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4-11-12 13:54
剛剛,國家藥監局發布《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檢測試劑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內容如下:
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檢測試劑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征求意見稿)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以下簡稱“申請人”)對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分型檢測試劑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提供參考。
本指導原則是對HLA基因分型檢測試劑的一般要求,申請人應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需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對注冊申報資料的內容進行充實和細化。
本指導原則為注冊申請人和技術審評人員使用的指導性文件,但不包括審評審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如果有能夠滿足相關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隨著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調整。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基于核酸檢測技術定性檢測人靜脈全血樣本中HLA基因分型的試劑,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或實體器官移植的配型檢測。
本指導原則適用的核酸檢測技術包括直接測序法(sequence-based typing, SBT)、聚合酶鏈反應-序列特異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方法、聚合酶鏈反應-序列特異性寡核苷酸雜交(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方法、熒光熔解曲線法和高通量測序法等。其臨床預期用途如下:
1. 用于低中分辨率分型,為肝/腎等實體器官移植供受者的選擇提供參考。
2. 用于高分辨率分型,為造血干細胞移植配型或肝/腎等實體器官移植供受者的選擇提供參考。
對于采用其他樣本類型的檢測試劑,可能部分要求不完全適用或本文所述內容不夠全面;申請人可參考本指導原則,同時依據產品特性對適用部分進行評價,對不適用部分闡述不適用的理由,并驗證替代方法的科學合理性。需要時補充其他必要的評價內容。
本指導原則針對相關產品注冊申報資料中的部分內容進行撰寫,其他未盡事宜應當符合相關法規要求。
二、注冊審查要點
(一)綜述資料
綜述資料主要包括概述、產品描述、預期用途、申報產品上市歷史及其他需說明的內容。其中,產品描述詳述技術原理、產品主要研究結果的總結和評價、與同類和/或前代產品的比較等。
為便于理解申報產品設計、檢測原理和結果判讀方法,充分評估申報產品的使用風險,建議在產品描述部分提交申報產品外包裝及試劑盒中各組分的實物圖片;以圖示結合文字的形式描述申報產品的檢測原理、結果判讀和生信分析過程。另外,建議申報產品明確單樣本檢測所需時間,每個檢測周期最多可檢測樣本數量及檢測所需時間(從樣本處理開始至結果分析結束)。
與同類和/或前代產品的比較著重從預期用途、技術原理、檢測基因及各等位基因、檢測分辨率(低分辨率/中分辨率/高分辨率)、主要組成成分、性能指標、檢測所需時間、臨床應用情況等方面詳細說明申報產品與已獲批準的同類/前代產品之間的主要區別。
預期用途部分以列表的方式明確申報產品所能檢測的HLA基因及具體等位基因,檢測分辨率(低分辨率/中分辨率/高分辨率),具體的臨床用途如造血干細胞移植、具體的組織器官移植。因為不同的組織器官移植考慮的基因分型不同,申報產品應當明確具體用于何種器官的移植,同時詳細闡述申報產品所測基因和具體等位基因可支持預期用途聲稱的理論依據(包括診療指南、專家共識等),提供文獻綜述及各文獻全文。
其他需說明的內容部分,概括描述整個檢測系統的組成,提供配套申報產品使用的儀器、試劑和軟件的注冊信息,提供核酸提取試劑及其他如需提供的說明書。
(二)非臨床資料
1.產品技術要求及檢驗報告
申請人應當在原材料質量和生產工藝穩定的前提下,根據產品研制、前期評價等結果,依據相關文件資料,結合產品特性按照《醫療器械產品技術要求編寫指導原則》的要求編寫。該類產品作為第三類體外診斷試劑,應當以附錄形式明確主要原材料以及生產工藝要求。同時,建議在技術要求附錄中詳細描述企業參考品的設置和制備過程,明確各企業參考品的樣本類型、基因型和DNA濃度。
第三類體外診斷試劑應當提供三個不同生產批次產品的檢驗報告。目前已有適用的國家標準品發布,技術要求中應當體現國家標準品的相關要求。
2.分析性能研究
申請人應當提交在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環境下生產的試劑盒進行的所有分析性能評估資料,包括具體試驗方案、試驗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及結論等詳細資料。申報資料中描述有關試驗的背景信息,包括試驗地點,采用的試劑名稱、規格和批號,儀器名稱和型號,樣本的背景信息(來源、樣本編號、樣本類型、采集及處理方式、基因型和濃度確認方法及結果)等。分析性能評估用樣本為真實樣本和IHIW(International HLA and Immunogenetics Workshop )參考盤,如聲稱多個適用儀器,分別針對不同適用儀器進行性能評估研究。
分析性能評估的試驗方法可以參考國際或國內有關體外診斷試劑性能評估的指導原則進行,對于本類產品建議著重對以下分析性能進行研究。
2.1適用的樣本類型
考慮到不同抗凝劑對核酸檢測過程產生的影響不同,若適用多種抗凝劑,建議通過同源比對研究一定數量的臨床樣本驗證各種抗凝劑的適用性。
2.2準確度
準確度研究可選擇與同類已上市產品采用真實全血樣本進行方法學比對,也可選擇檢測參考盤如IHIW參考盤、UCLA參考盤等進行一致性分析。研究所納入樣本基因型包含檢測范圍內的中國人群常見等位基因(Common alleles)和確認等位基因(Well-documented alleles),具體等位基因參考現行版《中國常見及確認的HLA 等位基因表(CWD)》,并建議納入罕見等位基因(Rare alleles)。另外,考慮到雜合子樣本的檢出錯誤率高于純合子,準確度研究中應當納入部分雜合子樣本。在樣本數量上,每個等位基因的樣本量應當滿足統計學要求,證明每個等位基因的一致性的單邊95%下限置信限超過0.95。同時準確度研究應當模擬真實使用情況,每個樣本僅檢測一次,不可重復檢測。
2.3精密度
精密度研究所用樣本為真實全血樣本,包括CWD表中的常見等位基因和WD基因,并包含一定數量的雜合子。濃度水平至少包括最低檢出限濃度水平,建議納入正常濃度和高濃度水平樣本。同時精密度研究所用樣本與準確度研究所用樣本不同,不可重復使用。
考慮到HLA 基因分型檢測試劑所用方法學如SSP、SBT、熔解曲線法和高通量測序法的操作步驟較多,結果判讀較為復雜,受人員操作熟練度和儀器的影響較大。因此,在精密度研究中,納入不同熟練程度的操作人員、不同實驗地點、不同實驗儀器、不同試劑批次和檢測時間等影響因素。
精密度研究包括重復性、中間精密度和再現性。考慮到申報產品的檢測用時較長,檢測所需樣本較多,建議申請人在設計精密度研究方案時將重復性、中間精密度和再現性精密度研究進行組合研究。組合研究的總體研究時長不少于20天,至少在3個不同的實驗室進行,每個實驗室均使用同一型號不同序列號的儀器,不同實驗室采用不同熟練程度的操作人員(申報產品的研發人員、經培訓后的目標使用人員);整個研究至少包含3個試劑批次,每個試劑批次至少在不連續的5天中使用,每天建議包含上午和下午兩個檢測輪次,每個檢測輪次建議設置重復樣本。
研究結束后對每個樣本的重復性精密度、批間差、中間精密度和再現性精密度進行統計分析。每個樣本的每次檢測結果應當與目標結果一致,當產生不一致結果時,申請人應當查找不一致原因和影響因素,并提供解決方案。
2.4最低檢出限和檢測上限
2.4.1最低檢出限和檢測上限的建立
最低檢出限是在滿足檢測準確性和精密度的條件下,能夠檢出目標基因的人基因組DNA最低濃度。
采用梯度濃度的人基因組DNA樣本進行多次重復檢測,確定95%檢出率水平下的人基因組DNA最低濃度,即為最低檢出限。
同時,申請人應當評價可準確檢出的人基因組DNA濃度上限,即適當檢出率水平下的人基因組DNA最高濃度。
申請人可選擇每個檢測基因中的代表性等位基因的真實樣本進行最低檢出限及檢測上限的建立研究。
2.4.2最低檢出限和檢測上限的驗證
選取與建立不同的樣本進行驗證,應納入檢測范圍內的所有等位基因。建議對最低檢出限和檢測上限附近濃度水平的樣本進行至少20次的重復檢測,應滿足95%以上檢出率要求。
2.5 分析特異性
2.5.1干擾試驗
可通過在臨床樣本中添加干擾物質的方式,評價添加前后干擾物質對靶基因檢測的影響。研究用樣本應取每個檢測基因中具有代表性的等位基因,設置最低檢出限濃度水平和中高濃度水平樣本。
建議申請人在每種干擾物質的潛在最大濃度(“最差條件”)條件下進行評價,如有干擾,應當確定不產生干擾的最高濃度。
針對可能的內源和外源性干擾物進行干擾試驗研究。對于全血樣本,內源性干擾物質包括血紅蛋白、甘油三酯、膽紅素、白蛋白;外源性干擾物質包括抗凝劑、目標人群常用治療藥物等。
2.6.2交叉反應
對與靶基因序列相近或具有同源性、易引起交叉反應的其他HLA基因的基因序列進行交叉反應研究。
2.6包容性研究
對于低分辨率產品,證明申報試劑可檢出CWD表中同一血清型不同等位基因的能力,包括重復性和最低檢出限的驗證。
2.7核酸提取/純化性能
在進行核酸檢測之前,建議有核酸提取/純化步驟。對配合使用的所有核酸提取試劑進行提取核酸純度、濃度、提取效率的研究,并與質量較好的核酸提取試劑進行平行比對。
若產品適用兩種或以上核酸提取試劑,則每一種核酸提取試劑均需配合檢測試劑進行重復性、檢出限和抗干擾的驗證。
2.8反應體系研究
2.8.1樣本采集和處理
請詳述樣本的采集及處理方式,明確適用的抗凝劑和保存管。
在檢測試劑的設計開發過程中,申請人明確樣本質量接受標準,包括但不限于核酸濃度、純度及完整性等。若不符合要求,應當重新取樣或擴大樣本量再進行核酸提取/純化。
2.8.2反應體系
依據產品特性,提供反應體系研究資料。包括但不限于核酸提取用的樣本體積、洗脫體積、各反應步驟中樣本和試劑的加樣體積、酶濃度、引物/探針濃度、dNTP濃度、陽離子濃度、反應條件和質控體系設置等。
不同適用機型的反應條件如果有差異應當分別詳述,并提交驗證資料。
2.8.3 分析系統參數
2.8.3.1數據分析軟件的功能。包括軟件對儀器產出原始數據的導入和識別,對高通量測序方法堿基序列的識別和拼接,對SBT方法堿基序列的識別、對SSO方法探針熒光信號的識別、與參考數據庫的比對及判斷等位基因的堿基差異和初步分型結果等功能。
2.8.3.2 SBT方法關鍵參數。包括對測序峰堿基信號強度、堿基識別質量、序列開頭引物結合部位堿基剪切位置的合理性、與參考序列的吻合性及正反向序列的一致性、雙峰判斷比值及背景值的接受標準。
2.8.3.3 SSO方法關鍵參數。包括對微珠最低讀數、陰性質控微珠最高值、探針陰/陽性反應判斷正確性等的接受標準。
2.8.3.4 高通量測序方法關鍵參數及其要求
申請人提供整個檢測流程的標準操作程序文件(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對高通量測序技術檢測全過程包括的樣本收集處理、文庫制備、測序、數據分析、結果報告等過程進行描述。生物信息學分析方面描述和記錄數據處理及分析,包括識別、過濾和注釋的所有過程。
文庫制備要求。申請人應當建立文庫構建濃度、文庫片段大小要求,文庫濃度檢測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文庫片段大小檢測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毛細管電泳法等。申請人應當關注不同測序平臺的性能特點,確保片段長度分布符合后續測序要求。如需要進行片段化處理,申請人應當制定核酸序列片段化操作流程及質量控制方案。對經過片段化的核酸短序列的濃度及片段分布等參數進行驗證。
上機測序時文庫終摩爾濃度要求。文庫定量后需調整摩爾濃度,以提高測序質量。申請人應當依據適用儀器的不同特性,對上機測序文庫終摩爾濃度進行研究。
測序儀產生數據的質量控制標準。包括簇密度、簇通過率、Q值、測序堿基信號值、數據產出量等。
數據分析過程的描述。高通量測序儀常用儀器本地數據格式轉換工具進行堿基識別,對下機原始數據,依據序列上的不同標簽進行序列拆分,獲得不同樣本的測試數據,完成初級分析。導入與申報產品配套數據分析軟件后,通過去除質量低于Q30的堿基、引物二聚體序列、重復序列、去除接頭序列(標簽序列、引物序列、測序引物結合序列)、與現用版本IPD-IMGT/HLA數據庫的參比序列,實現測序序列與參比數據庫的比對,進行比對后數據處理,獲得HLA等位基因型的分析結果,完成數據二級分析。申請人應當描述測序產出的數據量、數據初級分析和二級分析的過程。
分析軟件的參數。數據二級分析時的設定參數,包括但不限于生成分型數據最低有效的reads數目、最大reads數目、可分析reads最短長度、可允許插入最大堿基數、缺失最大堿基數、錯配最大堿基數、判斷等位基因分型結果時任意堿基位置的最低有效reads數目、堿基可識別的最低比例、雜合子最低等位基因平衡度等。
HLA分型數據的要求。包括Q30>80%、測序深度要求(最低測序深度、平均測序深度)、測序均一性、測序覆蓋度、序列拼接長度或平均reads長度、高背景堿基的識別和判斷、等位基因序列拼接、等位基因平衡等。其中測序均一性要求reads片段在檢測區域均勻分布;測序覆蓋度要求各基因位點測序序列100%覆蓋目標區域,尤其是關鍵外顯子區域必須完全覆蓋并達到所要求的測序深度。對于高背景堿基的識別和判斷,其出現的位置和堿基類型固定,常與等位基因有關,造成結果分析錯誤;申請人需提交影響結果分析的高背景堿基位置、類型及比例,建立堿基有效識別及無效識別的判斷標準,在后續結果分析中加以分析。高背景堿基應當排除移植后送檢樣本因錯配移植產生的等位基因嵌合。申請人應當闡述等位基因序列拼接過程中無法完全拼接的原因及其影響。等位基因平衡指的是等位基因多態性位置兩個堿基的比例,區分純合位點或雜合位點;當兩個堿基比例相近時判為等位基因平衡,當低于可接受的閾值時判為等位基因不平衡。申請人應當提供等位基因不平衡的判斷標準,并在說明書中進行提示。
3.陽性判斷值研究
陽性判斷值即為能夠獲得理想的檢測準確性的臨界值(Cut-off)。研究樣本為預期使用人群的真實樣本,涵蓋中國人群常見等位基因。樣本來源應當具有地域和民族多樣性,考慮不同時間和生理/病理狀。
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的方式進行研究,亦可采用其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陽性判斷值研究。
申請人應當詳述試驗方案,列明所用試劑、儀器、對比方法、樣本量、樣本入組標準;提交陽性判斷值研究所用樣本的背景信息列表,至少包括民族、性別、年齡、來源、唯一可溯源編號、臨床診斷信息等)及試驗結果等。
若申報產品同時采用人工判讀和軟件判讀兩種判讀模式,請詳細描述兩種方式的判讀規則及研究資料。考慮到產品特性,人工判讀較為復雜,請提交人工判讀準確性的研究資料,以及人工判讀和軟件判讀的一致性研究資料。
若結果出現模糊判讀情況,應當給出解決方案。
4.主要原材料研究資料
該類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引物、探針、酶(連接酶、聚合酶、限制性內切酶、DNA聚合酶等)、dNTP、接頭、標簽、核酸分離/純化組分、質控品、參考品等。申請人可參考《體外診斷試劑注冊原材料研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進行主要原材料研究和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除前述指南的通用要求外,建議申請人額外注意以下內容:
4.1引物、探針
詳述引物、探針的設計原則,提供引物探針序列、靶基因序列及兩者的對應情況。建議設計兩套或多套引物探針以供篩選,針對待測位點的檢測靈敏度和特異性等進行評價,選擇最佳引物探針組合,并提交詳細的篩選研究數據。同時針對引物、探針及檢測靶序列與公開數據庫進行同源性分析,如有同源序列應當著重評價是否會有交叉反應。
4.2 接頭和標簽
申請人應當明確接頭序列和標簽序列,提供接頭和標簽的設計依據及研究資料。
4.3質控品
陽性質控品包括代表性等位基因。同時設置不含待測靶序列的空白質控品用于交叉污染的質控。
質控體系應當能夠對檢測全過程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包括試劑及儀器性能、可能的擴增反應抑制物(管內抑制)、交叉污染等因素造成的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質控品可采用臨床樣本核酸提取液和細胞株。質控品應當參與樣本核酸的平行提取。申請人應當針對質控品原料來源、選擇、制備、定值過程等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并對質控品的檢測結果做出明確要求。
4.4 內標
內標,又稱內對照,可對管內抑制導致的陰性結果進行質量控制,應當與靶核酸一同提取及擴增。申請人需對內標的引物、探針設計和相關反應體系的濃度進行研究,同時明確內標檢測結果的可接受標準。建議科學設置內標,對待測樣本的取樣質量、試劑的反應體系進行監控。
4.5核酸提取/純化試劑(如有)
提供試劑的主要組成、原理介紹及相關的篩選及驗證資料。
4.6企業參考品
該類產品的企業參考品一般包括陽性參考品、陰性參考品、檢出限參考品和精密度參考品。企業參考品為真實樣本或其DNA提取液,且應當根據產品特點和性能驗證的實際需要進行設置。
提交企業參考品的原料來源、選擇、制備、濃度及基因亞型確認方法或試劑等相關研究資料。企業參考品的設置建議如下:
陽性參考品應當包含CWD表中的C基因,且設置不同濃度水平。
陰性參考品建議考慮檢測特異性的評價,納入同源序列交叉反應樣本和干擾樣本等。
檢出限參考品包括檢測范圍內的所有等位基因,濃度水平為最低檢出限濃度(95%檢出)。
精密度參考品至少包括包含CWD表中的C基因,濃度水平為最低檢出限濃度。
(三)臨床評價資料
臨床試驗的開展、方案的制定以及報告的撰寫等均應符合相關法規及《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2021年第72號)的要求,如相關法規、文件有更新,臨床試驗應符合更新后的要求。
1.臨床試驗機構
應當選擇至少3家(含3家)按要求備案的臨床試驗機構,按照相關法規的要求開展臨床試驗。建議申請人根據產品特點及預期用途,綜合不同地區人種和流行病學背景等因素選擇臨床試驗機構。
2.臨床試驗方法
如申報產品已有同類產品上市,建議選擇境內已批準上市的高分辨試劑或實驗室參考方法(如一代測序、二代測序及組特異性測序引物檢測)進行對比試驗研究。
如無已上市產品,應當選擇實驗室參考方法(如一代測序、二代測序及組特異性測序引物檢測)進行對比試驗研究,并提交相應基因位點臨床意義的證據。
如采用實驗室參考方法,應當提供臨床試驗機構確認的參考方法的詳細資料,如:標準化SOP、方法原理、所需試劑及儀器、參考方法的性能驗證、參考方法質控、典型的實驗圖譜及數據等。
對于不一致及模棱兩可(多種可能判定)的結果,應當結合其他檢測方法的結果及臨床確認結果進行分析。
3.受試者選擇和樣本類型
3.1受試者選擇
如預期用于實體器官移植,受試者應當為相應器官的移植供受者及潛在供者。供受者均應當有一定例數。
如預期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受試者應當為造血干細胞移植供受者及潛在供者。供受者均應當有一定例數。
3.2 樣本類型
適用的樣本類型一般為靜脈全血。臨床試驗應當納入臨床原始樣本,不應直接采用提取的基因組DNA進行試驗。臨床樣本的采集、處理、保存和提取等應當同時滿足申報產品說明書以及對比試劑說明書的相關要求。
4.臨床試驗樣本量
樣本量應當滿足統計學要求,建議總樣本量不低于1500例。
臨床試驗應當對常見基因亞型進行充分驗證,每種基因亞型均應當具有一定的陽性例數。其中頻率達到0.9%及以上的亞型,應當分別不少于30例;頻率低于0.9%的常見亞型,應當分別不少于2例。
此外應當入組部分確認型別及罕見型別樣本,建議不少于100種。
常見、確認及罕見型等位基因的定義以最新的中國常見及確認的HLA等位基因表(CWD)為準。
5.統計學分析
應當對入組人群進行人口學分析,包括年齡、性別和臨床診斷背景信息等。
應當統計臨床試驗中各基因亞型納入情況,并參考CWD表對應列出基因頻率。
基因型結果分析:
應當以N×N表分別總結兩種試劑的各基因亞型的定性檢測結果,計算各亞型符合率和各基因座總符合率及95%置信區間。
血清型結果分析:
應當以N×N表分別總結兩種試劑的各基因座內血清型的定性檢測結果,計算各型符合率和總符合率及95%置信區間。
對于高分辨率的產品,基因型結果總符合率95%置信區間下限應當不低于99.7%;對于低分辨率的產品,血清學結果總符合率95%置信區間下限應當不低于99.7%。
應當基于產品所包含的用于分型判讀的位點,進行結果統計。
分析總結每對引物/每個探針的陽性、陰性結果,確保陰陽性均有一定例數。如申報產品采用高通量測序方法,應當保證每種捕獲探針所針對的型別均應當有一定例數的樣本入組。
對于高通量測序原理的試劑,應當對樣本質量和數據質量進行總結分析,并分層統計相應指標在不同水平下的樣本分布。包括有效數據量(reads數)、Q30值、測序深度(平均深度及最低深度)、靶區域測序覆蓋率、均一度(測序深度達到20%平均深度的區域占覆蓋區域的比例)、序列拼接長度或平均reads長度、等位基因平衡比例。其中臨床試驗中測序有效數據量應當滿足說明書要求,且不應當過度冗余。
不一致的樣本應當明確其具體的基因型及導致不一致的引物/探針,并有合理的解釋。對于高通量測序原理的試劑檢測不一致的結果,應當結合數據質量分析解釋。
如涉及軟件判讀,應當總結結果分型表判讀與軟件判讀結果,計算其符合率和總符合率及95%置信區間。
6.倫理學要求
臨床試驗必須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的倫理學準則。研究者應當考慮臨床試驗用樣本的獲得和試驗結果對受試者的風險,提請倫理委員會審查,并獲得倫理委員會的同意。注冊申報時應當提交倫理委員會的審查意見。
7.臨床試驗方案
各臨床試驗機構應當執行同一方案,且保證在整個臨床試驗過程中遵循預定的方案,不可隨意改動。試驗方案應當確定嚴格的入選/排除標準,任何已入選的樣本被排除出臨床試驗都應當記錄在案并明確說明原因。在試驗操作過程和結果判定時應當采用隨機盲法以保證試驗結果的客觀性。各臨床試驗機構選用的對比試劑/方法應當保持一致,以便進行合理的統計學分析。
8.臨床試驗報告撰寫
臨床試驗報告應當對試驗的整體設計及各個關鍵點給予清晰、完整的闡述,應該對整個臨床試驗實施過程、結果分析、結論等進行條理分明的描述,并應當包括必要的基礎數據和統計分析方法,最后得出臨床試驗結論。
對于基于高通量測序的試劑,報告中應當明確所配套使用的測序儀、測序模式、生物信息數據分析軟件及參數、測序試劑等具體信息。數據匯總表中應當包括初始樣本的核酸濃度、有效數據量(reads數)、Q30值、測序深度(平均深度及最低深度)、測序覆蓋率、均一度(測序深度達到20%平均深度的區域占覆蓋區域的比例)、序列拼接長度或平均reads長度、等位基因平衡比例。
(四)產品說明書
說明書編寫應當符合《體外診斷試劑說明書編寫指導原則(2023年修訂版)》的要求。申報產品說明書在符合前述指導原則的基礎上,應當注意:
1.【預期用途】應當至少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
1.1本產品用于體外定性檢測人靜脈外周血樣本中基因組DNA的人類白細胞抗原Ⅰ類*基因,Ⅱ類*基因的等位基因。
1.2應當以列表的方式明確申報產品所能檢測的HLA基因及具體等位基因,檢測分辨率(低分辨率/中分辨率/高分辨率)。
具體的臨床用途為:
用于白細胞抗原低中分辨率分型,為肝/腎等實體器官(明確具體器官)移植供受者的選擇提供參考。
用于白細胞抗原高分辨率分型,為造血干細胞移植供受者的選擇提供參考。亦可為肝/腎等實體器官(明確具體器官)移植供受者的選擇提供參考。
1.3潛在的供體/受體DNA分型并不是影響患者的臨床決定的唯一測試;在做出決定移植之前,需要進行淋巴細胞毒性交叉匹配。
1.4明確本產品檢測結果僅供臨床參考,臨床醫生應當結合患者病情、療效及其他實驗室檢測指標等對本產品的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2.【主要組成成分】
需要但未提供部分請明確配套使用分析軟件的發布版本。
3.【陽性判斷值】
明確下機數據的可接受質量標準,如Q30>80%、測序深度要求(最低測序深度、平均測序深度)、測序均一性、測序覆蓋度、序列拼接長度或平均reads長度、高背景堿基的識別和判斷、等位基因序列拼接、等位基因平衡等。
4.【檢驗方法的局限性】
明確無法準確分型的等位基因。
5.說明書增加附件,列表明確可檢測等位基因。
(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申請人應當在申請注冊時提交與產品研制、生產有關的質量管理體系相關資料。詳述產品的生產過程,提供生產工藝流程圖。明確申報產品反應及檢測原理和過程,標明主要控制點與項目及主要原材料、采購件的來源及質量控制方法。
如適用,應當提供擬核查產品與既往已通過核查產品在生產條件、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對比說明。
三、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39號[Z].
[2]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體外診斷試劑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8號[Z].
[3]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和批準證明文件格式:國家藥監局公告2021年第121號[Z].
[4]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告2017年第104號[Z].
[5]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注冊單元劃分指導原則:總局通告2017年第187號[Z].
[6]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體外診斷試劑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國家藥監局通告2021年第72號[Z].
[7] WS/T 785?2021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分型檢測體系技術標準. [S].
[8] 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分型技術平臺規范化建設及臨床應用專家共識[S].
[9] 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HLA 基因分型數據入庫標準(2023 版) [S].
[10] Definitions of histocompatibility typing terms: Harmonization of Histocompatibility Typing Terms Working Group.[J].Hum Immunol. 2011.
[11] Nomenclature for factors of the HLA system.[J].
Einstein. 2011.
附件
背景信息
《Definitions of histocompatibility typing terms》將HLA等位基因的分辨率劃分為高分辨率(High resolution)、低分辨率(Low resolution)和其他分辨率(Other levels of resolution)。在應用過程中,為了方便分類,多將其他分辨率稱為“中分辨率”。
高分辨率分型結果定義為一組等位基因,這些等位基因編碼HLA 蛋白分子區域(稱為抗原結合位點)的相同蛋白質序列,并排除未表達為細胞表面蛋白的等位基因??乖Y合位點包括I 類多肽的結構域1 和結構域2,以及II 類多肽鏈的II 類結構域1 和結構域1。
低分辨率指基于DNA 的分型結果,位于DNA 的命名法中第一個字段的數字水平。示例包括:A*01;A*02.如果分辨率對應于血清學等效結果,則此分型結果也應稱為低分辨率。
其他分辨率即中分辨率指的是介于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之間的分辨率水平。一組等位基因的第一個區域數值相同而第二個區域是某幾個等位基因的組合,分辨能力達不到高分辨水平,但排除了部分第二個或者其他區域有區別的等位基因,如HLA-A*01:01/01:02。
圖1:分辨率劃分
來源:國家藥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