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5-21 22:43
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正受到全球范圍內的廣泛關注。2025年,多家企業公布了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表或技術進展,固態電池概念在資本市場上的熱度持續攀升。全固態電池有望在2027年前后實現小批量生產,這將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與安全兩大痛點,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競爭的焦點之一。
近日,寧德時代、先導智能、貝特瑞三家上市企業密集披露固態電池領域最新動態,展現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落地的加速態勢,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寧德時代:2027 年小批量生產全固態電池,凝聚態電池突破航空應用
5月15日,寧德時代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透露,公司在全固態電池技術研發上持續加碼,計劃 2027 年實現小批量生產,技術水平已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這一節點的明確,標志著固態電池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的關鍵一步。
此外,寧德時代與中國商飛合作的民用電動載人飛機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其研發的凝聚態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可達500Wh/kg,目前正按照航空級標準進行嚴苛測試,確保安全性與可靠性。這一突破不僅拓展了電池應用場景,更凸顯寧德時代在高端技術領域的攻堅能力。
關于港股上市計劃,寧德時代表示,此舉將助力公司深化全球化戰略布局,把握全球能源轉型機遇,進一步提升股東回報。
國軒高科:0.2GWh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建成
5月17日,國軒高科發布的金石電池硫化物電解質離子電導率提升60%,空氣穩定性顯著提高,正負極材料的克容量也實現較大突破。數據顯示,金石電池中試樣品電芯能量密度為350Wh/kg,單體電池容量提升150%,達70Ah,預緊力下降90%。
此外,國軒高科首條全固態實驗線正式貫通,線體100%自主開發,設計產能達0.2GWh,通過高精密涂布等關鍵技術,實現高達90%的良品率。
歷經一年的極限驗證,金石電池單體容量提升150%,預緊力下降90%,通過針刺、熱箱、外短、過充、擠壓等嚴苛考驗。
先導智能:打通全固態電池量產全工藝鏈,設備出口多國頭部客戶
5月12日,先導智能宣布已成功打通全固態電池量產的全線工藝環節,實現從整線解決方案到各工段關鍵設備的全覆蓋。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裝備制造商,公司已與多家行業領軍企業達成設備合作,產品覆蓋歐、美、日、韓等國家及國內頭部電池廠商、車企和新興客戶,并陸續獲得重復訂單,驗證了技術的成熟度與市場認可度。
成立于1999年的先導智能,業務橫跨鋰電池、光伏、氫能等多領域,擁有百萬平方米研發生產基地,其在固態電池設備領域的突破,將為行業規模化生產提供關鍵支撐。
貝特瑞:固態電池材料全面具備量產條件,半固態體系即將落地
5月13日,貝特瑞首次發布固態電池材料整體解決方案,覆蓋半固態與全固態電池的正極、負極、電解質三大核心材料體系。公司在投資者活動中明確表示,相關材料已完全具備量產技術條件,可應用于數碼及動力領域。盡管實際量產需匹配下游電芯廠商與車企的驗證周期,但貝特瑞預計半固態體系材料將很快實現商業化。
作為北交所上市企業,貝特瑞深耕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領域,其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及硅基負極材料市占率位居全球前列。此次固態電池材料的布局,標志著公司向產業鏈上游核心技術延伸,強化在下一代電池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行業影響:技術突破加速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四家企業的密集動作,折射出固態電池賽道的熱度攀升:寧德時代鎖定量產節點,先導智能攻克設備瓶頸,貝特瑞完善材料體系,形成 “材料 - 設備 - 電芯” 的全產業鏈協同。隨著技術驗證的深入與上下游合作的深化,固態電池有望在 2027 年前后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為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帶來革命性變革,重塑全球動力電池競爭格局。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