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05-07 17:05
為確保藥品質量和防止交叉污染,生產設備的清潔方法應當經過驗證。隨著 FDA 對清潔驗證更加重視,驗證中可能存在各種問題和困難。文章將基于制藥企業的視角,討論清潔驗證實施過程中需重視的問題,以及需要采取的應對策略。
1、清潔驗證概述
清潔驗證目的是證明生產設備經過清潔,將化學殘留、微生物殘留清潔至可接受限度,避免產生交叉污染。清潔驗證全過程考慮其生命周期[1],藥品生產過程應有一個經驗證且受控的設備清潔程序,制定合理的接受標準,對清潔效果持續監測,確保方法持續有效。
1.1清潔驗證應具備的條件
1.1.1 清潔方法的開發與建立
清潔方法開發與建立的內容包括選擇合適的清洗劑、清潔方法的設計和可操作性等。
應用風險評估[2]來確定驗證的水平及清潔規程的要求。風險評估至少包括以下內容:活性物質,輔料和中間體的溶解度;劑量水平/毒性/藥效;設備的設計和構造,包括產品直接/間接接觸的設備表面;專用/非專用設備;關鍵的設備部件;設備表面材料的吸附性;清潔的難點;清潔周期,特別是專用設備,用來預防分解物質殘留的累積;微生物、內毒素的風險。
1.1.2 可接收標準和分析方法的驗證
可接收標準:生產設備存在化學物質 (活性藥物成分、輔料、洗滌劑、消毒劑)、微生物、內毒素污染。這些污染物限度首先應目視設備清潔無可見異物。
化學殘留可接收標準:采取以下三種計算方式進行 MACO(允許最大殘留) 的計算,再依據 MACO 計算可接受限度。第一種:據產品的 ADE(可接受日暴露值) 或 PDE(允許日接觸量)計算;第二種:根據 TDD(日治療劑量) 計算;第三種:根據一般限度標準 10~1 000 mg/L 之間。對于毒性、過敏性、致畸性的產品限度應當根據風險評估制定,通常規定為 10 mg/L。選擇這三種殘留最低限度作為清潔驗證可接受標準。
微生物可接收標準:接觸和擦拭法可根據環境監測規程中相應的表面微生物要求。淋洗法:根據最后所用淋洗水的微生物要求。
內毒素可接收標準:有內毒素要求的產品設備清潔后一般需考慮內毒素殘留,如果已清潔設備后續還有去除內毒素的方法,則不需要考慮內毒素殘留。選擇產品內毒素標準作為可接受標準。
分析方法驗證:不同設備的材質應經過回收率驗證,樣品的回收率和重現性必須通過實驗進行測試,按照不同的材料類型和表面處理情況來進行取樣以表明設備表面的污染物具有重現性,擦拭取樣的回收率必須大于或等于 50%。分析方法應考慮專屬性或非專屬性來顯示清潔方法的有效性。
1.1.3 強化人員培訓
關鍵區域手動清潔的設備,應借助高壓噴頭的專用工具進行清潔,這些特定設備有不同的清潔程序。人是最不確定因素,手動清潔因操作人員不同而有差異性,為了證明清潔方法的可靠性,清潔驗證時應包括不同的員工,且由經過培訓的人員來執行。
2、制藥企業需要重視的問題與應對
2.1忽視法律法規對設備清潔的要求
設備清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有很多公司都忽視了法律法規中對設備清潔的要求,曾經收到過“警告信”。圖 1 中列出了從 2002 年到 2006 年 5 年間發生的 483 缺陷的統計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將近 95% 的“警告信”都是因企業沒有制訂出有效防止潛在交叉污染的設備清潔程序而產生的。沒有定期對設備和器具進行清潔與維護,有可能造成交叉污染,并對藥品的安全性、鑒別特性、濃度/效價、質量和純度造成影響,違反聯邦法規 21 第 211.67a。
圖1 2002年到2006年483缺陷的統計
生產中所用設備 (包括器具) 的清潔維護沒有建立適當的規程。違反聯邦法規 21 第 211.67b。
沒有保存藥品生產中所用設備的維護、清潔、消毒和檢查的記錄,無設備清潔、維護、使用的記錄,包括日期及使用時間。違反聯邦法規 21 第 211.67c。
清潔驗證中產品接觸的表面材質如不銹鋼、搪玻璃、硅膠、有機玻璃、聚四氟乙烯驗證沒有涵蓋全面,擦拭面積、擦拭方法沒有與驗證一致等。
2.2化學殘留限度很低及應對
當計算所得的化學殘留限度低于標準限度時,有以下方法應對:
(1) 使用靈敏度高的檢驗方法。分析方法多種多樣,有特定的分析方法 ( 如:HPLC、UPLC 等 )、非特定的分析方法 (如:TOC、UV、電導率或 pH等),多功能車間精制步驟一般選擇特定的分析方法。檢測清潔劑可以采用選擇性的方法或者非選擇性的方法,例如 TOC。
(2) 提高清潔驗證時的取樣樣品濃度或其他辦法,更改取樣參數。例如擦拭取樣中,通過增大取樣面積或者減少拭子萃取的溶劑量。
(3) 提高清潔驗證時的取樣樣品濃度或其他辦法。
(4) 減少淋洗量。
(5) 增大后續產品的最小批量會提高限度。
(6) 限制生產順序,如果已清潔的產品殘留限度較低,則下一生產產品不能為限度更低的產品。
(7) 利用“ICH M7 基因毒性雜質限度確定”提高 TTC。
2.3取樣不具代表性及應對
清潔驗證中常見的取樣僅為淋洗液或僅為擦拭法。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淋洗的優點是它能測量整個設備的表面區域。然而,選擇的溶劑必須確保污染物的高回收率。但弱點是污染物可能不會溶解或可能遇到稀釋問題,因此不能確保檢測的準確性。
擦拭法的優點是提供了一個表面的直接處理方法,但它不適用在大型設備的完整表面取樣,所以必須選取有代表性的取樣部位。這個方法也有技術局限性,不適用于那些無法取樣的設備。擦拭適用于無法進行淋洗取樣或回流溶劑時的取樣,如:打粉和篩網、包裝袋、托盤干燥器。
擦拭法應對取樣部位最難清潔[3] 的部位進行評估,通過驗證證明哪個部位最難清洗,取樣點選取應堅持以下原則:最有代表性的部位、關鍵部位、各類最差點 (難清潔的部位)、與產品直接接觸的表面、氣流型導致的最差點、活動頻繁的地方、靠近產品的地方、結構材料不同的部位、取樣點的方便性和重現性。
2.4取樣污染及應對
取樣時先取空白棉簽,空白棉簽先用相應的溶劑潤洗,與樣品隔離;同一個取樣點應該先取微生物,再取化學殘留,取微生物時不能在同一點取化學殘留的樣品,但必須在同等水平的點上取樣,微生物取樣后應清潔該取樣點;取樣容器如用于微生物殘留測定,應選用已經過滅菌的取樣瓶;如用于化學殘留,應確保取樣容器的清潔;對于所有清潔驗證的設備如反應釜,過濾器和干燥器等應在淋洗之后取擦拭樣;如果僅擦拭樣或僅淋洗取樣,需要給出充分的理由,證明取樣具有有效性和代表性;取樣擦拭方法應與驗證方法一致。
2.5手動清潔的差異及應對
對手動清潔的設備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隨機檢查。由車間啟動隨機檢查,由質管部批準。在檢查過程中,最好檢查被認為是“難以清潔”設備的部分,必要時檢測化學殘留或微生物殘留,每年年初初次驗證時和有新員工參與時,可用產品進行模擬污染、模擬清洗。
3、實施成功的清潔驗證總策略
在設備方面,確認設備不存在清洗死角,具備合適的噴淋、干燥功能,CIP 程序等。
在確認清潔方法方面,確認清潔方法合理,具有重復性、可操作性,若設備共線,應確認最難清洗產品、最差條件 (如:溶解性、毒性),確認下一產品劑量最大、批量最小。
在文件準備方面,查閱清潔驗證 SOP,計算面積、統計材質、計算限度、分析方法開發和分析方法驗證。
4、結語
清潔驗證既是保證患者用藥安全的一個重要要素,通常也是 FDA 檢查中的關鍵項。本文闡述了清潔驗證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制藥企業應結合自身情況采取相應策略,不斷完善和改進清潔驗證工作。
參考文獻
[1] 翟鐵偉. 藥品生產中清潔驗證的生命周期探討[J].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19, 50(11): 1341-1347.
[2] 姜斌. 質量風險管理在非無菌原料藥清潔驗證評估中的應用[J]. 中國藥師,2017, 20(12): 2281-2285.
[3] 高歌,張會云,尤春玲,等. 制藥企業共線生產產品清潔驗證[J]. 質量探索,2016, 138(4): 46-47.
本文作者丁婷婷,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來源于化工管理,僅供交流學習。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