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18 13:51
原理
PCR 反應特異性擴增的一個關鍵條件是引物的正確設計,使用不合適的PCR 引物容易導致實驗失敗:表現為擴增出目的帶之外的多條帶(如形成引物二聚體帶),不出帶或出帶很弱,等等。
用途
合理的引物設計有利于得到特異性的產物
步驟
一、引物設計原則
1.引物長度:PCR 的特異性通過引物長度和退火溫度控制,一般16-24 個堿基。
注:引物長度(primer length)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應大于38,因為過長會導致其延伸溫度大于74℃,不適于Taq DNA 聚合酶進行反應。
2. G+C 含量:G+C 的含量一般控制在40-60% 左右。
注:GC 含量(composition)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引發反應。上下游引物的GC 含量不能相差太大。另外,上下游引物的Tm 值(melting temperature)是寡核苷酸的解鏈溫度,即在一定鹽濃度條件下,50% 寡核苷酸雙鏈解鏈的溫度。有效啟動溫度,一般高于Tm 值5~10℃。若按公式Tm= 4(G+C)+2(A+T) 估計引物的Tm 值,則有效引物的Tm 為55~80℃,其Tm 值最好接近72℃ 以使復性條件最佳。
3.堿基隨機分布。為避免PCR 產物的突變,一般不建議3' 端連續相同的堿基,并且目的片段的某一序列連續多個相同堿基的位置,極容易出現突變。
注:引物序列在模板內應當沒有相似性較高,尤其是 3' 端相似性較高的序列,否則容易導致錯誤引發(False priming)。降低引物與模板相似性的一種方法是,引物中四種堿基的分布最好是隨機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3′ 端不應超過3 個連續的G 或C,因這樣會使引物在GC 富集序列區錯誤引發。
二、實驗步驟
1.目的片段的獲取
設計引物取決于待擴增的目的片段。在NCBI 首頁的搜索框的下拉菜單中選擇Gene,再在對話框中輸入目的基因的名稱;選擇對應的來源之后,選擇對應需要的亞型,將其編碼基因的CDS 區域保存。
2.引物的設計
引物設計方法很多。用Oligo7 軟件打開保存的序列,將光標拉至擴增序列的最前端,點擊Edit,里面選擇Edit forward primer,系統默認21 個堿基,按照A/undefined2+C/undefined4 計算引物的Tm 值,一般Tm 值在54-64 之間,可根據這個范圍調節引物的長度。調整完成之后將這段編輯后的序列按5'-3' 的方向復制到Excel 表格中,同樣的方法設計后引物并復制到Excel 表格。
3.引物的調整
按照質粒構建的方法,在前后引物的5' 端加上酶切序列(T4 連接酶的方法)或15-20 bp 的載體酶切位點附近的載體序列(同源重組的方法),按照載體上的酶切序列編碼情況,還需要在前引物ATG 起始前加入堿基以免編碼錯位,以及確認后引物是否需要終止密碼子。
注意事項
1.注意正反向引物都是5'-3' 的方向;
2.注意前引物中可能存在錯碼的可能以及后引物的提前終止。
常見問題
一、PCR 沒有產物或二聚體太多
1.引物設計錯誤,特別是沒有注意后引物的方向;
2.調節PCR 時退火溫度
3.提高模板的質量或模板的使用量;
4.設計新的引物。
二、構建的質粒不能編碼基因
1.沒有注意前引物的移碼突變問題;
2.沒有注意后引物終止密碼子的問題;
3.排除其他情況下,換載體。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