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成式AI的推動下,AI芯片的需求和價格均水漲船高,對一些押注AI應用的科技巨頭來說,無疑增加了運營和研發成本。跟隨谷歌、亞馬遜等巨頭,微軟也加入了自研AI芯片的陣營。近日,微軟在其年度開發者大會Microsoft Ignite上推出了兩款自研芯片——Maia 100和Azure Cobalt 100,為大語言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提供動力。這兩款芯片將由臺積電代工制造,采用5納米制程技術。
據悉,Maia 100是微軟首款人工智能芯片,主要針對大語言模型訓練設計,屬于ASIC(應用型專用集成電路)芯片,適用于x86主機,基于臺積電5nm節點制造,可以與微軟旗下Azure軟件棧無縫集成。這款芯片將于明年初開始在Azure數據中心推出,目的是減少微軟對英偉達GPU的依賴。
而微軟推出的第二款芯片Azure Cobalt 100是基于Arm架構的128核云原生芯片,其針對通用計算任務,能與英特爾處理器和亞馬遜云的Graviton系列芯片展開競爭。這款芯片也可以與Azure的生態系統兼容,更大的用處是在微軟Cloud上運行通用計算工作負載,降低成本。
這些芯片的主要目的是支持諸如Copilot、Azure OpenAI以及其他服務的運行。Maia 100和CobAlt的推出標志著微軟在AI領域的自主研發實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微軟之所以自研AI芯片是因為該公司著眼削減提供AI服務的高額成本問題,畢竟其成本可能是搜尋引擎等傳統服務的10倍,包括Alphabet等其他科技巨擘也在開發關鍵技術芯片來降低成本。
據悉,在開發Athena期間,微軟為了滿足OpenAI的需求,已經向英偉達訂購了至少數十萬塊GPU。而進入9月,隨著ChatGPT熱潮趨于平緩,不斷有市場消息傳出微軟開始下調英偉達H100顯卡的訂單量。在微軟10月的財報電話會上,“削減成本”一事也被反復強調。
實際上,2010年微軟便希望能自研AI硬件。據The information報道,微軟至少從2019年開始,便在研發代號為“Athena(雅典娜)”的新AI芯片組,目的是為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的訓練及推理提供英偉達芯片之外的替代方案。
當然,除了成本之外,微軟也希望通過自研AI芯片構建自身競爭優勢。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就在大會上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你們帶來終極效率、性能和規模。”他補充說,Maia首先為微軟的人工智能應用提供動力,然后再為合作伙伴和客戶提供服務。
微軟多年的投資顯示了芯片在人工智能和云計算領域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性。這一舉措還可以使微軟免于過度依賴任何一個供應商,目前全行業對Nvidia人工智能芯片的搶購已經凸顯出這種脆弱性。
不過,對于這兩款芯片,微軟幾乎沒有透露任何技術細節,無法讓人判斷這種芯片與傳統芯片制造商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