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05-04 12:18
在目視檢查中,對容器缺陷品的定義和分類相當重要,每個方法/設備對缺陷品的識別能力不同,所以在設備確認中,應基于缺陷品的測試組對設備進行確認。
以下內容為對目視檢查缺陷品的分類建議/指導。
缺陷等級分類
應至少定義兩個基于產品的缺陷項目(關鍵缺陷和主要缺陷)。定義更多的缺陷項目可能是合適的,例如:
關鍵缺陷:可能破壞無菌性、容器完整性或對患者造成傷害
主要缺陷:可能改變產品的內容或功能
進一步的缺陷類可以是:
次要缺陷:不影響患者健康或產品功能的缺陷
備注:如果一家公司對打算投放到文化敏感市場的產品進行額外的外觀缺陷的目視檢查,建議不將其納入GMP缺陷分類。
分析缺陷類型和趨勢
在對生產過程趨勢分析的基礎上,為每一類缺陷定義一個接受限度。對于單個缺陷數量和所有缺陷的總和數量進行規定,同時應監測產量。
針對不同缺陷類型,典型的行動限如下:
關鍵缺陷: 0.5%至1% *
主要缺陷: 1% - 3%
次要缺陷: 3% - 5%
*存在關鍵缺陷(如渾濁),可接受限度為0。
典型的限度值也可以設定由特定缺陷(如顆粒)替代關鍵、主要和次要的分類。
根據ASTM E2587-2(在統計過程控制中使用控制圖的標準實施規程),趨勢的控制限值應基于于工藝數據的計算,而不是基于固定的規格限值。應以30個具有工藝代表性的數據為基礎進行評估。這就要求在根據測量數據點進行首次計算之前,根據經驗確定初步的控制限。
對于超過這些限制的批次,應預先確定采取措施。對違反限量的批次應進行復驗。在某些情況下,根據缺陷檢出率的不同,在首次檢查中使用的檢驗方法可能不適用于復檢。采用何種復驗方法必須由適當的授權和合格的人員進行確定。
應對超限原因進行調查,并進行評估。例如:當出現超過接受限制的一個批次時,應觸發不合格調查。超過接受限制兩個批次時,應進行額外的100%復檢。復檢應在調查超過限制的原因結束后進行。復檢應采用不同于首次使用的技術(手動、半自動或自動目視檢驗)進行,不應超過2次復檢。檢查系統的局限性也應考慮在內,如自動化系統在第一次運行中無法識別某些缺陷,那么在第二次運行中也可能失敗。
不建議對剔廢盒內的容器進行復檢。在沒有充分調查的情況下,不得進行復驗。
全自動測查系統的灰色通道的使用
全自動檢查系統的“灰色通道”:在自動檢查中定義“灰色通道“對于分離檢查結果不明確的容器可能是有用的。從技術角度來看,“灰色通道”也是有意義的,例如,當機器停止時,不確定小瓶是否已被完全檢查。
灰色通道的例子:
1:氣泡:氣泡可能是導致檢測結果不清的原因。攝像系統無法區分顆粒物質和氣泡。因此,為了減少氣泡,當產品經過一定時間的靜置后進行重新檢查,但執行不應超過一次。
2:灰色通道中的其他缺陷:從技術角度來看,如果相機系統無法檢測到缺陷,則應該手動重新檢查一些小缺陷(例如小劃痕)。在驗證過程中,應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
注意:灰色通道中的容器只能復檢一次。
在線全自動檢查系統還應對設備的生產過程進行趨勢分析。由于在線過程和相機系統無法對缺陷類別進行趨勢分析,因此必須建立技術層面的趨勢分析系統,如瓶身缺陷、軋蓋缺陷、瓶肩缺陷等。設備攝像機的極限及其檢查范圍必須根據ASTM E2587-2標準建立,并為在線控制過程的過程能力指數(CpK)計算提供參考。
當批量生產過程中超過控制線應采取預先確定的措施,并在生產過程中采取行動。由于立即采取了糾正措施,因此不需要對該批次進行復檢。
不建議對剔廢盒中的產品進行復驗,并且在未進行調查之前不得進行復驗。
批次釋放
對于發批次釋放,需要評估兩個標準:
1. 100%批次檢查的趨勢分析
2. 進行AQL人工檢查的結果
100%檢查的檢查結果,作為生產過程的一部分,是批記錄的組成部分,描述了缺陷類型(纖維,渾濁,裂紋等)以及缺陷的分類(如關鍵,主要或次要)。
對于自動在線檢查,這些分類需要在技術層面上進行(瓶身缺陷、軋蓋缺陷…),不能使用諸如關鍵,主要或次要的分類進行定義。
對于AQL的人工檢查,應根據預先確定的AQL程序對100%檢查的批次進行隨機抽樣。AQL人工檢查可由生產人員在質量監督下進行。
批放行時,最低AQL應為
關鍵: 0
主要: ≤0.65 AQL
次要: ≤4.0 AQL
如果超過AQL限度,整批可重新100%檢查,然后進行第二次AQL人工檢查。該過程可以重復,但必須有調查進行證明,并且最多不應超過2次。建議對重復的AQL測試有更嚴格的AQL限度。
通過兩種方式可以收緊AQL限度:
保持AQL樣本量并使用下一個(更嚴格的)AQL限度或
保持AQL限度并使用下一個(更高的)AQL樣本量。
根據USP<790>,在AQL人工檢查中允許顆粒被檢出。這與AQL對大于0.01的顆粒的限制有關,因為AQL手動檢查只是一種“統計工具”,不能100%保證批次中沒有可見顆粒。但在USP中沒有給出關于粒子臨界性的聲明。所以我們應該研究檢查中發現的粒子。在AQL人工檢查中發現的任何顆粒缺陷都必須進行評估,以確定顆粒是否是由灌裝工藝導致的。該評估應包括產品顆粒的性質、大小和檢出率。如果顆粒缺陷不是灌裝工藝特有的,則可能導致AQL失效。如果顆粒缺陷在可見的邊緣,具有低和局部定義的檢出率,則可能不需要對受影響批次進行復檢。
AQL人工檢查的步驟數量應在批文件中進行明確。并且AQL人工檢查可在單獨區域進行,目視檢查人員不受時間限制。
100%燈檢的結果和AQL測試結果是產品評估的一部分,應包括該批次的所有相關因素。應經質量控制或質量保證部門評估,這些數據應以易于閱讀的格式提供給負責批次放行的人員。
參考文件:Visual Inspec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for Parenterals Use, V4.0, ECA, Mar,2024
來源:藥事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