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07-02 08:31
導語:吻(縫)合器外科產品在臨床手術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國家藥監局對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的技術評審要求非常嚴格,以確保產品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并能夠安全有效地應用于臨床。本文將結合相關文件和文章內容,對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的技術評審要求進行深入探討,并分析其關鍵環節和注意事項。主要包括其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監管要求、相關注冊指導原則、審評要點、發展趨勢、審評共性問題等,以期為諸君提供點滴參考。
第一部分:吻(縫)合器外科產品概述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主要包括縫線、吻合器和粘合劑等,用于閉合傷口和組織,促進傷口愈合。根據產品的結構、材料和功能,可分為以下幾類:
縫線: 可分為非吸收性縫線和可吸收性縫線,前者不可降解吸收,如絲線、聚丙烯縫線等;后者可降解吸收,如聚乳酸縫線、膠原蛋白縫線等。
吻合器: 可分為帶釘吻合器和帶釘吻合器,前者利用吻合釘閉合組織,如直線型切割吻合器、環形吻合器等;后者利用機械結構閉合組織,如免縫閉合器械等。
粘合劑: 主要用于組織粘合,如醫用膠、生物蛋白膠等。
監管信息:
產品分類: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根據其結構和功能,可分為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例如,非吸收性縫線、帶釘吻合器等屬于二類醫療器械;可吸收性縫線、血管吻合器等屬于三類醫療器械。分類編碼為02-13-01到02-13-10。具體分類如下表所示:企業需要根據產品的具體情況,確定產品的分類,并按照相應的法規和標準進行注冊申報。
產品命名: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的命名需要遵循相關指南和規則,確保名稱的準確性和規范性。例如,根據《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和《無源手術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確定產品的名稱,并確保名稱包含產品的核心詞、特征詞等。
第二部分:涉及的指導原則或標準
國內指導原則:
吻(縫)合器涉及到的指導原則或標準如下:(公眾號內回復 縫合器 即可獲得)
可吸收外科縫線同品種臨床評價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4年第15號)
非吸收性外科縫線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第41號)
醫用縫合針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第41號)
腔鏡用吻合器產品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
包皮切割吻合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1年第102號)
一次性使用皮膚縫合器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9年修訂)(2019年第16號)
吻(縫)合器產品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8年修訂)
可吸收性外科縫線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6年第70號)
國內相關標準:
YY/T 0245-2008吻(縫)合器 通用技術條件
YY 0875-2023 外科器械 直線型吻合器及組件
YY/T 1415-2016 皮膚吻合器
YY/T 1866-2023一次性使用無菌肛腸套扎器 膠圈或彈力線式
YY 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縫線
YY 1116-2020 可吸收性外科縫線
YY/T 1746-2020可吸收性外科縫線 體外水解后斷裂強力試驗方法
FDA相關標準:
第三部分:吻(縫)合器外科產品技術簡介
1. 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是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研發的核心環節,需要考慮產品的功能、安全性、有效性、易用性等因素。例如,縫線產品需要考慮線材的強度、韌性、可吸收性、生物相容性等因素;吻合器產品需要考慮吻合釘的形狀、材質、排列方式、吻合口的密封性能等因素。此外,產品設計還需要考慮產品的智能化、個性化等特點,以滿足不同手術的需求。
2. 材料選擇
材料選擇是吻(縫)合器外科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需要選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能、力學性能等的材料。例如,縫線產品常用的材料包括聚乳酸、膠原蛋白、聚羥基乙酸等;吻合器產品常用的材料包括鈦合金、不銹鋼、聚合物等。此外,還需要考慮材料的成本、加工性能等因素。這一點在之前撰寫的
3. 生產工藝
生產工藝是吻(縫)合器外科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需要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例如,縫線產品的生產工藝包括紡絲、拉伸、涂層、打結等;吻合器產品的生產工藝包括鑄造、鍛造、切削、裝配等。此外,還需要進行生產工藝的驗證,確保生產工藝的穩定性和可控性。
4. 生物安全性評價
生物安全性評價是吻(縫)合器外科產品上市前必須進行的評價,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生物安全性評價主要包括細胞毒性、致敏性、刺激性、急性全身毒性、亞慢性毒性、慢性毒性、遺傳毒性、致癌性等項目的評價。此外,還需要進行產品的降解產物分析、代謝途徑研究等,以確保產品的降解產物對人體無害。具體評價可參考: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操作SOP。
5. 臨床評價
臨床評價是吻(縫)合器外科產品上市前必須進行的評價,以證明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評價主要包括臨床試驗和同品種比對兩種路徑。臨床試驗需要遵循相關法規和標準,并確保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同品種比對需要選擇合適的對比器械,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對比研究。
第四部分:吻(縫)合器外科產品技術評審關注要點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的技術評審要求復雜且嚴格,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綜述資料
產品概述:明確產品的管理類別、分類編碼和名稱的確定依據,并參考相關指南進行命名。例如,根據《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和《無源手術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確定產品的名稱,并確保名稱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產品描述:詳細描述產品的組成成分、結構、使用范圍、禁忌癥、研發歷程、參考的同類產品或潛在產品的異同、使用的標準等信息。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明確縫線的材質、涂層、結構、規格型號、染色情況、使用范圍、禁忌癥、有效期等信息;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明確吻合器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適用范圍、禁忌癥、研發歷程、參考的同類產品或潛在產品的異同、使用的標準等信息。
包裝說明:說明說明書包裝的材料,以及多層包裝時每層包裝的材料。例如,說明包裝材料的種類、規格、性能等信息,以及多層包裝時每層包裝的材料、結構、性能等信息。
2. 非臨床研究資料
產品性能研究:針對產品的設計特點,開展相關的性能研究,如外觀、規格、斷裂強力、化學性能、生物性能等。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進行線徑、長度、斷裂強力、化學成分、生物安全性等性能研究;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進行吻合釘的強度、吻合口的耐壓性能、切割刀的鋒利度、吻合口的愈合率等性能研究。參考之前的無源植介入類醫療器械技術審評關注點和醫療器械注冊申報主要典型共性問題。
生物安全性評價:根據產品的接觸類型、持續時間、臨床用途等,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生物安全性評價,確保產品的安全性。例如,根據GB/T 16886.1-2020《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等相關標準,對產品的細胞毒性、致敏性、刺激性、急性全身毒性、亞慢性毒性、慢性毒性、遺傳毒性、致癌性等進行評價。關于生物學評價,可參考之前的淺談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操作SOP、、醫療器械原材料變化生物學評價、無源植介入類醫療器械技術審評生物學關注點、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路徑選擇、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的技術評審關注點和醫療器械生物相容性評價。
在審評過程中生物學評價常見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問題一:生物學檢測報告等同于生物相容性評價資料。
應對對策:
按照《關于印發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和審查指南的通知》(國食藥監械 [2007]345號)提交生物相容性評價報告。
如果豁免生物學評價需要說明原因。
如果開展生物學評價需要明確路徑,
在此基礎上再提交生物學檢測報告。
重視化學表征的作用。
注意考慮完全適用的強制性標準對生物相容性的具體要求。
注意與GB/T 16886系列標準的符合性。
開展綜合的生物相容性評價。
問題二:采用同類產品的生物學檢測報告進行生物學評價時,未進行充分評估。
應對對策:
可以采用其他型號同類產品的生物學評價報告,遵循以下條件。
對于可能影響生物學評價的因素進行充分的對比。
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材料化學組成、各組成材料比例、產品物理結構、表面特性、生產工藝、滅菌方法、原材料供應商及技術規范、內包裝材料
(液體、濕態保存產品)等。
不存在差異可以采用。
存在差異,補充相應的化學表征或者生物學評價資料。
問題三:不符合GB/T 16886 系列標準的要求。
應對對策:
明確取樣、制樣的具體情況。
明確浸提比例及浸提條件。
明確浸提介質。
明確是否稀釋、稀釋的原因、稀釋倍數的確定依據。
試驗項目注意不要遺漏。
問題四:無法符合GB/T16886 系列標準的要求,應該如何評價?
應對對策:
說明無法符合GB/T16886 系列標準的具體原因。
分析與GB/T 16886 系列標準要求的差異。
開展綜合評價。
如果能符合條件,就盡量符合,不能符合要怎么辦?由于醫療器械有很多種,你需要分析GB/T 16886系列標準的差異,以判斷是否加強或放松,是模擬臨床實驗還是其他情況。
動物實驗研究:通過動物實驗初步考察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臨床相關參數提供數據,并預測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進行縫合強度、降解速率、組織反應等動物實驗;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進行吻合口的愈合率、吻合口的耐壓性能、吻合口的出血率等動物實驗。可參考之前撰寫的醫療器械動物試驗設計考慮要點、醫療器械動物試驗設計中實驗動物選擇和確定依據問題解析和探討臨床試驗都結束了還會發補動物試驗嗎?
生產工藝驗證:驗證關鍵工藝和特殊工藝的穩定性和可控性,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驗證涂層工藝、針線連接工藝等關鍵工藝的穩定性;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驗證吻合釘成型工藝、切割刀制造工藝等關鍵工藝的穩定性。
3. 產品技術要求
規格型號劃分:明確產品的型號規格劃分依據,并列出型號規格列表。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根據線徑、長度、涂層、顏色等劃分型號規格;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根據吻合釘的高度、長度、直徑等劃分型號規格。關于技術要求的撰寫可參考
性能指標:列出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并明確檢驗方法。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制定線徑、長度、斷裂強力、化學成分、生物安全性等性能指標的檢驗方法;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制定吻合釘的強度、吻合口的耐壓性能、切割刀的鋒利度、吻合口的愈合率等性能指標的檢驗方法。
檢驗方法:制定詳細的檢驗方法,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制定線徑、長度、斷裂強力、化學成分、生物安全性等性能指標的檢驗方法;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制定吻合釘的強度、吻合口的耐壓性能、切割刀的鋒利度、吻合口的愈合率等性能指標的檢驗方法。
在審評過程中技術要求常見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問題一:產品技術要求中重要信息缺失、錯漏。
簡潔對策:
明確產品型號規格。
推薦制定產品技術要求附錄明確重要信息。
重要信息主要包括:原材料信息、部件、重要的圖示信息。
圖示信息推薦工程制圖。
注意申報資料前后的一致性。
問題二:產品技術要求的性能指標制定不充分。
簡潔對策:
多角度考慮,制定產品技術要求的性能指標。
推薦采標順序:完全適用的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醫療器械的標準>其他標準>自定義的方法
對于完全適用的強制性標準或補充通知單上明確補充制定的產品性能指標,如有不適用的情況,需提交在研究資料部分提供充分依據。
可以考慮在采用中間產品或者原材料針對某些性能開展研究。
這里說一下確認依據,對于不適用的項目需要提供充足的理由,不能只寫個不適用。適用時,需考慮哪項性能以控制風險?
問題三:某項性能指標要求出現明顯異常時,評價不充分。
簡潔對策:
分析明顯異常的原因。
加做“空白對照”
合理制定相應的性能指標要求。
綜合臨床應用史及生物相容性數據綜合評價。
4. 風險分析資料
識別潛在風險:分析產品設計、原材料、生產工藝、使用等環節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識別線材斷裂、涂層脫落、針線連接失效等潛在風險;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識別吻合釘斷裂、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瘺、吻合口狹窄等潛在風險。
采取措施降低風險:通過產品設計控制、原材料選擇、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產品性能指標的制定、動物實驗、臨床實驗、說明書和正確的標簽標識等措施,降低風險至可接受水平。例如,對于縫線產品,可以通過優化線材材質、改進涂層工藝、加強針線連接強度等措施降低風險;對于吻合器產品,可以通過優化吻合釘設計、改進切割刀材質、提高吻合口密封性能等措施降低風險。
5. 臨床評價資料
選擇臨床評價路徑:根據產品的類型和管理類別,選擇合適的臨床評價路徑,如臨床試驗、同品種比對等。具體參考之前撰寫的2024「最全」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推薦路徑選擇,為方便大家查看,我將具體的評價路徑附圖如下。
制定臨床評價方案:明確臨床評價的目的、方法、評價指標、樣本量等。例如,對于縫線產品,需要進行縫合強度、組織反應、愈合時間等臨床評價;對于吻合器產品,需要進行吻合口的愈合率、吻合口的出血率、吻合口的瘺率等臨床評價。
收集臨床數據:收集臨床評價數據,并進行分析和總結。例如,通過統計分析、圖表展示等方法,對臨床評價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得出結論。
6. 說明書和標簽
說明書:按照相關法規和標準制定說明書,明確產品的適應癥、禁忌癥、使用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等信息。例如,說明書應包含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結構組成、工作原理、使用范圍、禁忌癥、使用方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儲存條件、有效期等信息。
標簽:按照相關法規和標準制定標簽,明確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例如,標簽應包含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確保標簽的清晰度和易讀性。
第五部分: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的發展趨勢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吻(縫)合器外科產品將會朝著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方向發展。未來,吻(縫)合器外科產品將具有以下發展趨勢:
1. 智能化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將更加智能化,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手術規劃、操作指導、術后監測等,以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患者的影像資料,制定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指導醫生進行手術操作,避免誤操作;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監測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處理。
2. 個性化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將更加個性化,例如,根據患者的解剖結構、病變情況等,定制個性化的吻(縫)合器產品。例如,利用3D打印技術制造個性化的吻合器,以適應不同患者的解剖結構;利用生物打印技術制造個性化的組織工程支架,以促進組織再生。
3. 多功能化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將更加多功能化,例如,集成了止血、縫合、吻合等多種功能,以滿足不同手術的需求。例如,開發集成了止血功能的吻合器,以減少手術出血;開發集成了縫合功能的吻合器,以簡化手術操作。
4. 可降解
吻(縫)合器外科產品將更加可降解,例如,使用可降解材料制造吻(縫)合器產品,以避免二次手術。例如,使用聚乳酸、膠原蛋白等可降解材料制造縫線,在完成縫合功能后,可被人體吸收降解;使用可降解材料制造吻合器,在完成吻合功能后,可被人體吸收降解。
第六部分: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的審評共性問題
1.帶線錨釘產品中縫線的性能研究應注意哪些方面?
帶線錨釘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其縫線的性能指標及其要求的制定應從產品的臨床需求和預期用途角度出發,結合產品的適用部位及具體使用方式,綜合考慮對縫線本身性能的質量控制要求,確定帶線錨釘中縫線的性能指標及要求。帶線錨釘通常用于骨與軟組織的固定,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不同于第二類的非可吸收外科縫線。在產品設計研發中參考相關國家或行業標準時,應注意標準的適用性。
CMDE審評四部
2.帶線錨釘產品注冊單元應如何劃分?
帶線錨釘用于骨與軟組織之間的固定,由縫線和錨釘組成。錨釘的組成材料(包括材料牌號)不同,應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其配合使用的縫線組成材料不同,也應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若申報產品由多根縫線組成或一根縫線由多種材料制成, 但作為整體組配或組合使用,可按同一注冊單元申報。
CMDE審評四部
3.全縫線錨釘如何通過同品種對比開展臨床評價?
全縫線錨釘可通過同品種對比開展臨床評價,同品種器械應選擇具有相同適用范圍的已獲準境內上市同類產品。
與同品種醫療器械的對比項目包括設計原理、結構組成、尺寸規格、操作性能、力學性能等。結構尺寸對比需包括自然狀態下和軟錨收縮后結構尺寸對比,明確編織方式以及單股線的粗細等異同。針對結構尺寸差異,需解釋申報產品選擇該設計的原因,并結合后續力學性能證明差異不對產品安全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操作性能對比包括插入力、軟錨收縮是否容易成結等,對于非定量的操作性能評價指標,產品設計驗證資料顯示可滿足臨床需求時,可不需與同品種產品進行對比。力學性能對比包括動靜態固定性能的對比,申報產品的力學性能不應差于同品種產品。在與同品種器械進行力學性能對比時,需注意試驗參數(如荷載大小和循環次數等)和力學測試固定塊選擇的合理性。若使用人工骨,建議根據臨床使用情形下的骨質條件確定模擬塊構成(如皮質骨/松質骨復合塊)、厚度和密度等,測試鉆孔直徑大小與臨床使用時的直徑保持一致。在提供各力學測試報告時,需注意明確各試樣失效模式。
對于預期應用在生物力學要求顯著不同的解剖部位的錨釘,需分開與具有相同適用范圍的錨釘進行對比。
4.相同材質的普通可吸收縫線與帶倒刺可吸收縫線是否可以在一個注冊單元內申報?生物相容性評價是否需要兩種類型的縫線分別評價?
因普通可吸收縫線與帶倒刺可吸收縫線的產品設計、閉合傷口的機理、性能指標等均不同,需分別開展產品性能研究、斷裂強力在動物體內隨時間的變化的研究、臨床評價等,建議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申報注冊。同一企業生產的上述兩類縫線若原材料、生產工藝(除切刺工藝外)均相同,可選擇其中一種縫線開展生物相容性評價。
CMDE審評五部
5.可吸收性外科縫線的注冊單元劃分原則需符合哪些情形規定?
產品的注冊單元劃分原則上應符合《醫療器械注冊單元劃分指導原則》的要求,可吸收縫線材質不同的建議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進行申報;倒刺縫線和普通縫線的結構設計存在差異,產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評價標準及預期適用部位不同,建議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進行申報。
CMDE審評五部
6.關于醫用縫合針產品的首次注冊以及許可事項變更中,同一注冊單元內注冊檢驗典型性產品的確定原則?
按照“同一注冊單元內,所檢測的產品應當是能夠代表本注冊單元內其他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典型產品”的原則,進行注冊檢驗的典型性產品應能涵蓋該注冊單元全部產品特征。如同一注冊單元中有不同針型、不同牌號不銹鋼的縫合針,則應考慮分別進行注冊檢驗。
CMDE審評五部
7.吻合器的部件硬度有何要求?
依據《吻(縫)合器產品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采用20Cr13材料制成的部件應經熱處理,其硬度為40HRC-48HRC;切割刀的硬度應不低于377HV0.2。制造商也可根據自己產品的性能制定部件和切割刀的硬度,但是需要提供完整的驗證資料予以證明。
CMDE審評五部
結語:吻(縫)合器外科產品的技術評審要求復雜且嚴格,需要醫療器械企業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和法規意識。通過深入了解相關法規要求,并結合產品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研發和申報策略,才能順利推動產品的研發和上市進程,為臨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來源:器械研發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