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1-31 11:27
導讀
質譜概念于1913年由Thomson提出,經過不斷的發展,近年來以其高靈敏度、高準確性和多通道檢測成為分析檢測領域最核心的技術之一。它的原理是根據不同質荷比(m/z)的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運動行為的差異而進行識別和檢測。在美國,質譜技術的發展相對成熟,服務于臨床質譜檢測的項目就已達400余項。國內質譜生物監測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目前主要擴展到了新生兒篩查、維生素檢測、藥物監測、微生物鑒定等領域。據統計,國內質譜生物檢測市場已過百億,LDT更有廣闊市場有待開發。質譜的發展也有力推動了精準醫療的發展,也因此,質譜的熱度逐年遞增。
01、方法學驗證相關內容
各國藥品監管機構發布的指導原則以及ISO 17025的規范性文件中關于方法學驗證的內容中,一般都會提到以下3個概念:方法驗證(methodvalidation)、方法轉移(methodtransfer)和方法確認(methodverification),三者既相互聯系又有區別,都是為了保證檢驗方法適合于檢驗、被檢樣品質量可控,同時確保檢驗人員有能力操作方法。目前行業中方法驗證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是對方法轉移的內容卻很少提及,本篇文章將著重介紹下方法轉移的相關內容。
02、何為生物分析方法轉移?
一個實驗室建立了分析方法并經過驗證后、當其他實驗室(方法接收實驗室)在使用這個方法進行檢驗檢測時,就牽涉到方法在2個不同實驗室之間的轉移問題,接收方法的實驗室需要證明其能夠成功地在本實驗室中運行該方法,這就是所謂的方法轉移。
03、生物分析方法轉移面臨的挑戰
生物分析方法的轉移過程存在一些挑戰。這些挑戰可能涉及方法本身,方法轉移過程,實驗室之間的溝通,以及實驗室之間不同的工作習慣等。如果不做好充分準備,在生物分析方法轉移過程中的一些疏忽可能會導致整個研究項目的延誤。
04、生物分析方法轉移的的準備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如果接收方法的CRO(接收方實驗室)和發送單位(發送方實驗室)是初次合作,那么在簽訂合同之前就應該對CRO的設施和整個實驗室的資質進行審查,同時進行其他常規的程序(包括法律層面的)。發起單位的質量保證(QA)和生物分析部門都應該參與審查工作,以判斷CRO的整體合格性,尤其是涉及CRO對GxP監管標準[良好實驗室規范(GLP)、良好臨床試驗規范(GCP)等]的合規程度及其科學業務能力。對于那些已經和發起單位合作過的CRO,也需定期審查其設施和實驗室的合格性。
05、生物分析方法的轉移
①交流與溝通的重要性
一個生物分析方法的轉移可以被視作不同分析人員使用不同的實驗室系統(電腦系統、軟件、冷藏室、天平、移液槍、溶劑、自動化系統、質量檢測系統等)在不同的儀器上進行的交叉驗證。就步驟而言,一個實驗室一旦被選為接收方法的實驗室,發送和接收方實驗室的科學人員應當討論方法的所有細節,尤其是方法的專屬性和分析物的穩定性。需要強調的是,漏過任何書面方法步驟中沒被提及的微小細節都有可能導致方法轉移的失敗,尤其是對于那些有難度的方法。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當為方法轉移進行面對面的會議或者實地培訓。一個成功的方法轉移不僅在于發送方和接收方實驗室的科學能力,而且還取決于他們之間的良好溝通。理解方法轉移的共同目標及尊重實驗室之間文化的不同會幫助兩個實驗室建立穩固的聯系,從而使方法轉移得以順利進行。
②驗收內容及標準
根據將要轉移方法所服務的項目性質,生物分析方法的轉移可以是簡單的部分或交叉驗證,但也可能是“按需定制”的原則進行進行復雜的全面驗證。
對已知分析物含量的QC樣品進行重復分析,用來確定方法的準確度。批內(交叉/全面驗證)準確度應當用至少4個濃度水平(LLOQ、低、中、高) 的6次重復測定來進行測試。為了便于理解,這里給大家介紹下該四個濃度如何選擇:
①LLOQ:
LLOQ即為定量下限,一般為標準品經空白基質逐級稀釋、前處理,并質譜檢測后,其信噪比S/N為10時,6次平行測定后不精密度 CV<20%,準確度<15%。
②低濃度質控:
可選110% LLOQ的質控濃度作為低濃度質控濃度,也有指南中建議選定臨界值的1/2。
③中濃度質控:
可選[定量下限(LLOQ)+標曲的最高點濃度] /2的質控濃度作為中濃度質控濃度,也有指南中建議選定臨界值的2倍。
④高濃度質控:
可選90%或80%標曲的最高點濃度。
除LLOQ的偏差(%) 應當在土20%范圍內, 其余QC樣品濃度水平測得的平均偏差應該在標示濃度的±15%內。對于批間(全面驗證)準確度,來自于至少兩天的至少三批次分析的LLOQ、低、中、高濃度樣品應當被測試。除LLOQ樣品的偏差應該在標示濃度的±20%內,對所有其他QC樣品,平均濃度應該在標示值的±15%內。
批內(交叉/全面驗證)精密度應當用至少4個濃度水平(如LLOQ、低、中、高) 的6次重復測定來進行測試。除LLOQ濃度樣品的變異系數(CV) 不應超過20%, 其余濃度水平QC樣品的CV不應超過15%。對于批間(全面驗證)精密度,來自于至少兩天的至少三批次分析的LLOQ、低、中、高QC濃度樣品應被測試。除LLOQ濃度樣品的CV不應超過20%,所有QC樣品的批間CV不應該超過15%。
除以上在接收方實驗室進行的使用接收方實驗室制備的QC樣品進行的批內(交叉/全面驗證)及批間(全面驗證)實驗外,一組由發送方實驗室制備并且驗證過的QC樣品(低、中、高)應當被安排在接收方實驗室的至少一個驗證實驗中,并且至少每個濃度水平重復一次。對所有被測試的濃度水平而言,這些QC樣品在發送方和接收方測得結果的差異應當在±15%以內。
作為方法轉移的一部分,至少20個已測樣品應在接收方實驗室重新分析。對于至少67%的已測樣品,在發送方實驗室的原分析中得到的濃度數據和在接收方實驗室重新分析中得到的濃度數據應在兩者平均值的±20%內。兩組結果之間較大的差別可能暗示分析方法存在問題并應當進行調查。
來源:小桔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