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行業研究
嘉峪檢測網 2015-08-28 17:19
前一段時間,去日本買馬桶蓋一度成為各方批評的焦點。甚至有觀點認為,這種做法是崇洋媚外,國產的相關產品質量其實非常好。相關廠商也對這種觀點表示支持。
不過,在最新公布的《北京市工商局流通領域智能坐便器類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結果公示》中,我們卻發現,國產的智能馬桶蓋,有些的確是不合格。在這份檢驗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共有5家企業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其中既有箭牌衛浴這樣的知名企業,也有榮事達三洋電器這樣的中日合資企業。按說,這些企業的技術水平應該都有保證,為什么產品卻出現了問題呢?根據工商部門的抽查結果,這幾種智能座便器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包括:標志和說明、清潔率、整機耗電量、接地措施、電源線連接和外部軟線、內部布線等六個方面的缺陷。這六個方面都和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旦不符合標準,可能會在消費者家庭生活中埋下多重隱患。
在市場當中,一件產品的好與壞,最終要經過消費者的認可。出國買馬桶蓋,意味著部分消費者對國產同類產品的質量存在懷疑,而工商部門的檢驗結果,則反映出消費者的擔心并不是空穴來風。消費者走出國門去購物,也許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用腳投票;相應的,要想把消費能力留在國內,我們需要的也不是自賣自夸,而是切切實實地拿出真本領,好產品。希望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不合格產品,只是市場上的個別現象;同時我們也相信廣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終會對產品質量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斷。
國產智能坐便器到底缺什么?想要與發達國家的產品質量相媲美,我們還有哪些努力要做?家電行業觀察家、消費電子產業觀察家梁振鵬提出了他的看法。
梁振鵬:從這次的檢查結果來看,這些智能坐便器在基本的一些質量參數,技術參數上都不合格,可以看出,現在國產智能坐便器的整體工藝水平和產品可靠性還比較低。目前來看,無論是合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他們在中國市場沒有遵循中國一些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他們在中國市場生產出來的產品經常會偷工減料,在工藝質量上把關不嚴,從上游的采購、設計到生產制造,質量、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可以反應出他們對中國用戶沒有足夠重視,同時也存在著投機取巧的心理。比如一些合資企業,它們自身并不是不具備生產合格產品的能力,只不過為了追求高利潤,最大限度地去節省成本,并不把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當一回事。現在很多企業,無論是國內的企業還是合資的品牌,它們在同一個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在面對國內消費者和出口卻采用兩套技術標準,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
也有一些中國本土企業因自身缺乏核心技術、產品創新能力,生產工藝水平較低等生產出不合格產品,對于這些企業而言,首先應該提升自身的技術研發以及產品創新能力。另外對于合資、外資的一些品牌在中國的工廠,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該經常進行抽檢,檢查要比較嚴格,執法也要嚴格,要有一定的懲罰力度才可以杜絕上述現象。
關于此話題,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趙萍也就此繼續做出了評論。
經濟之聲:老百姓到日本去買馬桶蓋了,曾經進引發了衛浴行業的集體發聲,而中國人就是崇洋媚外,而這次北京市工商局發布的抽檢報告卻顯現出很多產品切實是存在著一些缺陷,您怎么來看待這個檢測報告?
趙萍:首先,普通的消費者出國買馬桶蓋一定有其自身的理由,一方面消費者會認為同樣質量同樣品牌的商品國外比國內便宜一些。另外一方面,如梁振鵬所言,相關的消費者也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國外的質量標準比我們的高。這次抽檢結果確實讓人國人非常難過,因為我們骨子里還是會認為如果國產的質量好會讓我們更加驕傲。但是崇洋媚外這個詞,其實它是一個階段性的概念,任何商品當我們技不如人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認為國外的肯定比我們的好。
但是反過來看,實際上消費者能夠用腳投票就是市場經濟,說明可以通過需求變化來引導生產,使企業能夠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改善自己的產品質量。一些消費者到國外去買商品,實際這些人屬于消費的先鋒,在消費者當中理念比較超前,通過他們引進一些使用智能馬桶蓋這樣的消費習慣,使更多人接受這個產品,從而該產品在中國的普存率就會有所提高。這就意味著市場規模變大,這個產品本身會形成一個大的行業,也就意味著會有比較多的投資機會和盈利機會,因此進入到這個行業的大企業就會增多,通過進入企業數量的增加,以及他們的競爭就會改善產品質量和服務,這樣消費者就能夠在國內買到同樣質量,同樣便宜的馬桶蓋了。
經濟之聲:剛才專家梁振鵬也提到了,面對國內消費市場和出口我們現在很多產品存在兩種技術標準,這個問題您如何來看待?
趙萍:其實任何一個企業在不同國家的市場上銷售自己的產品時,首先會根據這個國家產品質量的要求來生產這個產品,否則該產品在這個國家市場就無法銷售。所以主觀上企業為了歧視這個市場才偷工減料,降低產品質量標準,我認為這種可能在個別企業存在,但是整個行業來說,我不是特別同意這樣的觀點。其實在中國智能馬桶蓋是一個非常小的行業,因為馬桶蓋在日本的普及率達到80%以上,在韓國普及率達到20%、30%,而在中國的普及率連1%都不到。所以行業規模比較小,大企業參與的程度不是特別高,相關行業的標準制定不是很受重視,行業標準的缺失也導致了中國的智能馬桶蓋的質量可能相對比較低。
來源:國家標準查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