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檢測案例
嘉峪檢測網 2021-12-20 22:34
【失效分析】飲水機水泵死機
背景:客戶反饋其生產的一款飲水機中的水泵使用一段時間后功能失效,不良率約為4%。失效現象不穩定,經客戶排查,為主板功能失效。故委托實驗室進行失效分析,找到失效原因。
分析結果:
1.通過電測、電容重焊以及高溫高濕實驗,發現不良與主板表面離子遷移有關。
2.表面成分測試發現不良主板表面僅殘留助焊劑,未發現異常元素。
3.該水泵所使用的錫膏未通過絕緣阻抗測試,錫膏助焊劑殘留物造成離子遷移發生。
失效癥狀:水泵死機
失效形式:離子遷移
失效機理:水泵使用的錫膏未通過絕緣阻抗測試。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處于長期通電(5V)狀態,易發生離子遷移。當轉子被卡住時電流達90mA,更加惡化
改善建議:清洗主板,降低表面離子殘留;更換抗絕緣劣化性能更好的錫膏
1. 問題描述
客戶反饋其生產的一款飲水機中的水泵使用一段時間后功能失效,不良率約為4%。部分不良品放一段時間(空氣中常溫環境下)或加熱、敲打、去除塑封再測試,產品功能均可恢復正常。經客戶排查,為主板功能失效,部分功能無法恢復的不良品,其R9,C1或R9,C2,或R7或R10兩端阻值變小,故需重點分析。
2. 不良現象確認
(1)將樣品接入5V直流電,不良品1#無反應撥動轉子亦無法運轉,不良品2#、3#需要撥動才能運轉且不穩定,良品可穩定轉動。
(2)萬用表量測不良品1#的R9和C2兩端阻值,為5.1Ω。理論值為5kΩ。
(3)板面有較多助焊劑殘留。
3. 測試結果
3.1電性量測與失效組件排查
將不良品1#通電,利用OPTO Thermal紅外熱成像顯微鏡觀察整板的發熱狀況,并對元器件進行熱點偵測,確認失效位置。
1) 將未轉動的不良品1#接入5V電源進行熱點偵測,發現頂部一排的晶體管未工作。C2和R9處于短路狀態。
2) 將電容C2用熱風槍取下,量測電容阻值,無短路現象。將取下的電容重新焊在不良品的PCB板上。用萬用表測量C2和R9兩端阻值,短路現象消失,阻值約為4.68kΩ。將水泵接入5V電源,水泵可運轉,電流約為29mA。水泵負載電流規格為35±6mA。
綜合客戶所述不良現象及實驗結果,不良符合離子遷移枝晶形成初期導致不穩定短路的特征,所以推測樣品不良與主板表面的離子遷移有關。
3.2模擬實驗
l 電容重焊后恢復正常樣品(1#)
將恢復正常的樣品1#懸掛在高溫高濕環境下:
(1) 接入5V電源,持續通電約72h,未發現異常。
(2)人為使轉子卡住,模擬樣品未工作時的大電流狀態。約42h后,撥動轉子,樣品無法運轉,量測C2和R9兩端阻值,再次短路。顯微鏡下查看,在R9附近發現離子遷移形成的枝晶。
3.3 表面成分測試
對1#不良品PCB表面進行成分測試,發現板面有助焊劑殘留(C、O、Sn),未發現異常元素(Ti來自黑色塑封膠,Si、S元素來自于綠色阻焊)。
3.4 驗證實驗
l 錫膏絕緣阻抗測試
將產品所使用的錫膏進行絕緣阻抗測試,驗證錫膏殘留物在高溫高濕環境的抵抗絕緣劣化性能。
在中溫高濕(40℃,93%濕度)環境下,施加于標準片正負極間固定電壓(100V),量測標準片正負極間在不同時間點的電阻值(共168h),從而判定錫膏的絕緣劣化傾向性能。電阻<108Ω為失效。以下為絕緣阻抗測試曲線:
實驗結果顯示該錫膏未通過絕緣阻抗測試(參照JIS Z 3197:2012),在測試板發現有離子遷移造成的枝晶存在,已經短路。
4. 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通過電測、電容重焊以及高溫高濕實驗,發現不良與主板表面離子遷移有關。
2.表面成分測試發現不良主板表面僅殘留助焊劑,未發現異常元素。
3.該水泵所使用的錫膏未通過絕緣阻抗測試。錫膏助焊劑殘留物造成離子遷移發生。
該水泵使用的錫膏未通過絕緣阻抗測試。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處于長期通電(5V)狀態,易發生離子遷移。當轉子被卡住時電流達90mA,更加惡化。
4.2建議:
1.清洗主板,降低表面離子殘留。
2.更換抗絕緣劣化性能更好的錫膏,需符合相關國際標準。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