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12-15 12:38
Interference宣布其產品BlueLeaf已獲得FDA“突破性設備”稱號。BlueLeaf是第一款基于導管的下肢靜脈瓣膜解決方案,用于治療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無需要植入物。目前已經在開展臨床研究,包括美國的早期可行性研究(EFS)。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VI)是一種以腿部靜脈壓力升高為特征的疾病。體征和癥狀包括腿部腫脹、疼痛和開放性傷口(腿部潰瘍)。
深靜脈回流(DVR)是導致CVI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腿部靜脈瓣膜的衰竭,導致血液回流到心臟。據估計約650萬美國人有深靜脈回流(DVR)和中度至重度CVI。
傳統深靜脈回流(DVR)的治療方式是姑息性的,包括壓迫治療、腿部抬高和局部傷口護理。不幸的是,這些方法不能解決深靜脈瓣膜功能衰竭的根本問題。由于沒有良好的治療選擇,深靜脈回流(DVR)患者不等不面臨病情日趨惡化,包括皮膚破裂和慢性潰瘍。這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關系龐大醫療費用支出。在美國靜脈潰瘍占醫療保健支出的約0.5%。
Interference的BlueLeaf通過血管內超聲圖像引導的方法,在患者靜脈壁組織外形成新的自體靜脈瓣膜,從而靜脈血液回流問題。迄今為止,超過25名具有不同解剖結構、疾病嚴重程度和病因學的患者通過BlueLeaf治療,在患者體內形成多個單瓣或者雙瓣,并顯示出良好臨床效果。
BlueLeaf
BlueLeaf是首個經皮介入首個下肢靜脈瓣膜解決方案,BlueLeaf不會再患者體內留下任何異物,即可解決深靜脈反流問題。其是在患者下肢靜脈中利用靜脈壁的組織層創建一個全新的靜脈瓣。
BlueLeaf包含有操作手柄、BlueLeaf導管、針組件和分離組件。
BlueLeaf 借鑒了開放手術建立“自體”瓣膜原理。
BlueLeaf采用經皮介入方法避免了開放手術的創傷,允許在一次手術中建立多個“自體”瓣膜,并且采用自動化技術上避免了開放手術的復雜操作。
BlueLeaf 演示
定位
分離
單瓣
雙瓣
BlueLeaf 臨床研究
在今年1月份,InterVene公布一項早期BlueLeaf臨床研究,并且通過臨床研究繼續優化改進BlueLeaf。
本項研究主要是評估BlueLeaf臨床可行性。本項研究總共有14名患者參與,其中13 名 (93%) 成功形成了至少一個單尖瓣,每位患者平均有 1.4 個瓣膜(0-3 個瓣膜)。在所手術期間 沒有與BlueLeaf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在任何時間點均未報告深靜脈血栓形成,包括10 名患者在 1 年的隨訪期間。對于至少形成一個瓣膜的患者,通過超聲檢查測量了瓣膜結構下方腘靜脈的平均 RT,基線時為 3.0 ± 1.0 秒,30 天時為 3.9 ± 3.1 秒,360 天時為 3.6 ± 2.1 秒。治療后的靜脈臨床嚴重度量表在所有 13 名成功治療的患者中均有改善,從基線時的 15.0 ± 6.0 降至 30 天時的 11.6 ± 5.5、210 天時的 10.7 ± 5.3 和 360 天時的 9.4 ± 5.0(P = .0002)。在達到 360 天隨訪的 5 名術前有潰瘍的患者,其中兩名患者 (40%) 治愈了所有潰瘍,三名患者 (60%) 的潰瘍數量減少。
來源:Med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