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檢測案例
嘉峪檢測網 2019-12-27 11:31
黃銅連接線頭儲存紅斑分析
摘要
背景:音頻連接線組裝完儲存約6個月后,其RCA Jack頭表面出現紅色斑點,嚴重影響產品外觀。
分析結果:不良呈點狀腐蝕形貌,中心異物集聚并向邊緣擴展,含較多Na、S、Cl、K等;各鍍層厚度均達到要求規范,產品已經腐蝕到銅層;紅斑中心區域均發現有鍍金層孔洞,直徑高達10μm以上;人工汗液可腐蝕RCA頭,防銹油擦拭不會造成產品腐蝕。
失效癥狀:外觀紅斑。
失效形式:腐蝕。
1.背景
Cable 部門生產之音頻連接線,組裝完儲存約6個月后,其RCA Jack頭表面出現紅色斑點,嚴重影響產品外觀。
2.實驗方案
3.實驗結果
不良狀況:
不良批次產品為5月生產,存儲6個月后出現斑點且不良率高達100%。
不良呈典型點狀腐蝕形貌,中心異物集聚,并有向邊緣擴展之勢;
異常位置成分(wt%)含較多Na、S、Cl、k等元素。
切片結果顯示:產品已經腐蝕到銅層;
成分結果表明:腐蝕坑底部含Cl,腐蝕坑表面同時含有Cl和S。
膜厚測試結果見下表:
二者Au膜厚無明顯差異,不良品Ni層膜厚稍薄;
各鍍層厚度均達到要求規范 。
對不良品表面用酒精擦拭后,分析發現:
點中心區域均發現有孔洞,直徑高達10μm以上;
孔洞中心被腐蝕產物填滿。
選取同批次RCA Jack頭,對其表面進行觀察,以分析產品鍍金表面質量:
表面孔洞較多,其直徑可達10μm,且部分孔洞已深至銅層。
4.分析與討論
金屬腐蝕是由各種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來料RCA Jack頭表面存在明顯的孔洞缺陷,表面保護不好,且易殘留手汗/防銹油等外來物質;
不良產品為5月生產,正直夏季,溫度較其他季節偏高,操作人員更容易出汗,在缺陷位置容易粘附汗液 ,提供弱酸性環境。
人的汗液是一種無色透明或淡黃色帶有咸味呈弱酸性的液體,它的pH值為4~6。當汗液與金屬接觸時,會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汗液膜,汗液膜(特別是Cl離子)會腐蝕金屬。
縱上推測腐蝕機理如下:產品來料表面存在孔洞缺陷,組裝操作手汗可能殘留在這些缺陷處,直接與銅層接觸,引起腐蝕。
防銹油不直接造成產品腐蝕,因易殘留而附著在腐蝕產物表面。
5.驗證
鑒于現場生產環境,操作手法不當等多方面因素,易造成產品表面被汗液污染,從而導致腐蝕性元素Na、Cl、k等殘留于產品表面;
為分析腐蝕殘留元素S的來源,特將生產中所用到的防銹油進行EDS 分析,結果如下:
腐蝕殘留物中S元素很可能來源于殘留的防銹油。
6.高溫高濕實驗驗證
為驗證汗液污染及防銹油擦拭能否導致上述腐蝕,特進行如下驗證:取同批次RCA頭,表面分別涂防銹油,人工汗液產品在溫度85℃,濕度85%的條件下高溫高濕實驗48h,結果如下:
人工汗液可腐蝕RCA頭,防銹油擦拭不會造成產品腐蝕,腐蝕特征及腐蝕產物與不良品極相似。
7.結論
紅斑不良是由于RCA Jack頭表面腐蝕所致,腐蝕產物元素主要為Na、Cl 、S、k;腐蝕產物Cl來源于生產中手汗,S來源于防銹油殘留。
腐蝕的根本原因是鍍層表面存在孔洞缺陷,誘因是表面被手汗等臟物污染, 造成腐蝕性元素Cl直接銅接觸,引起電化學作用。
驗證表明:防銹油擦拭不造成腐蝕,僅殘留于樣品表面;而人工汗腐蝕的特征及產物與不良品極其相似。
8.改善建議
電鍍商確保鍍層無孔洞缺陷,內部人員應帶上干凈手套、指套作業,避免手汗污染工件。
失效機理:鍍層結構與汗液間的電化學腐蝕。
根本原因:鍍層表面存在孔洞缺陷,表面被手汗等臟物污染。
改善建議:電鍍商確保鍍層無孔洞,內部人員作業避免手汗污染工件。
來源:優爾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