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6-11 08:19
IPD研發及產品管理體系是一套領先的、成熟的研發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根據大量成功的研發管理實踐總結出來的,并證明是高效的產品研發模式。它把產品經營管理思想和理念置入到新產品開發和產品管理過程中,因此IPD是一套產品經營管理體系。
那么IPD是怎么來的?有哪些基本思想或原則?
在IBM提出IPD模式之前,在美國企業研發管理領域影響最為廣泛的是PACE(Product And Cycle Excellence,產品周期優化法)方法。PACE是由美國PRTM(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公司研究并發明的,而IPD是在PACE模式基礎上總結形成的。
IPD的核心思想總體上歸納為八條:
1) 產品開發是投資行為;
2) 基于市場的創新;
3) 基于平臺的異步開發模式和重用策略;
4) 技術開發與產品開發相分離;
5) 跨部門協同;
6) 結構化的并行開發流程;
7) 產品線與能力線并重;
8) 職業化人才梯隊建設。
以上8條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嗎?當然有,它們各自表達的含義、層次是不一樣的。
第一條和第二條是最高層次。研發的目的是什么?是投資行為!投資行為是一定要有投資回報的,沒有回報的事情不干,或者干到一半了,發現投資回報不理想,甚至要虧損,那可能要把這個項目砍掉。當然,如果有些項目就是要虧損的、戰略性的,那沒問題,這是戰略收益。每個研發項目都要有收益,要么是財務收益,要么是戰略收益,戰略收益就是潛在的財務收益。這個項目虧損是我為下一個項目打下基礎,這也是個投資行為。投資先虧損沒關系,但是要知道它潛在收益是什么?它的定位是什么?
第二,一定是基于市場的創新,市場最重要的主體是客戶,要給客戶創造價值。因此第一條、第二條就是給自己創造價值,給客戶創造價值,所以流程就是要創造價值!
第三條、第四條其實是個高級的策略,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要平臺化、重用。避免1+1沒有產生任何的反應,還是2?或者是1+1小于2 ?基于平臺的研發,1份的投入要產生n份的產出,n要遠大于1,那就是平臺化。一個團隊做的技術成果,在很多個產品開發當中都得到應用,甚至一個研發成果在多個產品線、多個事業部里面得到通用,這叫平臺化。異步開發指的是技術先行,而不是說,產品需要技術了才開始動手,那往往就來不及了,或者給產品開發帶來很大的風險,因為技術有可能不成功。那么帶來風險是什么?可能產品開發周期趕不及、錯過了市場機會。
還有技術跟產品開發要分離,也就是我產品開發當中都是用的是相對成熟的技術、都是可控的技術,所以為什么IPD成熟的企業它的開發周期很準,如計劃6個月就是6個月完成,為什么?因為它技術問題已經提前解決了,不用搞技術攻關。技術問題解決了,那剩下的就是工作量的事情,工作量可以通過項目管理隨時控制,規劃、計劃、監控做好,可控性就很高。所以第三條和第四條就是IPD理解上的高級策略。
第五條和第六條就是落地的時候,尤其針對狹義的小IPD產品開發流程(產品開發流程是最復雜的),把研、產、銷協同做好就靠跨部門的協同。因為結構化并行研、產、銷協同,意味著各個部門要協同、要跨部門的團隊。這兩個是不能分開的,如果分開了,光強調跨部門協同,沒有并行流程也沒法協同。光定義了流程,沒有建立跨部門的團隊,這個流程也跑不通。所以第五條就是IPD產品開發、包括其他的一些流程落地的時候一個非常有力的一個東西落地的一個要點。
第七條和第八條強調企業要發展壯大,關鍵要建立“產品線+資源線”的組織保障機制和打造人才梯隊。
8條核心思想實際上有一定的邏輯關系,把邏輯關系、定位搞清楚了,我相信大家對IPD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以上八條進一步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一個本質,即研發本質上是投資行為;二個基礎,即研發成功的前提是市場和平臺;四個手段,分別為技術開發先行、跨部門協同、并行開發流程、產品線與能力線并舉;一個根本,強調以人為本,打造職業化的人才梯隊。
來源:漢捷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