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4-08-14 18:21
近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了2024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國衛辦食品函[2024]264號),其中包含3項食品接觸材料檢測方法標準,包括《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1,4-二氯苯遷移量的測定》。
1,4-二氯苯基本信息
化學名稱:1,4-二氯苯(對二氯苯)
CAS號:106-46-7
分子式:C6H4Cl2,分子量:147.002
物理性質:白色結晶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苯等有機溶劑
沸點:174 ℃
▲ 1,4-二氯苯的分子結構
主要用途
1,4-二氯苯主要用于生產聚苯硫醚(PPS),這種高性能工程塑料因其優異的耐熱、耐腐蝕性能,廣泛應用于電子、航空等領域,在食品接觸材料中主要用于制作耐熱餐具和器皿。
1,4-二氯苯與硫化鈉在極性溶劑中可發生縮聚反應,生成一種叫做聚苯硫醚(Polyphenyleng sulfide,PPS)的聚合物:
PPS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特種工程塑料,具有優良的耐高溫和耐腐蝕性能、以及均衡的物理機械性能、優異的尺寸穩定性、優良的電性能等特點,在電子電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在食品接觸材料中,PPS主要用于制作筷子、勺子、碗盤等耐熱餐具和器皿。
安全風險
1,4-二氯苯對人體具有潛在的危害,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將其列為“2B”類物質(對人體可能致癌)。因此,由食品接觸材料產生的1,4-二氯苯的毒性值得引起關注。
對活體動物的研究表明, 1,4-二氯苯的急性毒性(大鼠,經口)半致死劑量LD50為3790 mg/kg(雌性大鼠)和3863 mg/kg(雄性大鼠)。體外毒理學研究表明,1,4-二氯苯會誘發細胞線粒體凋亡,從而引起細胞損傷;體內毒理學研究則表明,1,4-二氯苯會引起肝臟和神經系統的損害,并且會出現抽搐、貧血、厭食和皮膚色素沉積等一系列癥狀。
一年重復經口毒性試驗表明,劑量為50 mg/kg bw/day時,雌雄比格犬的相對和絕對器官重量(腎上腺、甲狀腺)均有所增加,未觀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為10 mg/kg bw/day。在大劑量灌胃條件下,1,4-二氯苯可誘發動物的肝細胞增殖,并可能引發腫瘤。
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將其列為“2B”類物質,即對人體可能致癌。
法規管控
我國、歐盟和韓國食品接觸材料法規均授權了1,4-二氯苯可作為塑料中的單體使用,對1,4-二氯苯的遷移限量(SML)均規定為12mg/kg。
目前,我國GB 4806.7-2023和GB 4806.10-2016標準中均許可PPS作為基礎樹脂用于食品接觸用塑料和涂料中,其使用溫度不得高于121℃;GB 9685-2016授權1,4-二氯苯可作為添加劑在涂料和涂層中使用。以上標準均要求1,4-二氯苯的遷移限量(SML)為12mg/kg。
歐盟(EU)10/2011和韓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的標準和規范》均授權1,4-二氯苯可作為塑料單體使用,其遷移限量(SML)為12 mg/kg。
測試方法
1,4-二氯苯可通過液相色譜、氣相色譜或氣相色譜-質譜法檢測,韓國已建立官方HPLC檢測標準,而中國和歐盟尚未制定官方檢測方法。
1,4-二氯苯的分子中含有苯環,因此1,4-二氯苯具有紫外吸收,可用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此外,1,4-二氯苯也具有揮發性,因此也可采用氣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質譜法進行檢測。
目前,在檢測標準方面,韓國標準中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進行檢測,涵蓋的食品模擬物包括水、4%乙酸、20%乙醇、50%乙醇和正庚烷;我國和歐盟則均未建立官方檢測方法標準。
來源 | 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廣東),IQTC
來源:食品接觸材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