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08-13 09:05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CTO)病變是指閉塞時間≥3個月的冠狀動脈病變,占經皮冠狀動脈造影確診冠心病患者的15%~25%。由于開通CTO病變的成功率低,其被視為PCI技術的“最后堡壘”。其中特殊球囊是開通CTO病變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開通CTO病變過程中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
1、背景介紹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變是指閉塞時間≥3個月的冠狀動脈病變,占經皮冠狀動脈造影確診冠心病患者的15%~25%。CTO病變的成功開通可緩解患者的缺血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可能降低死亡率及主要心腦血管不良事件風險。但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開通CTO病變的成功率低,其被視為PCI技術的“最后堡壘”;
目前,冠狀動脈CTO病變PCI開通技術主要包括前向和逆向兩類,隨著專用器械的運用和經驗積累,該項技術在國際上已經成熟,相應的專家共識也已在全球發布;其中特殊球囊是開通CTO病變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開通CTO病變過程中起著非比尋常的作用;
今天小編以在國內素有球囊界“黃埔軍校”之稱的業聚醫療(OrbusNeich)Sapphire系列CTO產品開始介紹全球冠脈CTO球囊結構設計特點。
2、Sapphire系列球囊產品簡介
OrbusNeich Medical(業聚醫療)公司推出了Sapphire系列CTO特殊球囊,主要有Sapphire II PRO和Sapphire 3兩種類型,兩種類型產品的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1-Sapphire II PRO
一:結構特點
1)Tip尖端通過外徑:0.016''(φ1.0mm球囊),1.5mm長度錐形Tip尖端,球囊材料為尼龍材質;
2)球囊通過外徑:0.0220''(0.55mm)(φ1.0mm球囊);
3)球囊直徑:1.0/1.25/1.5mm;
4)球囊長度:5/8/10/15/20mm;
5)球囊額定爆破壓力(RBP):16atm;
6)導管有效長度:140cm;
7)推送桿外徑:Distal:2.36Fr(0.79mm),Proximal:1.9Fr(0.63mm);
8)顯影環:單個,位于球囊中部;
9)涂層類型:在球囊尖端至導絲出口這段距離的表面上具有Hydro-X涂層,在導絲腔內具有疏水涂層;
10)適配導絲尺寸:0.014‘’;
11)適配最小導引導管:5Fr;
12)導管結構設計類型:快速交換型設計(Rx);
二:產品概述
是一款具有超低球囊通過外徑的CTO球囊產品,單層的Tip尖端材料能夠使得產品在通過鈣化病變時具有很低尖端通過點,有利于產品的通過性能;
在球囊的遠端軸表面以及球囊表面具有超滑的親水涂層,能夠提高產品的通過性,在導絲腔內壁具有疏水涂層能夠降低導絲與內管之間的摩擦阻力,從而提高產品的跟蹤性。
2-Sapphire 3
一:結構特點
1)Tip尖端通過外徑:0.0159''(φ1.0mm),Tip尖端與0.014''工作導絲完美適配,幾乎是0間距,球囊材料為尼龍,并且為2瓣折疊方式;
2)球囊通過外徑:0.0208''(0.53mm)(φ0.85mm)、0.0212''(0.54mm)(φ1.0mm);
3)球囊直徑:0.85/1.0/1.25mm;
4)球囊長度:6/10/15/20mm;
5)球囊額定爆破壓力(RBP):16atm;
6)導管有效長度:145cm;
7)推送桿外徑:Distal:2.36Fr(0.79mm),Proximal:1.9Fr(0.63mm);
8)顯影環:單個,位于球囊中部;
9)涂層類型:在球囊尖端至導絲出口這段距離的表面上具有Hydro-X涂層,在導絲腔內具有疏水涂層;
10)適配導絲尺寸:0.014‘’;
11)適配最小導引導管:5Fr;
12)導管結構設計類型:快速交換型設計(Rx);
二:產品概述
是一款具有優異通過性能的低球囊通過外徑的CTO球囊產品,最低的球囊直徑達到0.85mm;Tip尖端與0.014''工作導絲完美適配,過渡區域幾乎是0臺階;推送桿采用激光切割海波管的設計,在保持產品整體靈活性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推送力過渡性能;為了加強輸送性能和獲得更好的支撐性能以及跟蹤性能,Tip尖端與導絲出口段長度采用加長設計(30cm)。
3、OrbusNeich Medical公司介紹
OrbusNeich Medical(業聚醫療)是一家主要的全球醫療器械制造商,專門生產用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及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的介入器械。業聚醫療的總部位于中國香港,產品銷往全球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業聚醫療亦積極將業務擴展至神經血管介入及結構性心臟病領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業聚醫療已于全球擁有超過240項授權專利及已公布專利申請,其內部研發團隊擁有逾20年的產品開發經驗,并已開發出世界領先的專有技術。
來源:MedTalk of Vasc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