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13 14:38
引言
在歐盟醫療器械法規(MDR 2017/745)中,受益-風險評估(Benefit-Risk Determination)是醫療器械上市前和上市后的核心要求之一。制造商必須證明其產品的臨床受益大于潛在風險,才能獲得CE標志。本文將結合MDR法規和行業指南,為您解析受益-風險評估的關鍵要點,并列舉常見的六大錯誤,幫助您避開合規陷阱。
根據MDR的定義,受益-風險評估是“對醫療器械在預期用途下使用時,所有相關受益和風險的綜合分析”。這一分析需貫穿醫療器械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技術文檔(Annex II)、風險管理文件(Annex I)、臨床評價(Article 61)和上市后監督(Articles 83, 86)等環節。
法規強制要求:MDR明確要求制造商必須證明產品的受益大于風險,否則無法上市。
動態過程:受益-風險比需根據上市后數據(如趨勢報告)持續更新(Article 88)。
錯誤1:忽視“最新技術水平”(State-of-the-Art)
問題:未充分分析當前最有效的治療選項,導致受益-風險評估偏離實際醫療需求。
建議:在臨床評價報告(CER)中詳細討論同類產品或替代治療方案,明確產品在醫療領域的定位。
問題:CER中僅描述產品本身,未與同類產品對比。
建議:通過橫向對比,證明產品的受益-風險比優于或至少等同于現有治療方案。
問題:僅定性描述受益與風險,缺乏數據支持。
建議:建立量化參數(如療效指標、不良反應發生率),通過數據對比證明受益-風險比的合理性。
問題:未清晰列出產品對患者、患者管理或公共健康的實際貢獻。
建議:用可衡量的臨床結局(如診斷準確性、生存率提升)說明受益,并與同類產品對比。
問題:僅列舉風險,未分析其嚴重性、頻率或緩解措施。
建議:結合臨床數據討論風險的臨床相關性,并說明如何通過設計或警示降低風險。
問題:未綜合比較受益與風險的規模、頻率和持續時間。
建議:明確結論需回答:
受益的顯著性(如挽救生命 vs. 輕微癥狀緩解)
風險的發生概率和人群范圍
受益與風險的持續時間(如短期效果 vs. 長期副作用)
來源:歐杰MDR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