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11-21 13:00
近日,全球領先神經工程、神經假體和臨床神經科學研究工具的供應商Blackrock Neurotech(下文簡稱Blackrock)發布了用于腦機接口(BCI)技術的下一代神經接口 —— Neuralace™。
Neuralace在最近舉辦的2022年神經科學學會上正式亮相,其設計比睫毛更薄,采用了多種材料和圖案設計,以便與大腦表面的更多區域相連接。超高通道數,靈活的電極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創新技術,將推動該公司未來BCI的研發。
新一代BCI,重構想象
Blackrock經過長期測試的NeuroPort® Array被廣泛認為是高通道神經接口的黃金標準,自2004年以來,該陣列已用于人類腦機接口,并推動了該領域許多最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在臨床試驗中,盡管被診斷為癱瘓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但使用Blackrock BCI的患者已經恢復了觸覺功能、肢體和假肢的運動以及控制數字設備的能力。
雖然Blackrock的BCI使患者能夠在不依賴輔助技術的情況下執行復雜的功能,但用于視覺和記憶恢復、性能預測和抑郁癥等心理健康障礙治療等領域的下一代BCI仍需要與更多的神經元連接。
Neuralace就是為了迎合以上需求而設計的:10000多個通道和整個可擴展系統集成在一個非常靈活的蕾絲結構芯片上,它可以捕獲比現有電極大幾個數量級的數據,從而實現能力和直觀性的指數級增長。
Blackrock聯合創始人兼總裁Florian Solzbacher表示:“如果我們今天的BCI僅通過600個通道就能幫助人們重新移動和獲得感受。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可以用一萬個或更多的通道,能做些什么”。“我們正在積極設想新的療法——治療焦慮、抑郁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 這項技術將使之成為可能。以此就能洞悉未來BCI的發展方向”。
全腦數據采集,無縫連接,生物相容性更高
Neuralace比睫毛還薄,可以用多種材料和圖案進行設計,以與大腦表面的大片區域相連接。由于其結構很薄,Neuralace可以與大腦的裂縫和溝相吻合,從而增加了數據收集的表面積。
此外,Neuralace的適應性結構也意味著更好的生物相容性。人體的免疫反應對所有神經植入物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但Neuralace的多孔結構將允許其與神經組織更自然地融合,支持細胞液的流動和生物分子的擴散,否則可能引發免疫反應和/或炎癥。
Blackrock正在準備其基于NeuroPort® Array的BCI MoveAgain作為醫療設備進行商業推出(該產品曾于2021年底獲得FDA突破性設備認定),公司預計Neuralace將于2024年用于神經科學研究,加入其廣泛的臨床和研究電極產品組合。該公司隨后將探索視覺假體在人類中的應用,目標是在2028年實現Neuralace視覺假肢的首次人體演示。
關于Blackrock Neurotech
Blackrock Neurotech成立于2008年,公司總部位于猶他州鹽湖城(Salt Lake City, UT),是全球領先的神經工程、神經假體和臨床神經科學研究工具的供應商。自2004年以來,其產品一直是全球腦機接口領域突破性研究創新的核心。
成立之初,公司原名為Blackrock Microsystems。其高科技創新遺產始于1997年從猶他大學分拆出來的Bionic Technologies。該公司由Brian Hatt和Richard A. Normann(猶他電極陣列的發明者)創立,后來由Cyberkinetics Neurotechnology Systems, Inc.(CKI)接管。
在將神經科學研究技術應用于人體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后,Blackrock Microsystems于2008年5月收購了CKI的研究業務。2021年5月,為了更好地體現公司長期以來對神經技術和腦機接口技術的專注,Blackrock Microsystems更名為Blackrock Neurotech。
Blackrock匯聚了來自密歇根大學、猶他大學、紐約大學等知名高校的博士人才,擁有超過20年的腦機接口專業知識,技術專長覆蓋材料、植入式電子、微型化、系統集成和規范。產品涵蓋了電極、前端探頭、數據采集系統、刺激器、無線探頭、行為系統、配件、適配器等八大類。
Blackrock為患者、臨床決策者和醫療設備公司提供診斷和治療神經系統的工具和產品,致力于讓患有神經障礙的人能夠重新走、說、看、聽和感覺,目前已經和500多家研究和臨床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2021年5月19日,Blackrock Neurotech完成1000萬美元的融資,由re.Mind Capital領投,Palantir Technologies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Peter Thiel、德國企業家Tim Sievers、Sorenson Impac參與投資。
來源:思宇Med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