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華內鏡宣布其全新產品VPB系列經皮膽道鏡發布,用于膽道系統疾病的微創診療,這意味著澳華的產品線進一步豐富,企業正式入局肝膽外科領域。根據澳華公布的信息顯示,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復用經皮膽道鏡,VPB系列經皮膽道鏡參數可圈可點,其中一款的最細插入部僅2.8mm。
肝內外膽管、膽囊管及膽囊部位常見的疾病,包括膽囊炎,結石、息肉等,嚴重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目前肝膽胰常見手術有ERCP(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傳統開腹手術。在上述的三種手術中,電子內鏡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ERCP手術中需要用到十二指腸鏡及膽道子鏡作為主要手術工具;
2、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需要用到膽道鏡取石及檢查;
3、開腹手術,需要用膽道鏡從T管進入到膽總管等部位取石及檢查。
澳華此次發布的VPB系列經皮膽道鏡所具備的功能,與臨床需求緊密貼合,可靈活有效地應用于多場景之中。

2.8mm超細插入部,突破復用膽道鏡天花板
VPB-XQ300型膽道鏡2.8mm的插入部前端直徑配合1.2mm的鉗道,超細的前端可以減少插入時的摩擦力,提供了更好的插入性。與此同時,助力醫生完成更多診療操作。
臨床場景下,在進行肝內外膽管的膽道鏡檢查時,通常需要切開膽總管,然后將膽道鏡插入進行檢查。然而,若膽道鏡的外徑能夠適應膽囊管(直徑約3~4mm),那么在膽囊切除或保膽取石手術后,就無需再切開膽總管,可以通過膽囊管順行進入肝內外膽管進行探查。這正是2.8mm超細膽道鏡的潛在用途所在。
2.2mm超大鉗道,診療無憂
另一款VPB-N300H型膽道鏡配備了2.2mm的超大鉗道,其參數在市面上的膽道鏡中非常出色,可進入到膽囊內部,膽總管,肝內膽管較粗部分,及術后通過T管進入檢查。大鉗道口能夠兼容大多數治療附件,可運用于多種臨床場景,為醫生提供了更靈活、便捷的內鏡操作方式。
澳華內鏡
澳華內鏡是一家從事電子內鏡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經過30年的技術積累與沉淀,澳華圍繞內鏡診療領域進行系統性產品布局,目前產品已包含4K超高清內鏡系統、光學放大內鏡、消化內鏡、鼻咽喉鏡及支氣管鏡等,可覆蓋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肝膽外科、泌尿科、急診科、ICU等臨床科室。在長期的技術創新之下,公司已突破了內鏡光學成像、圖像處理、鏡體設計、電氣控制等領域的多項關鍵技術,不斷推進精準診療與前沿科研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