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10-16 19:11
信號傳輸是腦機接口的技術難點。華為這次新專利應該是在攻克這一技術壁壘,期待能帶來突破,讓腦機接口技術實現場景化應用。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全球腦機接口在醫療產業應用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億美元,到2040年有望達到1450億美元。
近日,一份名為“控制刺激器的方法、刺激器、腦機接口系統和芯片”的專利公布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專利發明人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該專利提供了一種控制刺激器的方法、刺激器、腦機接口系統和芯片,允許大腦信號直接控制外部設備,如計算機、假肢或輪椅,而無需通過肌肉活動。
圖片來源:華為專利說明書
腦機接口技術是一種革命性的人機交互技術,旨在通過建立人腦與計算機或其他外部設備之間的直接通信橋梁,實現人類意圖、思維或感覺的傳輸和控制。這種接口允許大腦信號控制外部設備,如計算機、假肢或輪椅,而無需通過肌肉活動,在醫療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例如可以幫助癱瘓患者重新站立,對帕金森病、癲癇、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進行輔助治療。
這種技術的應用將為游戲、教育、醫療等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而華為作為一家在這些領域有廣泛應用的公司,自然也會積極參與到這一技術的研發中。
據了解,這是華為第二項腦機接口專利。2023年6月,華為曾公布過一項名為‘一種腦機接口裝置和信息獲取方法’的專利。
今年9月,華為與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神經電信號AI創新&實訓中心領域合作協議,旨在培育腦機接口行業人才和科創研究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目前,全球有近4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開展腦機接口技術創新,相關科研項目的投入金額和科研產出持續增長。其中,美國在腦機接口領域有著顯著的進展,早在2013年就啟動了“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并持續進行科研投入。
埃隆·馬斯克旗下的公司Neuralink也在該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完成了向人體移植腦機接口設備的工作。而另一家腦機接口企業Synchron則是Neuralink的主要競爭對手。今年2月,Synchron宣布收購了德國薄膜組件技術公司Acquandas的少數股權,將獲得后者醫療設備分層技術的獨家使用權。
信號傳輸是腦機接口的技術難點。華為這次新專利應該是在攻克這一技術壁壘,期待能帶來突破,讓腦機接口技術實現場景化應用。
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全球腦機接口在醫療產業應用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00億美元,到2040年有望達到1450億美元。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