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1-05 12:57
表面裂紋或表面龜裂
這是一種分布在工件表面深度較小的裂紋, 其深度通常是由0.01毫米到1.5~2毫米。表面裂紋分布的方向與工件的形狀無關, 但卻與裂紋的深度有關。
當裂紋的深度較?。▋H在百分之幾亳米時), 工件表面上形成細小的網狀裂紋。
當裂紋深度較大, 如接近1毫米或更大些時, 則表面裂紋不一定呈網狀分布
當工件表面由于某種原因而呈現拉應力狀態對, 且具有拉應力表面的金屬的塑性又很小, 即不易發生塑性變形的情況下, 則產生如上圖這種裂紋,例如發生表面脫碳的工件, 淬火時表層的馬氏體因含碳量較低, 而具有較內層的馬氏體為小的比容。因此在發生馬氏體轉變時, 使脫碳的表面受到拉應力的作用。這樣,當拉應力值達到或超過鋼的破斷抗力時, 則在脫碳層深度內形成表面裂紋。再如, 經滲碳后的工件(如 12Cr4Ni2A鋼)在滲碳后緩冷到低于100°C的情況下, 有時也能形成深度為滲層厚度的表面裂紋。此外, 如鍛模使用到一定時間以后,在型腔中會出現成條狀排裂的或網狀的熱疲勞龜裂以及淬火后工件在磨削過程中產生的磨削裂紋等均是這種表面裂紋的形式。
來源:每天學點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