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8-27 16:29
日前,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了《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質量安全吹哨人舉報處置工作制度(試行)》,對吹哨人舉報的接收、處理、獎勵、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企業內部人員主動參與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
筆者認為此做法值得借鑒,這有助于及時發現并排除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安全隱患,推進社會共治。
近兩年,藥監部門收到的舉報量大幅度上升。以江蘇省為例,2018年,各級監管機構共受理藥品投訴舉報6112件,受理醫療器械投訴舉報2017件,受理化妝品投訴舉報2957件,合計11086件;2019年,江蘇省各級監管機構共受理藥品投訴舉報2540件,受理醫療器械投訴舉報1058件,受理化妝品投訴舉報13448件,合計17046件,較上年同比增長53.8%。
醫藥界吹哨人也明顯增多。在吉林省藥監局公布的2019年投訴舉報數據中,來自企業內部人員的舉報顯著增加,涉及藥品進貨渠道、銷售和存儲環境不符合規定等問題。企業內部吹哨人在維護藥品質量安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鼓勵吹哨人舉報,可有效促進社會共治。2019年9月,國務院發布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對吹哨人制度建設進行部署。2021年8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財政部聯合印發《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該辦法將于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辦法明確了舉報違反食品、藥品等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重大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結案后,給予相應獎勵,每起案件的舉報獎勵金額上限為100萬元。在食品藥品領域,監管部門加大力度鼓勵內部知情人舉報違法行為。
吹哨人是揭示本企業(單位)違法違規行為的內部人員,企業內部知情人士對產品生產流程、隱秘的違法行為非常熟悉,甚至超過了部分執法者和行業專家。在執法力量還難以做到對市場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巡查的現實情況下,內部知情人的舉報能有效降低監管成本,增強食藥安全監管和治理效果。
筆者認為,吹哨人制度需要對舉報的接收、處理、獎勵、保護工作進行統一而明確的要求。
規范受理途徑。吹哨人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提供信息,如電話、信函、傳真、電子郵件、走訪等,實名、隱名或匿名向有關部門反映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違法犯罪行為或違法犯罪線索,監督管理部門對吹哨人的舉報應統一登記、臺賬管理,實行收到告知、立案告知、結果告知制度,保障吹哨人的舉報權和知情權。
明確獎勵制度。明確藥械化違法的范圍、舉報獎勵額度、舉報獎勵發放方式、發放時限等,按照有關獎勵政策對吹哨人進行獎勵。同時可鼓勵企業主動進行內部糾錯,對其適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落實保護工作。吹哨人作為企業內部人員,必須給予嚴格保護,不得將吹哨人信息、舉報內容、舉報辦理情況和獎勵情況等泄露給被舉報企業或者與舉報處理工作無關的人員。被舉報人對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的,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來源: 中國食品藥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