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18-08-03 08:38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電子電器、機動車、石油化工、醫療器械、醫藥等領域的新技術和研發新動向,歡迎持續關注。
電子電器
大阪大學研發出一款兒童機器人 手指靈活表情細膩
由大阪大學的石黑浩教授等組成的研究小組日前成功研發出一款兒童大小的人形機器人“Ibuki”,并于7月31日在東京臺場的日本科學未來館亮相。“Ibuki”機器人身高120厘米,大小和10歲左右孩子的身高差不多。雖然下半身是輪子,但是在移動的時候上半身會和人走路的動作是一樣的。所以無論是給人指路,還是和人并排行走也不會有違和感。
光博士自主研發激光系統
光博士公司自主開發出了多種激光系統,多種規格型號的激光加工設備,產品廣泛應用于紡織服裝、包裝印刷、皮革制鞋、電子五金以及廣告工藝等行業,收入主要來自于激光切割機和激光打標機的銷售收入。
機動車
新一代城軌列車邏輯控制系統樣機的成功研制為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項目研制完成城市軌道列車新一代邏輯控制系統樣機, 大幅提升城軌列車的安全性能。該樣機系統的研制將進一步提高城軌列車邏輯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列車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列車車輛運維技術水平,降低列車運維成本,縮短列車故障處理時間,提高列車綜合運用效率,進一步保障出行安全。
石油化工
智利科學家發明水溶性塑料袋
據南美僑報網報道,完全溶于水、不是石油衍生物——智利發明家近日展示了一種新塑料袋,對目前生產塑料袋的化學配方進行了修改,以解決傳統塑料袋帶來的環境問題。智利Solubag公司在中國進行水溶性塑料袋的生產。
俄科學家發現西伯利亞隕石中神秘物質硬度超鉆石
7月31日報道,俄科學家稱在隕石中發現比鉆石硬度還高的新型礦物,其所含物質擁有前所未有的新型分子結構。專家表示:所含特殊物質是在宇宙中形成的,命名為“烏基提”。科學家表示,烏基提的顆粒一般小于5微米。由于其含量少,顆粒小,物理性質很難確認。研究者猜測,烏基提呈黃色、透明狀,有金屬光澤,硬度媲美鉆石。
研發“堅不可摧”的“神奇陶瓷”
該技術主要是為了解決航空、航天、能源等國防和其他高技術領域對1600oC(攝氏度)以上水氧環境長時、穩定工作的輕質超高溫結構材料的重大戰略需求而開展研究的,已實現了從基礎理論、制備技術、工藝裝備到實際應用的原創性關鍵技術突破。
響應性多孔框架晶體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武漢大學汪成課題組將發光基團和電子受體分別、同時引入到MOF骨架中,提出了一種簡單、高效實現固態下光誘導電子轉移(PET)調控的新策略。盡管熒光團和電子受體未直接相連,但由于在空間上相互靠近,它們之間存在的PET過程對熒光有非常強的淬滅作用,所制備的MOF的熒光很弱。有意思的是,通過調控受體的電子接受能力,可在MOFs中成功實現對熒光PET過程的高效調控,構筑基于MOFs的固態熒光開關和熒光增強探針。由于熒光團和電子受體不需通過共價鍵相連且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組合,此研究為后續構筑基于PET的響應性MOFs提供了新思路。
科學家研發全新激光增益材料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激光材料-釹(Nd)摻雜氧化鋁晶體,能夠發射超短(理論上可低至7.7 fs)、高功率脈沖,可用于生產更小、更強大的激光器,具有卓越的抗熱震性。該新方法包括以300℃/分鐘的速率快速加熱氧化鋁和釹粉末的加壓混合物,直至達到1260℃。這種溫度足以將高濃度的釹溶解到氧化鋁晶格中。將固體溶體在該溫度下保持5分鐘,然后同樣以300℃/分鐘的速率快速冷卻。研究人員使用X射線衍射和電子顯微鏡對釹氧化鋁晶體的原子結構進行了表征。為了展示其激光能力,研究人員還用806 nm的紅外光對該晶體進行了光泵浦。這種材料能發射出波長為1064nm的放大光。通過測試,研究人員還表明,釹氧化鋁的抗熱震性能比領先的固態激光增益材料Nd:YAG高24倍。機械工程教授Javier Garay指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該材料斷裂之前用更多能量泵送這種材料,從而可以用它來制造更強大的激光器。”
醫療器械
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公眾參與公示
由多模態醫學成像裝置、多模態活體細胞成像裝置、多模態高分辨分子成像裝置、全尺度圖像整合系統及相關輔助平臺等構成。項目新建建筑面積72000平方米。通過本平臺建設,能夠為更加全面、準確地理解生命活動基本原理和疾病發病機制搭建橋梁,促進學科交叉和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促進基礎科研、技術產業和臨床應用全鏈條融合,并為促進國家大科學裝置的資源再整合和提高國家科學資源的利用效率做出重大貢獻。
PET分子影像技術讓癲癇病灶無處遁形檢出率達79%居國際前列
浙江大學研究表明,PET分子影像技術不僅能夠從細胞代謝和受體水平反映癲癇腦功能與腦代謝改變,而且在癲癇病灶的準確定位、抗癲癇藥物所致認知損害評價,以及PET影像介導的癲癇手術治療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測量3維生物力的新技術獲美國衛生研究院院長高度評價
在腫瘤細胞分裂和生長的過程中,腫瘤細胞之間相互推、拉、擠、壓。科學家們猜測力學信號在腫瘤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還很不能解釋力學信號在其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這主要是因為目前還沒有一種好的方法可以測量活體組織中的生物力。華中科技大學汪寧教授課題組通過開發一種彈性微球的方法,實現了實時測量腫瘤和組織發育過程中生物力的微妙變化:“這種彈性微球就像一個微型籃球——只是用納米熒光球代替了空氣對其進行填充。在這個實時的錄像中,我們可以看到黑色素瘤細胞在生長和分裂的過程中,不斷的對這個彈性微球進行擠壓和旋轉。”
生物醫藥
貴州中藥民族藥領域國家級研發平臺實現零突破
中心建設期內集中解決了民族藥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問題,整理了苗醫藥理論,建立苗藥資源數據庫;提升了一批苗藥材及飲片質量標準,完成熱淋清顆粒等12個苗藥民族藥大品種二次開發,研發臨床前苗藥民族藥新藥品種5個、II期臨床研究品種1個、醫院制劑7個、保健品3個,獲得保健品批件3個。該中心的建設加快了民族藥新品種的成果轉化,推動了民族藥產業技術進步,擴大了民族藥產業規模的目標。
云南舜喜再生醫學干細胞制劑研發取得新進展
據云南舜喜再生醫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舜喜”)消息,目前云南舜喜將干細胞制劑作為研發重點,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特發性肺纖維化逆轉等疾病的治療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進展。“云南省干細胞庫現在的主要力量就是將干細胞做成干細胞制劑。”云南舜喜再生醫學云南省干細胞庫中心主任李一佳說。她表示,對這四類疾病進行間充質轉化為制劑藥品的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Noona 開啟腫瘤免疫長期耐受性研究結果或將影響療法評價
近日,世界領先的腫瘤療法決策平臺Noona宣布將與杜克大學醫學部展開合作,進行腫瘤免疫療法的長期影響評估,研究對象為經該種療法治療后表現出長期的、完全的疾病緩解的治療群體。
Sci Rep:鑒定出T細胞的炎性生物標志物
來自馬歇爾大學藥學院和馬歇爾大學瓊-愛德華茲醫學基因組學核心學院的研究人員探究了人T細胞在炎癥條件下的功能,研究結果表明在促炎條件下T細胞表達的一組基因包括幾種G蛋白偶聯受體,比如GPR15、GPR55和GPR68。
研發日報|海特高新已經成功研發多款芯片產品、利用機器學習AI驅動的藥物研發
研發日報|西安交大研發出針快速止血材料 “天河三號”原型機完成部署
更多研發資訊,請點擊研發資訊。
來源:嘉峪檢測網