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25-02-21 08:27
摘要:在當今生物醫學前沿領域,細胞治療作為一種創新的治療手段,正逐漸展現出其在治療癌癥、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內外科疾病等復雜疾病中的巨大潛力。隨著細胞治療產品臨床應用日益廣泛,其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安全監管成為確保患者安全和治療效果的關鍵。細胞治療產品是指按藥品批準上市的經過適當的體外操作(如分離、培養、擴增、基因修飾等)制備的人源活細胞產品。細胞治療產品由于供者材料直接來源于人體,具有生物特性和復雜性,因此,其生產現場的檢查成為確保產品質量和合規性的核心環節,應高度關注供者材料的安全性、生產過程的個性化及靈活性、環境控制的嚴格性以及產品的質量可控性。本文從藥品檢查角度對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的要點進行分析,并對其現場檢查中發現的缺陷情況進行梳理及總結,旨在為藥品檢查工作中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及監管要求制定提供參考。
在當今生物醫學前沿領域,細胞治療作為一種創新的治療手段,正逐漸展現出其在治療癌癥[1]、神經系統疾病[2]、自身免疫疾病[3]及其他內外科疾病[4]等復雜疾病中的巨大潛力。細胞治療產品是指按藥品批準上市的經過適當的體外操作(如分離、培養、擴增、基因修飾等)制備的人源活細胞產品,包括經過或未經過基因修飾的細胞,如自體或異體的免疫細胞、干細胞、組織細胞或細胞系等產品;不包括輸血用的血液成分、已有規定的移植用造血干細胞、生殖相關細胞以及由細胞組成的組織、器官類產品等[5]。隨著細胞治療產品臨床應用日益廣泛,其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安全監管成為確保患者安全和治療效果的關鍵。與傳統藥物相比,細胞治療產品由于供者材料直接來源于人體,具有生物特性和復雜性。因此,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現場的檢查成為確保其產品質量和合規性的核心環節,是一個多維度、高技術含量的技術手段,應高度關注供者材料的安全性、生產過程的個性化及靈活性、環境控制的嚴格性以及產品的質量可控性。目前,業內一些藥品生產企業對于細胞治療產品生產技術專業性認識仍有不足,不能很好地結合產品特異性及工藝進行充分的評估及驗證,在國內外藥品檢查中也發現部分藥品生產企業在細胞治療產品生產中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及問題。本文從藥品檢查角度對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的要點進行了分析,并對其現場檢查中發現的缺陷情況進行梳理及總結,旨在為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人員、質量控制專家以及監管機構提供參考,共同推動細胞治療領域向更加安全、高效、規范的方向發展,最終為患者帶來更可靠、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1. 細胞治療產品獲批概況
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國細胞治療行業正經歷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國內產業正迅速走向成熟及專業化。據Insight 數據庫的綜合統計[6],從2010年初至2023年9月底,全球登記的免疫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共2 555項,其中,與中國相關的項目占共1 234項,占比接近1/2(48. 3%)。自2016年起,中國更躍升為免疫細胞治療臨床研究的全球重鎮,其研究活動主要聚焦于早期階段(Ⅰ、Ⅱ期),特別是在嵌合抗原受體T 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療法領域,集中在B細胞腫瘤最常見的靶點CD19和多發性骨髓瘤特異性靶點BCMA。目前,國內市場上已見證了6款創新CAR?T療法的里程碑式批準,包括復星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阿基侖賽(國藥準字S20210019)、上海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瑞基奧侖賽(國藥準字S20210035)、南京馴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伊基奧侖賽(國藥準字S20230040)、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納基奧侖賽(國藥準字S20230065)、上海科濟制藥有限公司的澤沃基奧侖賽(國藥準字S20240006)及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西達基奧侖賽(國藥準字S20240038)[7],這些成就彰顯了中國在細胞治療創新上的重大跨越。同時,眾多企業正積極跟進,準備或已推進更多產品進入上市流程,包括上海恒潤達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anti?BCMA CAR T?cell therapy(multiple myeloma)及潤達基奧侖賽[8]。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國生物科技企業正采取國際化戰略,如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的合作,其產品西達基奧侖賽在美國成功上市,體現了中國細胞治療技術的國際競爭力。盡管在產品多樣性和治療范圍上,中國與國際領先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但中國在研發管線的深度和廣度上已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 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現場檢查要點
自2021年起,中國遵循質量風險管理原則,啟動了對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現場的監管檢查。這些檢查核心聚焦于企業的質量管理系統,特別是針對生產工藝控制、質量保障和質量控制環節,旨在嚴密審查自產品上市以來的重大變更、異常事件、超出趨勢(out of trend,OOT)和不符合預期(out of specification,OOS)情況,以及年度質量回顧、無菌保障措施、生產環境和設備、供者材料和醫療機構的管理、特定功能材料如基因修飾載體的控制、關鍵原材料及其供應商的資質、不合格產品的處理、外包生產和檢測、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檢查特別強調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關鍵物料和產品的放行標準、醫療機構合作的質量協議和審計、捐供者材料的病毒篩查、無菌生產環境的維持、生產工藝的穩定性和產品品質的持續一致性、第三方機構的合規管理,以及確保產品全鏈條的可追溯性,具體如下[5]。
2. 1 人員
人員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合規意識及團隊協作能力對確保細胞治療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合規性具有決定性影響。重點關注:①從事細胞產品生產的員工應接受生物安全培訓并獲得相應工作授權;培訓內容需遵循國家生物安全法規,重點涵蓋預防傳染病病原體擴散的知識。②生產期間,從事載體生產的人員如未按規定采取有效去污染措施,不得進入細胞產品的生產區域;直接接觸含有傳染病病原體供者材料的人員不得進入其他生產區域。
2. 2 廠房、設施及設備
廠房、設施及設備的合規性和有效性是確保細胞治療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的基礎,也是現場檢查中不可或缺的評估內容。重點關注:①基因修飾病毒載體的生產需在專用、隔離的區域進行,配備獨立的空氣凈化系統,以確保不與細胞產品、其他載體或生物材料交叉污染;②對于使用傳染病原體供體材料的細胞產品生產,應在有獨立環境控制的專屬區域執行,并維持負壓以防污染擴散;③供者材料和成品應存儲在各自獨立的、標識清晰的設備中,確保整個生產及存儲過程的嚴格分離及安全。
2. 3 供者篩查及供者材料
供者篩查及供者材料管理是細胞治療產品生產中極為關鍵的一環,直接影響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規性。重點關注:①企業需建立嚴格的供者篩選及材料質量標準,拒收不合格供材;②明確供者材料全鏈條操作規范,涵蓋采集、保存、運輸至接收的每一步,確保過程標準化;③合作醫療機構應具備合法資質,雙方應簽訂質量協議,明確責任分工;④質量管理部門應定期評估醫療機構,進行現場審計并建立檔案;⑤企業應持續審查醫療機構的運作,對任何不符合規程的行為,要求立即整改,保障患者安全,嚴重時將取消其合格資格。
2. 4 物料及產品
物料及產品管理是確保細胞治療產品高質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環節。重點關注:①企業使用生物材料生產細胞產品時,應確保材料來源合法、安全且符合質量規范,以避免外源因子污染;②應對關鍵物料進行風險評估,涵蓋基因修飾載體、功能性添加劑、細胞因子、血清等,并確保其安全性及功能性;③對于傳染病標志物檢測,應使用經藥監部門批準的試劑盒,專用于血液篩查,并建立嚴格的規程來安全高效處理不合格材料及產品,詳細記錄處理過程。
2. 5 生產管理
生產管理主要從質量管理體系、無菌操作與生物安全、細胞批次追蹤與可追溯性、風險管理與異常處理及數據完整性等方面影響細胞治療產品生產。重點關注:①使用健康志愿者的供者材料,或對患者來源材料進行同步驗證;②考慮生產中的最差條件,如多生產線或隔離器共存時的生產管理;③至少驗證3個連續批次的生產工藝;④預防污染和交叉污染,如隔離傳染病原體材料,非密閉系統不同時生產不同批次或品種,使用密閉系統時需控制操作以避免混淆,且所有操作應有微生物污染監控和應對措施;⑤標識管理嚴格,確保供者材料和產品唯一性標識,防止混淆和差錯,且對微生物污染進行鑒定和記錄;⑥含病原體的污物應原位消毒滅活,并依國家規定處理廢棄物。
2. 6 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體系、成品控制、文件記錄與追溯及風險管理是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現場檢查要點中質量管理方面的高度重視內容。重點關注:①細胞產品生產前應留樣,并在放行前進行全面質量檢驗,確保符合標準;②自體和異體細胞產品在放行時,應確認供者材料的來源及與患者的匹配性;③若使用未經完全檢驗的供者材料,成品放行前應評估其對質量的潛在影響;④批記錄及關鍵材料追溯信息應至少保存5年,供者材料、關鍵物料的追溯及供者與患者關聯識別等關鍵追蹤記錄或資料,至少應保存30年;⑤企業應具備應急處理規程,針對運輸和使用中的質量風險(如包裝損壞、標簽錯誤、溫度超標)立即響應,進行調查并記錄,必要時執行產品召回。
2. 7 產品追溯系統
目前中國上市的細胞治療產品均為自體免疫細胞制劑,即每一個批次產品僅用于患者本人,因此生產過程中的追溯就顯得尤為重要。細胞治療產品的生產現場檢查中,產品追溯系統檢查主要涉及原材料追溯、生產過程追溯、成品追溯和電子數據管理等內容。重點關注:①企業應構建產品標識與追溯體系,確保從供者材料接收、生產到患者使用各環節無混淆和錯誤,保障材料與患者的準確匹配及全程可追溯;②宜采用經驗證的計算機化系統,支持從供者到患者或反之的雙向追蹤,覆蓋全過程,包括材料接收、生產、檢測、放行和產品分發使用;③企業應對每位供者編制具有唯一性的編號(或代碼),用于標識供者材料和產品;④企業應與醫療機構建立信息交流機制,及時交流供者材料采集、產品使用以及與產品質量相關的關鍵信息等。
3. 細胞治療產品檢查缺陷分析
細胞治療產品檢查缺陷(含尚未獲批上市產品)主要涉及無菌保障、環境監測、供者篩查及供者材料、質量控制及質量保證、確認及驗證、文件管理等方面缺陷。
3. 1 無菌保障方面的問題
由于細胞治療產品為活細胞制劑,生產過程中全程無法滅菌處理及除菌過濾,因此,無菌保障是確保細胞治療產品安全性的關鍵環節,任何微生物污染均可能對患者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后果。同時,細胞治療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一次性耗材較多,涉及在不同區域之間的轉運,因此給無菌操作帶來了更多挑戰。現場檢查涉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生產環境、操作和產品存儲及運輸等方面。主要包括:①企業消毒管理缺乏全面評估,尤其是對無菌生產環境的潛在風險控制不足,無菌工藝模擬未涵蓋所有關鍵環節和極端條件,導致無菌保障存在漏洞;②A、B級區人員在無菌著裝及無菌操作方面存在不規范情況,可能增加污染風險;③細胞分離機、細胞分選機、生物反應器等使用的一次性組件的呼吸器,在使用完成后不進行完整性測試,企業未進行評估;④操作人員在生物安全柜內轉移產品至凍存袋,隨后在B級潔凈區操作臺上進行封口,企業未評估此操作可能的風險;⑤質粒、磁珠等無菌物料的二次分裝及包裝方式,以及在不同潔凈級別區域間的傳遞,企業未對容器的密封性進行評估。
3. 2 環境監測方面的問題
環境監測在確保細胞治療產品質量中發揮重要作用。環境監測不符合要求或環境監測點位選擇不合理、不科學,導致監測數據不能真實反映車間環境,最終均可能影響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現場檢查涉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空調凈化系統、關鍵潔凈區環境監測及趨勢分析等方面:①企業未對B級潔凈區域進行氣流流型測試,因此無法評估關鍵區域(如細胞操作間)及其走廊(B級潔凈區域)的環境監測點位;②關鍵潔凈區氣流煙霧試驗、環境監測點、監測項目和監測時間等未基于實際生產情況從風險角度進行充分的評估及設計;③潔凈區環境監測警戒限未依據歷史數據及趨勢情況制定;④企業未將生產操作過程中潔凈區周期性環境監測結果納入進行趨勢分析。
3. 3 供者篩查及供者材料方面的問題
供者篩查和供者材料的管理是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關鍵環節。基于目前國內的管理模式現狀,供者篩查和供者材料的收集均發生在醫療機構,企業應通過供貨合同、質量協議、現場審計等多種手段,將企業對質量的要求和控制目標傳遞至醫療機構,實現醫療機構和生產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對接。現場檢查涉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企業質量管理、風險評估、記錄和質量審計等方面:①企業與負責單采血及產品回輸的治療中心未簽署正式質量協議,對治療中心質量審核及管理中部分程序規定不清晰;②企業未規定患者染病篩查所用的測試方法及體外診斷試劑,對不同醫療機構檢查結果差異的情況未進行質量風險評估;③臨床運營專員(clinical operations specialist,COS)現場監督供者材料采集的過程缺少記錄;④企業醫療機構現場質量程序審計報告內容不詳細,標準模糊,未能提供相關方案及記錄。
3. 4 物料及產品方面的問題
細胞治療產品工藝復雜,生產過程中所用的起始原材料、關鍵物料、輔料較多,如病毒載體、單采血、凍存液等,這些物料多為生物材料來源,具有天然的可變性,不能僅僅依賴入廠檢驗或廠家分析報告(certificate of analysis,COA)判定物料是否符合生產要求,應加強供應商的審計、物料運輸、儲存的管理,確保物料在使用前持續符合質量標準。現場檢查涉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物料供應商管理、物料放行、單采血運輸、病毒檢測、受托方管理等方面:①對物料供應商的審計中存在未按規定進行審計、部分審計方式規定不清晰、審計內容不全面;②物料放行管理規程對物料有條件放行規定寬泛,未結合具體物料明確何種物料、何種情況可有條件放行;③單采血運輸確認中,對確認最差的運輸路線及條件的風險評估不充分,如未包括冬季部分地區極端低溫環境下對單采血的影響評估;④重組痘苗病毒(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RVV)活力檢測數據比對,廠家COA數據與企業入廠檢驗數據差距較大,企業未對數據差距較大的情況進行分析;⑤企業對生產用起始原材料(菌種庫、細胞庫、質粒和慢病毒載體)供應商管理存在不足:未對供應商的相關設施設備、公用系統、計算機化系統等驗證文件進行審核。
3. 5 確認及驗證方面的問題
細胞治療產品生產過程中確認及驗證方面涉及工藝驗證、設備和設施驗證、成品和中間體的質控、風險評估、穩定性研究和文檔、記錄管理等。現場檢查涉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①企業未開展必要的工藝定期再驗證及未基于設備重要程度、實際使用、維護保養、故障發生等情況制定合理的再驗證周期;②未對所有傳遞的物品進行系統評估及未開展相關盛裝容器和設備的密封性驗證及傳遞過程中的消毒效果確認;③持續工藝確認方案中納入持續工藝確認批次規定不合理;④企業未對生產使用的關鍵設備(如Sepax)實際生產使用的參數,如離心力、體積、時間、稀釋速度等參數進行確認;⑤單采血及細胞制品運輸驗證未考慮外部環境溫度最差條件,未對驗證中設備差異影響進行評估和原因分析。
3. 6 偏差管理及變更管理方面的問題
偏差管理通過及時發現、分析并解決與標準程序或規范不符的事件,確保藥品質量和安全,防止不合格品發生,提升制藥企業聲譽。而變更管理則通過有計劃地管理生產、研發等環節的變更,確保變更對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影響被妥善控制,提高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透明度。現場檢查中的問題主要包括:①部分主要偏差調查處理不充分,未按程序啟動偏差調查程序,偏差管理系統不完善;②對生產區域監測到霉菌和孢子菌等不易殺滅微生物的偏差調查根本原因分析、調查范圍、相關區域清潔消毒措施和環境情況確認不足;③企業對部分批次T細胞產品偏差調查存在問題,偏差處理及評估不充分;④企業根據某偏差對單采血的取樣方式進行臨時變更,企業未進行變更控制;⑤企業未對一次性儲液袋供應商數據進行必要的審核,也未根據變更管理程序,對變更情況進行必要的風險評估。
3. 7 質量控制方面的問題
質量控制是確保藥品安全有效的關鍵環節,貫穿于藥品研發、生產、儲存、運輸及使用的全過程,通過嚴格的檢測、監控和評估,確保藥品質量符合既定標準。現場檢查問題主要包括:①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未按分區要求布局,細胞檢驗實驗室未按潔凈室要求管理;②企業未按藥典要求開展分析方法驗證,且部分分析方法驗證不完善。
3. 8 其他質量保證方面的問題
質量保證體系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不僅關乎藥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是良好生產的保證。通過嚴格的檢查及審核,確保從起始物料到成品的每一個環節均符合高標準要求。現場檢查問題主要包括:①穩定性考察計劃內容包括考察的總體項目要求和可接受標準,以及考察的總時間,但未明確每個時間節點需要考察的項目;②企業未對某品種已生產批次工藝過程中的部分過程控制數據和產品質量相關信息進行全面回顧;物料供應商年度回顧報告不完善,未結合回顧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分析評價;③自檢總結報告缺少組織架構、物料和產品放行、取樣、委托生產和委托檢驗、穩定性樣品和留樣管理、賬戶權限管理等部分的自檢情況,缺少明確的自檢結論;④對采購的慢病毒載體的回顧不足,未對供應商檢測的原液和成品質量指標進行回顧,企業也未對自檢內控質量指標進行回顧分析;⑤未對醫療機構的增減、審計、偏差、變更、已產生處方但未開展制備等情況進行回顧。
3. 9 文件管理方面問題
文件不僅是藥品質量管理的基礎,也是確保藥品安全有效的關鍵,不僅能規范生產流程,還能提供質量依據。質量管理體系中文件是一個重要的工具,通過各級管理文件,達到質量管理的有機統一,保證質量意識體現在生產質量的各個環節。現場檢查中問題主要包括:①部分生產質量相關標準操作規程規定存在不清晰、不完善或不合理的情況,部分工藝參數未在工藝規程或相關標準操作規程中詳細規定;②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未明確規定不合格中間產品的定義和判定原則,也未規定不合格品的處理方式;③企業未規定需對設備異常或故障進行評估或跟蹤管理;④企業未規定純化水制備系統軟化樹脂的再生條件、再生程序參數等。
3. 10 計算機化系統方面問題
計算機化系統是藥品生產企業重要環節,對于藥品生產不可缺少,因此,企業需要重視計算機化系統的建設和問題分析,進而保證計算機化系統更好地為企業生產服務。對于細胞治療產品,生產過程中防止混淆和差錯尤為重要,因此,要求企業具有物料追溯系統和生產工藝控制系統,首先是防止物料和產品的差錯,其次是加強生產過程控制,生產過程出現偏差能夠及時發現,上述系統也是計算機化系統檢查時的重點內容。現場檢查問題主要包括:①企業建立的生產掃碼系統存在部分工序未進行掃碼確認的情形;②儲存血細胞分離機運行數據的電腦硬盤文件夾中的數據可刪除;③建筑物管理系統(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BMS)監測送氣管路不完全,且新增送氣管路后未更新BMS系統。
4. 小結及展望
細胞治療作為醫學領域的革命性突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受益于政策的積極引導及扶持,自2021年起,該行業經歷飛速發展,目前中國已有6款細胞治療產品推向市場,彰顯了中國在細胞治療領域已達到國際競爭的并行者地位。
鑒于細胞治療產品在臨床治療中的顯著價值,其生產過程的復雜性、原材料的多樣性及技術的快速迭代,為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通過本文可以發現,目前藥品生產企業在細胞治療產品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無菌保障、環境監測、供者篩查和供者材料、物料和產品方面。表明企業在細胞治療產品生產等專業性技術融入質量管理體系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存在缺陷。為實現從跟隨到領導的跨越,在現有監管體系基礎上,應積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推動監管與國際標準的融合,確保監管的前瞻性和適應性。同時,應強化原材料的安全標準,促進生產流程的定制化及靈活性,加強生產環境的精準控制,并構建全面的可追溯系統。通過這些綜合措施,不僅能增強中國在細胞治療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地位,還將推動行業向更高標準發展,確保患者能夠獲得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FINCK A V, BLANCHARD T, ROSELLE C P, et al. Engineered cellular immunotherapies in cancer and beyond [J]. Nat Med,2022, 28 (4): 678?689.
[2] GARITAONANDIA I, GONZALEZ R, SHERMAN G, et al. Novel1388· 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24年11月第37卷第11期Chin J Biologicals November 2024,Vol. 37 No. 11 approach to stem cell therapy in Parkinson′s disease [J]. 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 2018, 27 (14): 951?957.
[3] CLOUGH J N, OMER O S, TASKER S, et al. Regulatory T?cell therapyinCrohn′sdisease:challengesandadvances [J].Gut,2020,69 (5): 942?952.
[4] YAO L, HU X, DAI K, et al.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promis?ing treatment for liver cirrhosis [J]. Stem Cell Res Ther, 2022, 13(1): 308.
[5]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 細胞治療產品生產質量管理指南(試行): 國家藥監局核查中心發[2022年]4號[EB/OL]. (2022?10?28)[2024?09?10]. https://www.cnppa.org/ index.php/home/bz/show_2019/id/1531.html.
[6] Insight數據庫. 從CAR?T出發看免疫細胞療法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EB/OL]. (2023?11?01) [2024?09?10]. https://www.vzkoo.com/read/202311216a9b47ed91343b8c35dbd757.html.
[7]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國內CAR?T產品[EB/OL]. [2024?09?10].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home?index.html#category=yp.
[8] 藥融云投融資專版數據庫. 2024年CGT藥物研發和市場全景圖譜分析[EB/OL].(2024?06?19)[2024?09?10].https://www.pharn?excloud.com/zixun/sd_7991.
內容來源: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 2024年11月第37卷第11期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