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22 19:06
【技術簡介】啞光(Matt Finish)涂層是近年來汽車外觀設計領域的重要趨勢,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消光劑(Matting Agent)在涂層表面形成微粗糙結構,使光線發生散射而非鏡面反射,從而呈現低光澤、柔和且高級的視覺效果。近年來,啞光涂層在汽車外觀設計中的應用逐漸成為新興趨勢。
【技術解析】
1.技術綜述
啞光涂層的技術架構主要包括:
光學機制:啞光涂層通過微粗糙表面散射光線,減少鏡面反射,增強車輛線條和特征清晰度。
消光劑類型:
二氧化硅基消光劑:粒徑5-10微米,高孔隙率(孔隙體積決定啞光效率),需有機蠟處理以提升穩定性和抗劃傷性。
蠟基消光劑:如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浮于涂層表面,提升抗磨損性,但局部修復困難。
填料基消光劑:如鋁硅酸鹽或硫酸鋇,適用于半啞光效果,但可能影響涂層性能。
涂層系統開發:研究團隊測試了4種涂層組合,最終3Coat 1Bake 1K技術在33項測試中表現最優,滿足OEM制造標準。
2.技術優勢:
視覺與美學提升
啞光涂層減少光反射,深色啞光(如黑、灰)吸光效果更顯著,增強車輛輪廓和線條表現力。
市場趨勢契合
全球OEM廠商對啞光顏色的偏好比例從10:1(高光:啞光)提升至10:2,啞光灰、綠、棕等自然色調需求增長。
性能優化
抗劃傷性:蠟基消光劑可提升涂層表面抗磨損能力。
工藝適應性:3Coat 1Bake系統兼容現有涂裝產線,降低改造成本。
圖:啞光涂層和高光涂層表面光反射
3.行業應用現狀
OEM廠商采用情況
奔馳、寶馬等歐洲車企較早引入啞光涂層,印度車企(如Mahindra)也在加速布局。啞光顏色主要應用于高端車型或特別版設計,以差異化吸引消費者。
消費者偏好
啞光涂層吸引追求個性化和現代感的用戶群體。但需向用戶強調維護限制,如禁止拋光、避免高壓洗車。
4.關鍵參數對比
測試項目 |
啞光涂層性能 |
傳統高光涂層對比 |
光澤度(60°角) |
23.5-23.8GU(目標值),實測CRS面板23.9GU,GA面板23.6GU |
通常>80GU(高反射) |
色差值(ΔE) |
ΔE=0.39(行業標準通常要求ΔE<1) |
ΔE通常更低(高光層更易維護) |
化學耐受性 |
通過0.1N H?SO?/NaOH測試,但0.5N導致永久變色 |
高光涂層對高濃度化學物質耐受性更強 |
機械強度 |
杯突試驗失效深度7mm(ISO 1520:2006),杜邦沖擊試驗(500g/20cm)無破裂 |
類似,但啞光層更易顯劃痕 |
耐候性(2500h) |
灰度等級≥4(輕微劣化,EN ISO 105-A02) |
高光涂層通常耐候性更優 |
5.主要發現與挑戰
核心發現
• 啞光涂層的核心優勢在于美學價值,但其技術實現依賴消光劑的精準選擇和分散工藝。
• 3Coat 1Bake 1K系統是目前最優解決方案,平衡性能與制造成本。
• 市場接受度持續上升,但需配套用戶教育(如維護指南)。
現存挑戰
• 修復困難:啞光涂層無法局部拋光,輕微損傷可能導致永久性瑕疵。
• 化學敏感性:多孔結構使其易受酸/堿侵蝕。
• 清潔限制:僅能使用軟水或IPA擦拭,禁止高壓洗車。
6.未來發展方向:
•開發自修復啞光涂層以提升可維護性。
•優化消光劑配方,提高耐化學性和耐候性。
•探索更精準的顏色劣化量化方法(當前依賴主觀灰度等級評估)。
洞見
啞光涂層代表了汽車涂裝技術的重要創新,但其全面普及仍需克服性能與維護短板。隨著OEM廠商持續投入研發,未來啞光技術有望在高端市場和個性化車型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