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27 15:56
在芯片設計與制造的浩瀚宇宙中,Daisy Chain這一概念猶如一顆獨特的星辰,貫穿了芯片發展的歷史進程,并在當下先進封裝技術如2.5D/3D封裝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Daisy Chain的起源與基礎概念
Daisy Chain,即菊花鏈,是一種串聯的連接方式,早期主要用于電子電路中的簡單設備連接,如多個電阻或電容的依次連接。這種方式以其直觀的鏈式結構和相對簡單的布線要求,在早期電子設計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在芯片設計領域,Daisy Chain的概念逐漸演進,開始應用于芯片內部的電路連接以及芯片與外部設備的連接中。其核心思想是將多個電路節點依次串聯起來,信號沿著這條鏈路依次傳遞,每個節點都可以接收到來自前一個節點的信號,并將其傳遞給下一個節點。
芯片設計中的傳統Daisy Chain應用
在傳統的芯片設計中,Daisy Chain常用于芯片內部的時鐘信號、數據總線等關鍵信號的傳輸。例如,在一些早期的微控制器中,Daisy Chain連接方式被用來實現內部多個功能模塊之間的數據傳輸,確保信號按照預定的順序在各個模塊之間流動。
隨著芯片制造工藝的進步,Daisy Chain的應用更加廣泛。在一些模擬電路設計中,通過Daisy Chain連接的多個晶體管或二極管等元件,可以實現特定的電路功能,如信號放大、濾波等。
先進封裝技術中Daisy Chain的關鍵作用
(一)2.5D封裝中的Daisy Chain
在2.5D封裝技術中,多個芯片被集成在一個平面的中介層上,通過微凸點或TSV(Through-Silicon Via,)實現芯片之間的互連。Daisy Chain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Interposer上的鏈式連接:Interposer作為2.5D封裝的核心組成部分,為芯片之間的信號傳輸提供了橋梁。Daisy Chain連接方式可以在中介層上實現多個芯片之間的高速信號傳輸。例如,在HBM(High Bandwidth Memory)與邏輯芯片的集成中,通過Daisy Chain將HBM的多個存儲單元與邏輯芯片的關鍵計算單元依次連接,使得數據能夠以較高的速度在兩者之間流動,從而提高了整個系統的性能。HBM與邏輯芯片集成的2.5D封裝中,Daisy Chain連接的存儲單元數量可達數十個,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到數十GB/s。
測試與驗證的關鍵手段:在2.5D封裝的生產過程中,Daisy Chain為芯片的測試與驗證提供了便利。通過在中介層上設計Daisy Chain測試結構,可以對芯片之間的互連進行電氣測試,確保信號傳輸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這有助于及時發現潛在的制造缺陷,提高封裝良率。在實際生產中,通過Daisy Chain測試,2.5D封裝的良率可提高15% - 20%左右。
(二)3D封裝中的Daisy Chain
3D封裝技術則進一步將芯片在垂直方向上進行堆疊,通過TSV等技術實現芯片之間的三維互連。Daisy Chain在3D封裝中的應用更加復雜和多樣化。
垂直互連的鏈式路徑:在3D封裝中,多個芯片層疊在一起,TSV作為垂直通道連接各個芯片層。Daisy Chain可以通過TSV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鏈式路徑,實現信號在不同芯片層之間的傳輸。例如,在一些高性能計算芯片中,計算核心芯片與存儲芯片在垂直方向上堆疊并通過Daisy Chain連接,使得數據能夠在不同層級的芯片之間快速交換,減少了數據傳輸延遲,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性能。在3D封裝中,采用Daisy Chain連接的芯片層數可達10層以上,數據傳輸延遲可降低30% - 40%左右。
Thermal management與性能優化:Daisy Chain的連接方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芯片的熱管理。由于信號在鏈式路徑上傳輸時會產生一定的熱量,通過合理設計Daisy Chain的布局和連接順序,可以優化芯片的熱分布,避免局部過熱對芯片性能的影響。在3D封裝中,優化后的Daisy Chain布局可使芯片的熱點溫度降低10℃- 15℃左右。
Daisy Chain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一)Signal Integrity挑戰
在2.5D/3D封裝中,由于芯片之間的互連密度較高,Daisy Chain的鏈路較長且復雜,信號完整性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會受到串擾、反射、衰減等影響,導致信號質量下降,影響芯片的正常工作。
優化布線與布局:通過合理的布線和布局設計,可以減小Daisy Chain鏈路之間的距離,降低串擾的影響。同時,采用阻抗匹配的布線方式,可以減少信號反射,提高信號傳輸的質量。在實際設計中,將Daisy Chain鏈路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mm以內,可將串擾降低至-30dB以下。
采用高性能材料:使用高性能的封裝材料,如低損耗的介質材料和高導電性的互連材料,可以降低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衰減,提高信號的完整性。在2.5D/3D封裝中,采用低損耗的介質材料后,信號衰減可降低40% - 50%左右。
(二)制造工藝挑戰
Daisy Chain在2.5D/3D封裝中的實現需要高精度的制造工藝,尤其是在TSV的形成、微凸點的連接等方面。工藝偏差可能會導致Daisy Chain的連接不良,影響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先進的制造設備與技術:采用先進的光刻、刻蝕等制造設備和技術,可以提高TSV、微凸點等關鍵結構的加工精度,確保Daisy Chain連接的可靠性。例如,使用高精度的光刻機可以實現更小尺寸的TSV,提高芯片之間的互連密度和性能。在3D封裝中,采用先進的刻蝕技術后,TSV的加工精度可提高20% - 30%左右。
嚴格的工藝控制與檢測:在制造過程中,實施嚴格的工藝控制和檢測措施,對每個關鍵工序進行實時監控和檢測,及時發現和糾正工藝偏差,保證Daisy Chain的質量。在2.5D/3D封裝生產中,通過嚴格的工藝控制與檢測,Daisy Chain連接的不良率可降低至0.5%以下。
Daisy Chain的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芯片制造工藝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Daisy Chain在芯片設計與封裝中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更高的集成度與性能:未來,Daisy Chain將繼續在更高集成度和性能的芯片設計中發揮作用。在2.5D/3D封裝技術的推動下,Daisy Chain有望實現更多芯片之間的高效互連,滿足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對芯片性能的極致追求。預計在未來5年內,采用Daisy Chain的2.5D/3D封裝芯片的集成度將提高2 - 3倍,性能將提升50% - 100%。
與其他技術的融合創新:Daisy Chain將與其他先進的芯片設計和封裝技術如Chiplet、異構集成等進行深度融合創新。例如,通過Daisy Chain將不同功能的Chiplet連接在一起,實現系統的多功能集成,同時降低系統的功耗和成本。在Chiplet集成中,采用Daisy Chain連接的Chiplet數量可達數十個,系統功耗可降低30% - 40%左右。
綜上所述,Daisy Chain作為一種經典的連接方式,在芯片設計與封裝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應用。從早期的簡單電路連接到如今在2.5D/3D封裝中的關鍵作用,Daisy Chain不斷演進和發展。然而,它也面臨著信號完整性、制造工藝等多方面的挑戰。通過優化設計、采用先進技術等手段,可以有效應對這些挑戰,進一步提升Daisy Chain的性能和可靠性。展望未來,Daisy Chain將在更高集成度、更高性能的芯片設計與封裝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并與其他技術融合創新,為芯片技術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來源:芯片技術與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