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19-08-19 11:17
有源植入性醫療器械依靠電能等能源發揮其功能。其電能風險主要表現為:產品絕緣設計缺陷或無可靠接地,電氣絕緣強度降低或失效,漏電流超標,患者或使用者會遭受電擊或觸電死亡;或能源突然耗竭而影響產品功能。熱能危害主要表現為:輸出檔位不適當或輸出控制失控而導致溫度過高,患者或使用者會被不同程度地燙傷。
醫療器械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用到各種助劑,高分子材料還可能有單體和其他小分子殘留物等。在使用過程中,所含助劑和殘留或降解的單體和其他小分子物質可能會游離出器械表面,進入患者體內,給患者帶來風險。因此,植入性醫療器械的加工工藝中,必須對各種助劑的使用及單體和其他小分子物質殘留的控制情況進行驗證,并形成文件。
案例一
某產品的風險分析報告中描述下列內容:可能的危害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工作過程中,可能有不希望的能量如漏電流輸出。
產生的后果或損害 漏電流流經人體心臟,損害患者健康。
初始風險控制措施 ①在采購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規格保證能源的質量。②在制造過程中加強對能源的防護,如在運輸、儲存、搬運、裝配等過程中防止短路或超出使用范圍的負載。③根據國家標準對漏電流進行驗證,符合標準要求:“任何電流路徑的持續不變漏電流(直流電流)應不超過1μA”。
分析:《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附錄植入性醫療器械》(以下簡稱《附錄》)2.4.1條規定:“有源植入性醫療器械的設計與制造應當將與能源使用有關的風險,特別是與絕緣、漏電及過熱有關的風險,降至最低”。企業對產品的漏電流風險進行了分析,在采購和制造過程中采取了風險控制措施,但未在設計過程中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故不符合2.4.1條規定。
企業應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能源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提供電流的能力、放電曲線、自放電等性能是否滿足要求,以及能源的絕緣性能、密封性能等,并留有足夠余量,確保在試用期內安全可靠,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案例二
檢查人員在檢查某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生產企業時,產品的風險分析報告中描述下列內容:
可能的危害 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工作過程中,外表面溫度可能升高。
產生的后果或損害 溫度劇烈升高可能產生灼燒感等不適癥狀。但該企業未采取任何降低產品發熱的風險控制措施。
檢查人員在檢查該企業對過熱控制有關的設計開發過程時,僅看到其注冊檢驗報告中對外表面溫度升高的檢驗結果,未見設計驗證中相關的檢驗內容。
分析:企業對產品的外表面發熱風險進行了分析,但未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發熱風險,且只有注冊檢驗報告的結果表明了外表面溫度升高的程度,而未在設計驗證中提供相關內容的證據,不能證明已將相關風險降至最低,不符合《附錄》2.4.1條規定(見上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6174.1-2015)第17條規定:“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植入后,在正常工作或單一故障下,其植入部分的外表面溫度不應超過37℃的正常人體外圍溫度2℃以上。”
企業應對發熱風險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根據國家標準進行驗證,獲得穩定的驗證結果(可能包括連續數批產品的檢驗),提供滿足標準的驗證報告,以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企業已將產品外表面發熱風險降至最低。
案例三
檢查員在檢查某同種異體骨生產企業時,發現在生產工藝中使用了甲醇和乙醇來處理產品,遂詢問企業有關人員是否做了產品中甲醇和乙醇殘留量的驗證。相關人員回答未做,因甲醇和乙醇都是低沸點溶劑,揮發性強,不會有殘留,因此沒必要做殘留量的驗證。
分析:有機溶劑等小分子物質在產品上的殘留量不僅與其揮發性有關,還與工藝條件(如溫度、壓力等)、產品結構形式(結構復雜的產品更容易殘留小分子物質)、產品材質(如高分子材料比金屬材料更容易吸附有機小分子物質)有關。因此,只要是生產工藝中使用到的有機溶劑,都應進行殘留量的驗證或檢測。
來源:《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檢查指南》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