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11-29 12:20
摘要: “?;?rdquo;是基因毒警示結構,在含有水、醇或胺類等物質環境中極不穩定,分析方法開發難度極大,采用衍生化后測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衍生化試劑如何選擇,非常關鍵,本文以氯磺酸異氰酸酯為例,展示分析方法開發全過程,不足和缺陷之處,望同行批評指正。
一、化合物性質
本品具有 “酰基氯”基因毒警示結構,易吸濕,在空氣中形成煙霧,遇水劇烈反應生成氨基磺酸、氯化氫和二氧化碳。可溶于氯化烴、乙腈。沸點:107℃,分子量141.53。
“酰氯”在含有水、醇或胺類等物質環境中極不穩定。
二、衍生化試劑的選擇
思路1,采用小分子醇與其進行衍生化生成酯,在通過GC-MS進行采集,衍生機理如下:
結果:本品分別與甲醇、乙醇、異丙醇和正丁醇反應,采用GC-MS進行檢測,峰型良好,但方法靈敏度無法滿足1ppm的限度要求。
圖1:GC-MS譜圖
思路2,進一步考慮選擇含芳香集基團的醇或胺與其進行衍生,然后采用LC-MS/MS方式進行采集,衍生機理如下:
結果:采用氯磺酰異氰酸酯與苯胺衍生,以二氯甲烷為溶劑,產生的衍生物較多,以乙腈為溶劑(5%的甲醇助溶),產生的衍生物相對單
一,便于定量,譜圖如下所示:
圖以二氯甲烷為溶劑的衍生化結果
圖以乙腈為溶劑的衍生化結果
三、檢測方法的優化
3.1、衍生化時間對產物的影響
氯磺酰異氰酸酯與苯胺反應立即生產白色固體并伴有白霧,快速反應,衍生時間考察5min,10min,20min。
結論:該反應快速,5min已完成全部反應,衍生時間的延長對衍生效果基本無影響。
3.2、衍生試劑用量對反應的影響
取氯磺酰異氰酸酯約30mg,分別加入不同體積的衍生化試劑進行反應,根據衍生化試劑的反應當量,分別加入1倍反應當量,2倍反應當量及3倍反應當量。
結論:隨著衍生化試劑量的增加,衍生產物的量也隨之增加,當加入量大于2倍理論量后,衍生產物的量基本不再增加,表明加入至少2倍理論量的衍生試劑時能保證衍生完全。
3.3、色譜條件的選擇
根據上述條件,進一步進行色譜條件的優化:
條件一、流動相:10mmol甲酸銨水溶液(用甲酸調節pH值3.5)-乙腈(45:55),柱溫30℃,流速0.3ml/min,進樣量5μl,運行時間5min,色譜柱,C18色譜柱(2.1*150mm,3μm),質譜條件,電噴霧離子化源(ESI),多反應監測(MRM,290.2/170.9),離子源溫度300℃,脫溶劑管溫度250℃,霧化氣流速(N2)3L/min,加熱器流速15L/min,干燥器流速10L/min;CE電壓13.0V。
條件二、多反應監測(MRM,290.2/78.06),其他同條件一
條件三、反應監測(MRM,290.2/92.10),其他同條件一
結論:多反應監測(MRM,290.2/170.9)條件下,方法靈敏度最高。
條件四、固定“多反應監測(MRM,290.2/170.9)”條件,CE電壓分別設定為13V、15V及20V。
結論:不同碰撞電壓,目標組分的響應差異不大,最終確定CE電壓為13V。
條件五、對照品溶液配制方式的選擇
采用加標回收率的考察方式,評估基質效應的影響,數據如下:
結論:根據上述結果可知,本方法測試具有基質效應,標準中擬定采用標準加入法。
四、方法預驗證
對某原料中該雜質進行預驗證,結果顯示,本方法的專屬性良好,靈敏度可以達到0.5ppm的定量,回收率在80%-120%之間,方法可行。
五、參考文獻
[1]2020版《中國藥典》通則 9101.
[2]ICHM7.
[3]衍生化法測定酰胺類基因毒警示結構雜質的綜述.
來源:藥事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