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6-11-17 10:21
數字通信用聚烯烴絕緣水平對絞電纜(數據纜)
1 范圍
本規范適用于數字通信用聚烯烴絕緣水平對絞電纜(數據纜)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針對特殊情況的國家監督專項抽查、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地方監督抽查可參照執行。監督抽查產品范圍包括所有數字通信用聚烯烴絕緣水平對絞電纜(數據纜)。本規范內容包括產品分類、術語和定義、企業產品生產規模劃分、檢驗依據、抽樣、檢驗要求、判定原則、異議處理及附則。
2 產品分類
2.1 產品分類及代碼
產品分類及代碼見表1。
表1 產品分類及代碼
產品分類 |
一級分類 |
二級分類 |
三級分類 |
分類代碼 |
7 |
708 |
708.6 |
分類名稱 |
電工及材料 |
電線電纜 |
數字通信用聚烯烴絕緣水平對絞電纜(數據纜) |
2.2 產品種類
數據纜產品按屏蔽類型分為:
——非屏蔽數據纜;
——總屏蔽數據纜;
——線對單獨屏蔽數據纜。
數據纜產品按最高傳輸頻率分為:
——3類數據纜 16MHz;
——5類數據纜 100MHz;
——5e類數據纜 100MHz,支持雙工應用;
——6類數據纜 250MHz;
——6A類數據纜 500MHz;
——7類數據纜 600MHz;
——7A類數據纜 1000MHz。
3 術語和定義
本規范中未列出的術語和定義同相關引用標準。
4 企業數據纜產品生產規模劃分
根據數據纜產品行業的實際情況,企業生產規模以數據纜產品年銷售額為標準劃分為大、中、小型企業,見表2。
表2 企業數據纜產品生產規模劃分
企業數據纜產品生產規模 |
大型企業 |
中型企業 |
小型企業 |
銷售額/萬元 |
≥5000 |
≥1000且<5000 |
<1000 |
注:年銷售額包括該類產品的內銷和外銷總額。
5 檢驗依據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不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范。
YD/T 1019 數字通信用聚烯烴絕緣水平對絞電纜
GB/T 2951.11-2008 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試驗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測量-機械性能試驗
GB/T 2951.14-2008 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試驗方法 低溫試驗
GB/T 2951.31-2008 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專用試驗方法 高溫壓力試驗-抗開裂試驗
GB/T 4909.3-2009 裸電線試驗方法 第3部分:拉力試驗
GB/T 17651.2-1998 電纜或光纜在特定條件下燃燒的煙密度測定 第2部分:試驗步驟和要求
GB/T 18380.22-2008 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22部分:單根絕緣細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擴散型火焰試驗方法
YD/T 837.2-1996 銅芯聚烯烴絕緣鋁塑綜合護套室內通信電纜試驗方法 第2部分:電氣性能試驗方法
YD/T 838.1-2003 數字通信用對絞/星絞對稱電纜 第一部分:總則
IEC 61156-1-2009 Ed3.1 數字通信對絞/星絞多芯對稱電纜 第1部分:總規范
相關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
經備案現行有效的企業標準及產品明示質量要求
6 抽樣
6.1 抽樣型號或規格
抽取的樣品應為同一型號規格、同一批次的產品。在產品型號規格的選取上,應盡可能選取其主導(生產銷售量較大)的型號規格。
6.2 抽樣方法、基數及數量
在企業的成品庫內或市場待銷產品中隨機抽取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或者以其他形式表明合格的、近期生產的產品。
隨機數一般可使用隨機數表、骰子或撲克牌等方法產生。
在企業成品庫內抽樣時,抽樣基數不少于10箱(305米/箱);在市場上抽樣時,抽樣基數滿足抽樣數量即可。
抽樣數量為2箱(305米/箱),其中1箱為檢驗用樣品,另1箱為備用樣品。
6.3 樣品處置
檢驗樣品和備樣樣品應分別封樣,做好防拆封、防水措施。樣品應按出廠運輸要求包裝完好,檢驗樣品和備用樣品均自行帶回或寄送檢驗機構。
6.4 抽樣單
應按有關規定填寫抽樣單,并記錄被抽查產品及企業相關信息。同時記錄被抽查企業上一年度生產的數據纜產品銷售總額,以萬元計;若企業上一年度未生產,則記錄本年度實際銷售額,并加以注明。對于產品檢驗所需的樣品技術參數等信息,需要被抽企業提供的,應在抽樣現場獲取,并經企業確認。
7 檢驗要求
7.1 檢驗項目及重要程度分類
檢驗項目及重要程度分類見表3。
表3 檢驗項目及重要程度分類
序號 |
檢驗項目 |
依據標準 |
檢驗方法 |
重要程度或 不合格程度分類 |
|||
---|---|---|---|---|---|---|---|
A類a |
B類b |
||||||
1 |
機械性能 |
導體的斷裂伸長率 |
YD/T 1019 |
GB/T 4909.3-2009 |
|
● |
|
2 |
絕緣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 |
YD/T 1019 |
GB/T 2951.11-2008 |
|
● |
||
3 |
護套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 |
YD/T 1019 |
GB/T 2951.11-20008 |
|
● |
||
4 |
護套老化后抗張強度和斷裂伸長率 |
YD/T 1019 |
GB/T 2951.11-2008 |
|
● |
||
5 |
環境性能 |
電纜低溫卷繞 |
YD/T 1019 |
GB/T 2951.14-2008 |
|
● |
|
6 |
絕緣低溫卷繞 |
YD/T 1019 |
GB/T 2951.14-2008 |
|
● |
||
7 |
絕緣熱收縮 |
YD/T 1019 |
GB/T 2951.13-2008 |
|
● |
||
8 |
熱沖擊 |
YD/T 1019 |
GB/T 2951.31-2008 |
|
● |
||
9 |
電氣特性 |
介電強度 |
YD/T 1019 |
YD/T 837.2-1996 |
|
● |
|
10 |
絕緣電阻 |
YD/T 1019 |
YD/T 837.2-1996 |
|
● |
||
11 |
單根導體直流電阻 |
YD/T 1019 |
YD/T 837.2-1996 |
|
● |
||
12 |
線對內兩導體間直流電阻不平衡 |
YD/T 1019 |
YD/T 837.2-1996 |
|
● |
||
13 |
工作電容 |
YD/T 1019 |
YD/T 837.2-1996 |
|
● |
||
14 |
傳輸特性 |
相時延 |
YD/T 1019 |
IEC 61156-1-2009 Ed3.1 |
● |
|
|
15 |
時延差 |
YD/T 1019 |
IEC 61156-1-2009 Ed3.1 |
● |
|
||
16 |
衰減 |
YD/T 1019 |
YD/T 838.1-2003 |
● |
|
||
17 |
不平衡衰減 |
YD/T 1019 |
YD/T 838.1-2003 |
● |
|
||
18 |
近端串音 |
YD/T 1019 |
YD/T 838.1-2003 |
● |
|
||
19 |
遠端串音 |
YD/T 1019 |
YD/T 838.1-2003 |
● |
|
||
20 |
特性阻抗 |
YD/T 1019 |
YD/T 1019 |
|
● |
||
21 |
回波損耗 |
YD/T 1019 |
YD/T 1019 |
|
● |
||
22 |
安全性能 |
單根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 |
YD/T 1019 |
GB/T 18380.22-2008 |
● |
|
|
23 |
煙密度 |
YD/T 1019 |
GB/T 17651.2-2008 |
● |
|
||
a 極重要質量項目 b 重要質量項目 |
|||||||
備注 |
不平衡衰減不適用于3類纜和5類纜;煙密度不適用于PVC護套產品 |
注:①極重要質量項目是指直接涉及人體健康、使用安全的指標;重要質量項目是指產品涉及環保、能效、關鍵性能或特征值的指標。
②上表所列檢驗項目是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等規定的,重點涉及健康、安全、節能、環保以及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重要項目。
7.2 檢驗應注意的問題
7.2.1若被檢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高于本規范中檢驗項目依據的標準要求時,應按被檢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判定。
若被檢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低于本規范中檢驗項目依據的強制性標準要求時,應按照強制性標準要求判定。
若被檢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規范中檢驗項目依據的推薦性標準要求時,應以被檢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判定。
若被檢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缺少本規范中檢驗項目依據的強制性標準要求時,應按照強制性標準要求判定。
若被檢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缺少本規范中檢驗項目依據的推薦性標準要求時,該項目不參與判定,但應在檢驗報告備注中進行說明。
7.2.2介電強度采用直流電壓測試,保持時間1min;絕緣電阻測試電壓為DC 500V。當特性阻抗不合格時才進行回波損耗測試。
8 判定原則
經檢驗,檢驗項目全部合格或僅特性阻抗項目不合格,判定為被抽查產品合格;檢驗項目中任一項(特性阻抗除外)或一項以上不合格,判定為被抽查產品不合格。當產品存在A類項目不合格時,屬于嚴重不合格。
9 異議處理
對判定不合格產品進行異議處理時,按以下方式進行:
9.1 核查不合格項目相關證據,能夠以記錄(紙質記錄或電子記錄或影像記錄)或與不合格項目相關聯的其它質量數據等檢驗證據證明。
9.2 對需要復檢并具備檢驗條件的,處理企業異議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者指定檢驗機構應當按原監督抽查方案對留存的樣品或抽取的備用樣品組織復檢,并出具檢驗報告。復檢結論為最終結論。
10 附則
本規范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管理。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