A活動時要消毒,和低級別進入高級別必須消毒一樣。
7、無菌手套宜雙層(即戴兩付),一層有風險。
8、(無菌附錄一第38條)空調系統的停機問題:因故停機再次開啟空氣凈化系統,應當進行必要的測試以確認仍能達到規定的潔凈度級別要求(“必要的測試”在文件中應有規定,開機后需做的項目,建議保持每周開機運行維護)。
9、水浴式滅菌柜的問題:滅菌器噴淋水質最好每次更換;如循環使用,就要對水質進行監控,并進行風險評估。
10、 “A 級送風”的確認要求:
① 確認僅是靜態要求,靜態是指送風打開,灌裝機運行,且無操作人員干預的狀態;
② 應檢測非活性塵粒,并符合A 級要求。探頭應位于過濾空氣的供應點上方;
③ 應進行煙霧試驗,不要求有單向流,但應證明對瓶子的有效保護,并證明沒有房間的空氣卷入/混入需有效保護的空間;
④ 應有氣流速度的限度標準并說明理由(由于與產品暴露的灌裝受污染的有所不同)。規范并不強求“A 級送風”的風速與A級區相同。
11、對 “A 級送風”區域的環境監測要求:
① 企業應通過風險評估,規定非活性塵粒和微生物污染的監測要求(企業自定,無法定要求)。
② 不需要對該區域的懸浮粒子進行連續監測。
12、滅菌后的濾芯和容器具宜放置在滅菌柜里,在使用前再拿出。
來源: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